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山,喜瑪拉雅-一個人V.S.一群人

    01/07/2013

    一個人V.S.一群人

    日期:12/4

    地點:Phakding (2610m)

     

    今天Nancy問了我,一個人的旅行和一群人的旅行有什麼不同?

    她問我時,我訕訕的不知該如何回答呢?

    出發至今,或是直到旅行結束時,我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雖然一群人一起出來,我總覺得我還是有時間能夠保有著自己的空間,一如往常一樣的自在。

     

    而且回想旅途中,我仍擁有和許多陌生旅伴在路上偶遇的回憶,這時都仍歷歷在目。

    往Namche的路上,遇到日本來的一對要到Tenboche的母女,她們是騎馬上山,以及在路上總和我們相遇的一個日本歐吉桑和三個歐巴桑。

    看似高傲的一群韓國人,也許是我背包後的大國旗,也許我下意識的反射心理,總覺得他們明顯的有著敵意。

    網路上號召的七個中國驢友,聽著他們訴說他們的行程及玩法,讓我們一群人目瞪口呆。他們用比我們少一天的天數,但是沒有適應日,加量又重鹹的行程外;他們租了牛幫(他們不請挑伕,顧用了一個犛牛隊來揹負),自己由中國帶了羊腿,臘肉,甚至還有火鍋料。還自己去市場買菜,買蛋,自己買雞,下厨作辣子雞丁,炒菜,吃四川火鍋;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在山上的伙食根本是變成吃樹皮,啃樹根,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台灣同胞。

    在Dingboche總是靜靜的坐在dining room中的一對德國夫妻,他們不請嚮導,要來玩整整一個月以上。

    和我們一起困在Lukla,Mandela來的兩個外形亮麗,亞裔的臉孔但英語流利的讓人驚艷的女孩。

    一路上總是跟著我們的獨行的愛爾蘭女孩,她是個老師,而一路上總跟著我們的原因是她的兩光嚮導對路況不太熟悉,而行程和我們相同的情況下,我們的嚮導是個老嚮導了。她的嚮導當然緊緊的一路跟著我們了。

     

    幾個尼泊爾人但早就離開家鄉,他們和我們一樣以觀光客的身份來登山。

     

    回程時在路上遇到的新加坡人,他們走到Gorak Shep時,已經全隊都快掛了,聽到我們走了EBC+Gokyo,還登上5550公尺的Kala Patthar,再看到我身上揹著的單眼相機己經灰頭土臉的樣子,對我們肅然起敬。

    我還客套的說,沒什麼,沒什麼。

    其實我心知肚明,比起那群中國人驍勇善戰的行程,我們簡直是來渡假的。

     

    Tengboche,美國來的小女孩,她興奮的教tea house中小女兒玩牌,聲音大到全場的人對她行注目禮,而渾然不知,直到她媽媽提醒她,她才害羞的放低了音量。

     

    在Lukla跟我分析著明日天氣預報,聽口音就知道是英國人,留著Top Gun中Ice man的金黃色短髮,穿著橘紅色的連身登山裝,帥氣得簡直就像是電影明星的年輕人。

     

    在Moji遇到一輩子只生活在海平面高度的牙買加年輕黑人,他上山的第二天,在海拔2600公尺就快掛了。

     

    在機場遇到澳大利亞來的兩個年輕女孩,兩個人都整整高我一個頭,走安娜普娜基地營。

     

    雖然我可以和騎在馬上的日本母女聊天,或是和愛爾蘭的女孩聊著中國和台灣竟究有什麼不同,聊著愛爾蘭的獨立;但我想一群人和一個人的不同,除了可以更快速的吸取經驗,可以言不及義的閒聊著,在旅途中還有著難以言喻的安全感。

     

    一個人的故事,還是一群人的故事;同樣都可以是精彩的故事。

     

    不過,我肯定,有些事是一個人搞不出來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