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善敗學】EP34 秉持以人為本的良善精神 feat. 一寸鮮負責人 許偉哲

NTU EiMBA-avatar-img
發佈於EiMBA 創創創什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芽苗,看似只有小小一寸,卻有著無比堅韌的生命。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綠藤生機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品牌「一寸鮮」的育苗人許偉哲,來與聽眾朋友們分享他從財務金融背景,到創辦綠藤生機的故事,一窺綠藤生機以人為本的良善精神。

綠藤生機的創辦故事,源於三個創辦人對理想的憧憬與追隨,雖然三人都是財務金融背景出身,但還是毅然決然地加入創業的行列。當時他們計畫鎖定兩項產品,一個是清潔保養品,另一個則是芽苗菜。

許偉哲分享,這兩項選擇的依據,是我們自己發想出關於身體的理論,希望身體從內到外都照顧好,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生活。從外要依靠保養品的輔助,從內保養卻得從飲食著手。

「當初綠藤在成立的時候,就有發現到當花椰菜還未成熟,也就是在青花椰苗這個階段的時候,它的營養價值是更濃縮、更高的。所以當時一發現青花椰苗的好,我們就鎖定了芽苗;我們的重點一直是希望說,不只帶給台灣人更多營養的芽苗,也希望大家每天餐桌上都可以出現青花椰苗這樣子好的芽苗。」


許偉哲接著提到,當初之所以會起心動念想創業,除了三人的理想與願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身邊長輩的耳濡目染,像是創辦人之一鄭涵睿的父母親,是台大園藝系的教授跟博士,所以三人在無意間接觸了關於台灣有機農業的知識,以及對於化學品和永續的想法,因而被啟發。

「蠻多東西是慢慢從有模糊的概念,到在多次討論中拼湊起來,而且我覺得我們三個人是不怕去挑戰對方,所以其實前面花很多時間在磨合,最後把我們的理念和想法雕琢成更具體的樣子。」

不過,創業一路走來,也並非沒有遇到挫折。許偉哲回憶,當時綠藤一寸鮮發展到第五、六年時,進行了擴廠,原以為要迎來最高點,卻不想出現了芽苗生產的技術瓶頸,「那時候不管我們怎麽去調整它的生長環境、生長參數,它的生長狀況和品質跟之前相比都一落千丈。後來才發現,當時在做擴建的時候,忽略了環境的改變,以及生命這件事。」


事實上,每一株芽苗都是一個個小生命,用微觀的想法去看待芽苗,他甚至可能對這世界有著感知力,體認到青花椰苗這麽小的生命,也值得被個性化對待,「從這個層面來看之後,我們開始學會尊重生命,而這也跟綠藤創立的概念與初衷相似,就是尊重生命,以人為本。」

許偉哲最後也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我覺得一寸鮮就是我的一部分,就算過程中有那麽多挫折,現在回頭來看,還是會很慶幸當初有做這個決定,有兩個很信任的好朋友能夠一起打拼,也打從心底很開心,能將我們想傳達的理念,用好的商品回饋給社會。」


本集亮點:

  • 創業初期為何選擇以芽苗為起點?
  • 從花椰菜發現芽菜的益處
  • 三位創辦人橫跨金融背景轉而創業的契機
  • 如何由內而外地照顧身體?
  • 三人在創業過程中如何溝通、磨合?
  • 一寸鮮在擴展過程所遇到的瓶頸
  • 從創業過程學會如何尊重生命
  • 綠藤的企業文化
《人生善敗學》PODCAST是由《人物誌》策畫的聲音頻道,主要是以訪問具故事性的各方人物為出發點,透過分享人生中面對失敗的經驗與重生的心路歷程,期盼帶給聽眾無私陪伴的溫暖與面對無常的勇氣。本頻道主題多元,可以是品牌創業或工作職涯,或許是悲傷挫折的失敗故事,也可能是轉念重生的心靈療癒。所以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一同分享您的人生故事。人生善敗的智慧「學會善待失敗,更要善待自己。」

本文由【人生善敗學】授權【EiMBA 校友會】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TU EiMBA的沙龍
41會員
227內容數
台大EiMBA創業創新管理碩士班專注於培養學生在創業和創新管理方面的領導能力和商館知識及經驗交流。,學生將受益於優秀的教學團隊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最重要是建立信任的夥伴群,為未來在商業世界中取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NTU EiMB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2 月 18 日,EiMBA 校友會邀請了全國商業總會品牌創新服務加速中心 — 楊琦琳主任以及游崴勵專員,介紹第七屆金舶獎;也邀請了曾經獲獎的「寵物百分百」黃聰圍獸醫、曾協助PChome幫手貸及WACA全通路開店獲獎的賴盈文,共同分享得獎經驗以及報獎眉角;交流會由校友會會長蘇巧純擔任主持人。
Thumbnail
2025/02/24
2 月 18 日,EiMBA 校友會邀請了全國商業總會品牌創新服務加速中心 — 楊琦琳主任以及游崴勵專員,介紹第七屆金舶獎;也邀請了曾經獲獎的「寵物百分百」黃聰圍獸醫、曾協助PChome幫手貸及WACA全通路開店獲獎的賴盈文,共同分享得獎經驗以及報獎眉角;交流會由校友會會長蘇巧純擔任主持人。
Thumbnail
2024/12/23
[Ei 31聚] 是台大 EiMBA 每月 31 日舉辦的交流與分享活動。2024 年 12 月 13 日的年終 31 聚,特別邀請了 awoo 阿物科技創辦人 Mike,分享他的創業經歷。這場活動的內容與對外公開的產品或公司介紹有所不同,著重於創業者的心路歷程與寶貴經驗,讓現場的同學們聽得津津有
Thumbnail
2024/12/23
[Ei 31聚] 是台大 EiMBA 每月 31 日舉辦的交流與分享活動。2024 年 12 月 13 日的年終 31 聚,特別邀請了 awoo 阿物科技創辦人 Mike,分享他的創業經歷。這場活動的內容與對外公開的產品或公司介紹有所不同,著重於創業者的心路歷程與寶貴經驗,讓現場的同學們聽得津津有
Thumbnail
2024/11/29
引言:2024 年 10 月 31 日,EiMBA 校友會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線上交流會,邀請了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 Sam、膜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 Green 以及詠捷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的簡博士,一起分享「再生醫療」產業的現況,由會長蘇巧純擔任主持人。
2024/11/29
引言:2024 年 10 月 31 日,EiMBA 校友會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線上交流會,邀請了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 Sam、膜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 Green 以及詠捷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的簡博士,一起分享「再生醫療」產業的現況,由會長蘇巧純擔任主持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始終都沒有變,那麼變動的是外在的現實,還是人為了生存而藏起自己的本質?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始終都沒有變,那麼變動的是外在的現實,還是人為了生存而藏起自己的本質?
Thumbnail
放手,不要讓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才有空間讓自己休息、成長,生活也才能平衡。
Thumbnail
放手,不要讓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才有空間讓自己休息、成長,生活也才能平衡。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人一輩子的力量、成就與幸福,取決於我們曾經深刻接觸過的生命。―律師作家許峰源 ​​當我們談到行善,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是捐款給公益機構、捐贈物資、參與淨灘活動,或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跟人的互動也是積善的練習。
Thumbnail
人一輩子的力量、成就與幸福,取決於我們曾經深刻接觸過的生命。―律師作家許峰源 ​​當我們談到行善,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是捐款給公益機構、捐贈物資、參與淨灘活動,或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跟人的互動也是積善的練習。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Thumbnail
若能以「牛馬」精神服務大衆,必為大衆尊敬; 若能以「龍象」姿態成就事業,必為社會中堅。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若能以「牛馬」精神服務大衆,必為大衆尊敬; 若能以「龍象」姿態成就事業,必為社會中堅。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