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你的座標有多大,見識就有多高」內容分享與我的讀後心得

    raw-image


    作者是羅振宇,為對岸作家,在2016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選讀這本書主要是對書中講述了許多世界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感到興趣,例如Amazone、LEGO、NETFLIX、IKEA、APPLE、YouTube,這些企業的創始人與一般人想法有什麼不同,他們主要能成功的關鍵在哪裡?有什麼是我可以學習的地方。

    現在人人都在講自我品牌,到底什麼是品牌?書中有說了:品牌是企業經營的一種工具,為了提高用戶、顧客對自己產品和服務的識別性。這樣能夠降低顧客的選擇成本。以自身的例子,當一個人他有醫療器材需求的時候,舊顧客能毫不猶豫的先選我這家店,未曾上門的新顧客,透過口碑、網路社群等媒介也來我這家店。因此打造個人、企業品牌是需要長期慢慢地累積,品牌一旦建立起來,卻是唯一能夠穿越時間的重要資產。

    Amazon的飛輪

    Amazon的飛輪效應是這樣的,把一家公司想像成一個大輪子,起初要轉動起來是非常困難的,方法是在輪子上的每一點都使上力氣,順著同一個方向,剛開始會非常慢,也許根本幾乎動不了,但這個時候不能放棄,微小的力量加上時間的累積,輪子就會越轉越快。

    但首先要找到一個好的輪子,而且最好是巨大的輪子,巨輪一旦變飛輪才能創造效益。貝佐斯說:人們經常問,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是我只問,未來的十年,什麼是不變的?

    說明了我們應該著眼於不變的事物上,了解人類的基本需求是什麼?朝著目標不斷重複再重複,不輕易創新,要創新可以,但必需是一旦開始了就不改變的創新。

    企鵝出版社的故事

    分享書中企鵝出版社的故事,1935年,在英國有一個老牌出版社叫企鵝出版社,目前已經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集團。在過去,書籍就該是精裝的、厚重的、開本很大的。書店都是上流社會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敢走進去的地方,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書在那個時候都有很強的奢侈品味。

    但其實當時也有便宜的書和平裝書,有一種鐵路連鎖書攤,延鐵路布局,會出售平裝書,只不過沒人會把在這裡賣的書當成是正經書來看。這些書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旅途時間,等火車到站就會丟掉,平裝書就像報紙雜誌一樣的垃圾書。

    企鵝出版社看到了這當中的市場,企鵝創始人艾倫認為:圖書業一直坐在一座金礦上不知之,人們需要圖書,需要優質圖書,如果有書能用便宜的價格和聰明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人們就會心甘情願,甚至非常迫切的去購買。當時一本平裝書的價格,相當於一包煙的價格,實在是便宜的不像話。所以只能薄利多銷,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足夠多的人來買。

    首先,那就是搞清楚看書的都是什麼人,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在什麼情況下會讀書。前面講到,書店是上流社會的人才會去的地方,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把書放在書店裡去賣。他的銷售渠道是火車站或連鎖商店。但不就又回到過去那些平裝書等於垃圾書了嗎?

    企鵝出版社做了一件,在當時非常顛覆的辦法,那就是給書打商標,選擇識別度很高的企鵝形象作為商標,聘請專業的設計師來設計「統一的、容易被識別的封面」,這都是在對產品進行品牌化的包裝。而且在內容方面堅決不選低俗的內容,最初的11本書中,都是名家經典。

    後來,書籍的種類越來越多,就開始選擇使用顏色來區分類型,綠色是偵探小說、藍色是傳記、灰色是時事,統一設計風格,並用顏色區分題材,具有很高的識別度。企鵝書迅速進入了一般家庭的生活,讓讀書從奢侈行為變成了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的享受。

    那後來企鵝出版社有出精裝本嗎?沒有,他只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平裝書。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都只有一種選擇,購買企鵝的書根本不用承受其他人鄙視的眼光。企鵝出版社成功的地方在於,不僅把昂貴的東西做便宜了,同時並沒有降低產品的高級感,他賦予了一件東西新的價值感。

    來源:網路照片

    對我的啟發

    我反思我能用什麼方法把我銷售的產品添加價值感,讓顧客覺得買的值得。畢竟我不是生產製造商,我賣的東西別家也在賣,甚至便宜我一點,我想若能加上愉快的購物體驗、良好售後服務,也是賦予商品一種新的價值感,呼應了開場所說的:建立品牌。

    回到個人,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巨輪、一個品牌,努力朝著目標一點一點累積,可以是金錢、健康、寫作、閱讀、好品格,靠著時間帶來的複利,會發現其實很快,因為慢慢來最快。

    若對一些知名企業如何發展成家喻戶曉的故事有興趣,或本身為企業、個人品牌的經營者都可選讀這本來閱讀,有什麼樣的思維是我們可以學習,有什麼是可以避免的思考偏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一個人的上班日子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