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7大市場力量》讀後筆記1 – 掌握策略羅盤

本書7大市場力量,以商業策略的基礎為副標,想當然爾,這是一本關於策略的書籍。尤其作者海默爾 (Hamilton Helmer) 本人在商業世界的成功經驗為他剖析策略增添了相當大的可信度,同時本書還得到Netflix共同執行長暨創辦人海斯汀 (Reed Hastings) 的專文推薦,是以筆者相信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商業策略運作的讀者一定會有極大幫助。



但誠如海默爾在前言中所提到的。策略一詞已經無所不在,在Google Scholar上搜尋strategy就有超過500萬條搜尋結果,顯見學術界和企業界幾乎把所有商業問題上升至策略層次。雖然必要,但可能有點浮濫。所以本書亮點之一,就是把策略學和策略做一次澄清,讓它們可以有更好的概念清晰度

 

策略學 : 研究潛在事業價值的基本決定因子之學科。其目的既是事業價值的基礎,也是為企業人的價值創造行動提供指引。

 

策略 : 在重要市場上延續市場力量的一條途徑。

 

市場力量 : 能創造出持久差額報酬潛力的條件。

 

這裡也帶出本書亮點之二就是,探討事業潛在價值的組成,並以簡化的數學模型描述之,可以讓人一目了然地瞭解市場力量中每個因子的作用

 

潛在價值 = M0 x g x S x m = (M0 x g) x (S x m) = 市場規模 x 市場力量 (其中 M0  = 市場規模;g = 成長因子; S = 市占率;m = 差額利潤)

 

綜合上述3+1個定義,我們可以獲得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就是,能持續地創造持久差額利潤,才算擁有市場力量,也才能創造潛在價值。所以本書提到的7大市場力量(經濟規模、網路效益、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流程效能)可以作為企業的策略指引,讓企業在因應外部環境及內部發展狀況時可以適時調整,並且做出相應的關鍵行動,持續創造價值

 

當然筆者作為一個經濟學素人(或說小白),想瞭解海默爾推導的模型還是稍嫌吃力。尤其想到這還是省略簡化後的數學模型,實際在商業投資上的運用操作一定更為複雜,就恨自己當年數學為什麼不再學得更好一點.....不過,對於想粗略地明白商業運作上哪些因子發揮哪些作用,這本策略指引已帶給我極大的啟發。

 

註:本文所提公式的完整定義詳見本書,筆者為行文方便有略作簡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閱讀,期望透過「聊發」、「薄發」個人的想法留下成長軌跡的同時,豐富自己在策略、創新、心理勵志領域的知識內涵,也願與大家共好成長~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