身為一名「穿梭城市、穿越牛熊」的 Web3 創作者,我平常會使用電動機車/滑板車進行短程移動;關於行車的風險管理,我認為除了防衛性駕駛,還有兩件事要跟進,第一個步驟是蒐證,第二個步驟是車險。除了預防外,也要佈局「治療」的準備措施。
感謝 ALC 天鉞電子公司捎來了他們家的行車記錄器產品,這款工具可捕捉舉證資料,讓車險在發揮「損害填補」功能時,背後得到良好的支持。
本文一開始會介紹 ALC 天鉞電子是什麼來頭,並分享一些關於機車行車記錄器選購上的看法,最後實際對「ALC T1-S 雙鏡頭機車行車記錄器」進行開箱體驗。
ALC 天鉞電子成立於1992 年,是一間深耕於「安防系統、智能家居」領域超過 20 年的上櫃公司(股票代碼:5251)。除了在台灣市場的業務,其產品銷售網路遍布歐洲、北美和日本等地。天鉞電子擁有兩個自有品牌系列:
而今天我們要開箱體驗的產品,是天鉞電子 ALC 品牌「行車記錄器」分類底下的「T1-S 雙鏡頭機車行車記錄器」。
在等待「ALC T1-S 雙鏡頭機車行車記錄器」送抵的這段空檔,我有幸與天鉞電子的商品業務部主管 Aaron Chung 本人交流;多年前,他從基層門市開始歷練,一路站上至今天的職位,新品牌 ALC 的概念、視覺元素、生產流程以及市場通路的開拓,都是他一手打造。
我也把握機會向他請益: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購買一款機車行車紀錄器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以下是 Aaron 的建議,並且也納入 ALC 的產品設計考量:
有些人選擇把機車行車記錄器嵌在「車身」上,但 Aaron 認為這樣子不太理想,他建議機車行車記錄器一定要安裝在「安全帽」上,理由有二。
第ㄧ,假設通勤過程中,左側蠻大的角度出現重要畫面,因為轉頭比轉車身來的容易,你才能更即時地捕捉必要的關鍵影像。
第二,如果機車行車記錄器嵌在車身上,距離眼睛視線較遠,你可能較難捕捉到眼見即得的情況,導致實際錄影與肉眼觀察時的畫面,存在一定的落差。
「我建議大家把 ALC T1-S 裝在安全帽的左右兩側,其次是裝在頭頂上,這是為了貼合眼睛的視線。」Aaron 說道。
確定了 ALC T1-S 必須裝在安全帽以後,Aaron 進一步思考產品的靈活性。
順著這思路,Aaron 讓機車行車記錄器可以快速自由拆裝,並且測試了數十種與機子連接的支架,除了壓力測試材質是否耐用,他還重視支架一定要有「轉軸」。
「因為母座一旦貼在帽子上就不太容易改動,所以讓消費者可以透過轉軸來調整 ALC T1-S 的拍攝角度,提高容錯率。」這是 Aaron 的想法。
市面上很多與行車記錄器連接的 App 都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的「公版」,除了介面缺乏繁體中文顯示外,也不能打造「客製化」的使用者體驗。有鑑於此,Aaron 決定 ALC 產品線必須有自己的獨立 ALC Cam 手機應用程式。
為大家附上 ALC Cam 的下載點(Apple/Android)。
先附上幾張 ALC T1-S 的產品實拍圖,從外盒包裝到內容物一覽:
參照天鉞電子為 ALC T1-S 錄製的組裝教學影片,輕鬆 DIY 搞定!
ALC T1-S 的操作是簡單的,最常用的功能就這些了:
不過那「短按兩下」按得太快或太慢都不成,要稍微適應一下最甜蜜點的間隔頻率。後來 Aaron 跟我說可以去官網的「手冊/軟體」專區下載並更新韌體,更新完「短按兩下」的判定會變得比較寬鬆,更容易與手機 App 做配對。
*
實際上路錄製一段畫面,我嵌入 ALC T1-S 的位置落在安全帽右側和視線差不多的高度,可以看到畫質是相當清楚的。
由於有廣角的關係,影像邊緣的弧度變形是正常的情況,所以如果看到左右兩側出現不得了的畫面,轉頭總是比轉車身容易,更能即時地捕捉必要的關鍵影像。
ALC T1-S 是台灣上櫃公司天鉞電子所開發的機車行車記錄器,該公司鑽研攝影鏡頭技術領域已經超過 20 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