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圳溯源之旅-新社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水往低處流」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不過這對大甲溪河階地上的新社農業來說是最大的難題,明明大甲溪豐沛的水源就在眼前卻無法利用。既然如此,那就從更高的地方引水吧!這次的小旅行要從臺中新社出發,一路沿著灌溉這片河階地的白冷圳,看這座臺灣十大土木史蹟之一的大型水利設施如何滋養位於高地的新社。

為了讓水翻山越嶺,造就規模十分浩大的白冷圳

為了讓水翻山越嶺,造就規模十分浩大的白冷圳

為甘蔗培育而生的水圳

現今的新社以各式花卉、香菇等高經濟作物聞名,然而白冷圳的起源卻得從甘蔗說起。日本時代總督府引進的新品種甘蔗很快地取得經濟上的優勢,不過1911年接連的暴風雨與病蟲害造成嚴重農損,讓總督府意識到不能過度仰賴單一品種,於是決定自行培育適合臺灣風土與經濟價值的甘蔗。新社的河階地地勢平坦且面積廣大,加上位處高地、與中南部甘蔗產區地形隔離,病蟲害較少也不易傳播,成為培育甘蔗種苗的絕佳地點。1913年,總督府成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並展開土地徵收。然而,當年政府公告土地徵收價格過低,還因此爆發警民衝突,導致養成所暫緩土地徵收作業。大南庄蔗苗養成所歷經多次土地增購,合計土地面積達到1113.98甲,據資料所述當時全臺灣八成以上的蔗苗都出自大南庄蔗苗養成所。時序來到1920年代,臺灣主流的爪哇細莖種在品種改良下,逐漸被爪哇大莖種取代。不過,要培育大莖種需要更多的水,對於先天缺水的河階地來說十分不利。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用地圖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用地圖


為了長遠解決缺水問題,臺灣總督府在1927年決定從比河階地海拔更高的大甲溪引水,145萬餘圓的預算獲日本議會通過,隔年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正式展開。導水路起自海拔554.99公尺的白冷,大甲溪上游的溪水經過多座隧道、渡槽及倒虹吸管之後,抵達大南台地海拔531.5公尺的圓堀,整段旅程長達16.63公里。不同於清代以來埤圳設施多為民間自籌經費的私有財產,這條水路經費全由政府出資,並專管專用予蔗苗養成所,在當時極為少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在1932年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並以取水地地名命名為「白冷圳」。



白冷圳溯源之旅

這趟白冷圳的溯源之旅從新社大南台地上的圓堀出發。圓堀是白冷圳末端的分水設施,外觀是一座直徑10公尺、深2.5公尺的圓形水池。在這裡水流會從幹線分別流入馬力埔支線(設有一座水門)和大南支線(設有兩座水門),分別灌溉馬力埔、協成、中興里,以及大南、協成、復盛里等區域。白冷圳幹線從圓堀上溯的路線一路在大甲溪左岸,沿途逢溪架渡槽、逢山打隧道,不過真正奠定其十大土木史蹟地位的當屬位於抽藤坑的2號倒虹吸管。

抽藤坑溪位於白冷圳的5號隧道出口和5號開渠之間,兩岸相距約289公尺。若要讓水順利過河勢必得架橋,但兩端水路與溪谷底之間有超過80公尺的高度差,架橋的成本與難度會十分驚人。所幸水和依賴摩擦力爬坡的交通工具不一樣,只要維持水路上的水壓差(換句話說,管路出入口之間要存在高度差),即便是要水往上流也可以。負責工程統籌與設計的磯田謙雄技師於是設計了一條跨越溪谷的U字形倒虹吸管,利用流體的連通管原理,讓水往下流至溪谷底的水平管後,仍有能力爬上對岸的山坡。巧合的是類似的設計在磯田技師的故鄉──金澤的辰巳用水(延伸閱讀:與水共生的智慧:跟著辰巳用水漫遊金澤兼六園、尾山神社)也能看到,不過抽藤坑倒虹吸管的規模在當時可說是數一數二的。

除了倒虹吸管的設計之外,水橋在白冷圳也是相當常見的設計。沿著豐埔產業道路來到麻竹坑之前,遠遠就能看見山間一道紅色彩虹般的福龍水橋。位於白冷圳9公里處附近的福龍水橋是一座下承式鋼拱橋,官方名稱為特一號渡槽。之所以編為特一號是因為這座橋並不是日本時代興建的水橋,1999年集集地震對當時已年久失修的白冷圳造成重創,嚴重影響大南台地的農業灌溉。災後政府透過重建基金對白冷圳進行了一次大修,福龍水橋便是取代過去的8號小隧道新建的渡槽。

福龍水橋是在九二一地震後新建的水管橋

福龍水橋是在九二一地震後新建的水管橋

類似的紅色鋼拱橋也出現在白鹿地區,原本的2號渡槽因為2002年的桃芝風災被沖毀,災後改以一座倒虹吸管從溪床地下跨越野溪,紅色的拱橋則做為聯絡白鹿部落的交通路線,假日時也不少人從這邊前往谷關七雄之一的白毛山。

從剛才的白鹿拱橋往吊橋方向走,右手邊就是白冷圳的導水路。繼續沿著導水路走,跨越現今已是水泥箱涵的1號渡槽,不遠處就是白冷圳1號隧道出口附近的沉砂池。根據日本時代的資料,沉砂池完工時寬約4.55公尺、長32.42公尺、深3.24公尺,集集地震後重建則延長為50公尺。白冷圳1號隧道的另外一端就是水圳從大甲溪取水的地方,為了避免過多的砂石進入水圳,造成水路淤積或撞擊損壞,於是在1號隧道後腹地較大的地方設置了這座沉砂池讓砂石沉澱下來。在沉砂池西端還設有排洪閘門,以便在洪水來臨時順便將多餘的砂石排入大甲溪中。

白冷圳的取水口在山的另外一邊,要前往取水口只能先回到方才過河的白鹿吊橋,沿著台8線抵達天輪白冷吊橋並再次過河。天輪社區鄰近台電的天輪發電廠,附近有不少台電員工的眷舍。過了吊橋之後在圍牆上就有前往白冷圳取水口的指標,大約走五分鐘就會看到像是機房的水泥構造物,從左手邊往下走繞過機房就能抵達取水口後方的制水井。制水井是一個內徑約6公尺,高20.6公尺的構造物。由於取水口位於大甲溪上游,時常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雨造成水位大幅上升,為了避免洪水從取水口直接灌入水圳,因此在取水口後方設置了這座制水井做為緩衝,並在取水隧道與1號隧道都各設置一部水門。

白冷圳的溯源之旅最後,我沿原路往回走,從剛從機房走下來的階梯對面爬上另一座階梯,在大甲溪河岸的土丘上設有一座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紀念碑。二戰後國民黨政府在美援支持下,重啟日本時代的大甲溪水力發電計畫,其中的天輪發電廠就位於白冷圳取水口的對岸。在水力發電開發下,上游興建了不少水壩攔截河水,造成進入白冷圳的河水減少,因此1954年便從天輪發電廠新建了一條溪底隧道,將發電後的一部分尾水透過隧道導入白冷圳的取水口。場長在一開始也遇到了來探索的旅人,不過他們的目標是當初設在取水口附近的神社遺跡。起初我不清楚他們說的遺跡在哪裡,直到我在紀念碑前地上發現鳥居柱洞的遺跡,才知道紀念碑就是神社的遺址。可惜那兩位沒找到遺址就折返了,如果兩位有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能提供你再次尋找神社的線索。

回水工程紀念碑就坐落在神社基座上,右下角可見原本鳥居的柱洞

回水工程紀念碑就坐落在神社基座上,右下角可見原本鳥居的柱洞



參考資料:
《白冷圳文化景觀基礎調查暨保存維護計畫》,臺中市文化資產處(2018公告)
芝田生,〈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概工事慨說(一)〉,《臺灣の水利》第3卷第4期(1933),頁55-61。
芝田生,〈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概工事慨說(二)〉,《臺灣の水利》第3卷第5期(1933),頁110-116。
芝田生,〈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概工事慨說(三)〉,《臺灣の水利》第4卷第3期(1934),頁46-58。
傍士元,《臺灣總督府蔗苗養成所 三十年囘顧》,(臺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1944)

探訪時間:2022.12.
完稿時間:2023.3.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avatar-img
43會員
176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金澤市是位於日本北陸的大城市,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以及金箔冰淇淋等各式各樣的金箔料理,都是大家所認識的金澤的表面。然而金澤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華,靠的是自古以來培育的優秀工匠與工學技術。這次的北陸旅行要跟著地圖上看不見的「辰巳用水」,從水路認識金澤不為大眾所知的另一面。
太平山林場進入新太平山時代後,雖然大量使用堀田式索道做為山地運材的設備,但山地運材軌道仍是相當重要的運輸系統。這些運材軌道多半隨著伐木結束與林場轉型而消失,只剩下見晴線與茂興線的舊線跡是易於一般人親近的。太平山之旅的第二天我來到了茂興線,繼續尋找太平山運材軌道的舊線跡,以及體驗名聞遐邇的蹦蹦車。
太平山林場在1937年轉移到新太平山之後,大量使用1925年發明的堀田式索道來跨越落差極大的地形。雖然太平山的山地鐵道系統規模遠遠不及阿里山,但以新太平山為中心仍發散出多條運材軌道,留存至今的包括見晴線和茂興線,這篇文章就先來拜訪人氣極高、迷霧當中的見晴線吧!
說到自然史博物館,大多數人對福井的印象就是豐富的恐龍化石。不過,在福井車站前卻有一座以天上的星星為主題的博物館:Seiren Planet。身為科學類博物館同業,我便特別挑了周六夜間開放時段,趁著這次北陸旅行的空檔前往觀摩。
恆星有生老病死嗎?自古以來天文學家不斷追尋著答案,然而人類的壽命實在太過短暫,難以見證一顆恆星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不過,若是我們能辨識出恆星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樣貌,是否就有機會拼湊出恆星的一生呢?這一篇文章將帶大家回到19-20世紀之交認識天文史上最重要的星口普查工具─赫羅圖(HR diagram)。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金澤市是位於日本北陸的大城市,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以及金箔冰淇淋等各式各樣的金箔料理,都是大家所認識的金澤的表面。然而金澤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華,靠的是自古以來培育的優秀工匠與工學技術。這次的北陸旅行要跟著地圖上看不見的「辰巳用水」,從水路認識金澤不為大眾所知的另一面。
太平山林場進入新太平山時代後,雖然大量使用堀田式索道做為山地運材的設備,但山地運材軌道仍是相當重要的運輸系統。這些運材軌道多半隨著伐木結束與林場轉型而消失,只剩下見晴線與茂興線的舊線跡是易於一般人親近的。太平山之旅的第二天我來到了茂興線,繼續尋找太平山運材軌道的舊線跡,以及體驗名聞遐邇的蹦蹦車。
太平山林場在1937年轉移到新太平山之後,大量使用1925年發明的堀田式索道來跨越落差極大的地形。雖然太平山的山地鐵道系統規模遠遠不及阿里山,但以新太平山為中心仍發散出多條運材軌道,留存至今的包括見晴線和茂興線,這篇文章就先來拜訪人氣極高、迷霧當中的見晴線吧!
說到自然史博物館,大多數人對福井的印象就是豐富的恐龍化石。不過,在福井車站前卻有一座以天上的星星為主題的博物館:Seiren Planet。身為科學類博物館同業,我便特別挑了周六夜間開放時段,趁著這次北陸旅行的空檔前往觀摩。
恆星有生老病死嗎?自古以來天文學家不斷追尋著答案,然而人類的壽命實在太過短暫,難以見證一顆恆星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不過,若是我們能辨識出恆星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樣貌,是否就有機會拼湊出恆星的一生呢?這一篇文章將帶大家回到19-20世紀之交認識天文史上最重要的星口普查工具─赫羅圖(HR diagram)。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從台南市區,沿著台17線通往佳里,窗外風景從現代化的高樓、商店,漸漸轉變為平房、魚塭與一畦畦綠油油的田地。轉進巷弄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傳統三合院,保留優雅的紅磚瓦厝,由楊淑華創立的「洄稻佳里」農業基地便座落於此。「你們來啦!來來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資料來源: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 我在研究所期間,誤以為寶山水庫的水是給新竹市民的飲用水源,結果因為調查的結果則是頭前溪的水。我目前不確定頭前溪的水是否乾淨,因為有一個「我們要喝乾淨水」的聯盟在我就讀期間發表言論與調查及抗爭,連頭前溪上游的重工業廢水都徹底調查過。很巧合的是,新竹市的高級住宅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每年5至6月為新北市淡水區南瓜產季,屯山阿嬤利用棚架式栽培,以淡水隧道種植出結實纍纍、多彩的栗子南瓜。隧道開放參觀,歡迎遊客前來拍美照、購買新鮮南瓜。此外,5月12日將在隧道中辦理食農教育活動,包含南瓜採收、料理及DIY、栽培講習及隧道導覽。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2023年歲末有一趟旅行,首站到大溪走走。大溪除了老街和豆乾之外,大漢溪的另一側有不少景點可以停留。 . 在國三以東,大漢溪以西,大溪以北,鶯歌以南,這一塊區域,算是大漢溪溪水調整的區域,屬於低度開發的地方。不敢太過開發,是怕大漢溪暴漲嗎?因次這個區域有不少水池水潭,其中比較有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從台南市區,沿著台17線通往佳里,窗外風景從現代化的高樓、商店,漸漸轉變為平房、魚塭與一畦畦綠油油的田地。轉進巷弄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傳統三合院,保留優雅的紅磚瓦厝,由楊淑華創立的「洄稻佳里」農業基地便座落於此。「你們來啦!來來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資料來源: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 我在研究所期間,誤以為寶山水庫的水是給新竹市民的飲用水源,結果因為調查的結果則是頭前溪的水。我目前不確定頭前溪的水是否乾淨,因為有一個「我們要喝乾淨水」的聯盟在我就讀期間發表言論與調查及抗爭,連頭前溪上游的重工業廢水都徹底調查過。很巧合的是,新竹市的高級住宅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每年5至6月為新北市淡水區南瓜產季,屯山阿嬤利用棚架式栽培,以淡水隧道種植出結實纍纍、多彩的栗子南瓜。隧道開放參觀,歡迎遊客前來拍美照、購買新鮮南瓜。此外,5月12日將在隧道中辦理食農教育活動,包含南瓜採收、料理及DIY、栽培講習及隧道導覽。
Thumbnail
大甲區 舊稱「大甲社」,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北角,在產業發展上,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及最大稻米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稻米等。民俗文化方面以大甲鎮瀾宮最為人熟知。 地理 大甲區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以及后里台地所構成。大甲扇狀平原為大甲溪與大安溪因堆積作用而形成之沖積扇平原。 歷史 大甲在漢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2023年歲末有一趟旅行,首站到大溪走走。大溪除了老街和豆乾之外,大漢溪的另一側有不少景點可以停留。 . 在國三以東,大漢溪以西,大溪以北,鶯歌以南,這一塊區域,算是大漢溪溪水調整的區域,屬於低度開發的地方。不敢太過開發,是怕大漢溪暴漲嗎?因次這個區域有不少水池水潭,其中比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