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 停看聽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有機會反思看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知道自己要什麼,為了什麼努力,不是成為環境的產品,而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以下提及的觀點來自於生活體驗與觀察、耆老們的訪談、傳統文化的參與…等。當然,必然有其他未提及、未觀察到的面向,若您願意,也能一同分享,以寶貴的生命故事敲敲心靈的門,來會心交流。


以下四段生活態樣,可說是截然不同的世代縮影。

來自耆老長者所傳。物質貧乏的年代,堪謂困苦,生活即是挑戰,靠雙手、靠恆心毅力,努力開墾,從無到有,自小勞作做工,棄學養家活口,學徒苦熬謀生之技,求平穩生活。甚少資源,急難時,以求神助,平日時,祈予平順,多賴天地所養,初一十五敬神祈佑,禮敬而道德生。天地萬物共存,恭謹十方,禮俗不可免,始能諸事平順。人群而居,成家立業,左鄰右舍互通照應,一事全村知。共同信仰,共同愛戴,逢慶典,鬧全村,神明興旺,驅邪逐惡,全境平綏。達官施仁愛,辦學使貧學字,護守文化之本,以傳後世。


而後,辛苦勞作,省吃儉用存本,供孩兒就學,以期多讀書來離苦。孩兒為了讀書,每日行數里路,下課忙家務,有甘有苦當樂趣,做好孩子的本分。順應機緣,成家立業,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攜手共渡。離鄉求職,改善家境,接受機緣的安排,當作磨練挑戰。貨比三家,貨真價實,錙銖計較,用錢求實在。堪用則用,能補即補,能動手作則不假他手,累積財富如保障。工作之餘,回鄉過年過節,禮俗仍傳承,同行同好同志相聚,工作家庭與休閒兼顧,財權名情隨之而來。


勤勞節儉之本,只要肯做不怕苦不怕沒機會,生活大幅改善,交通便利,物資豐饒。他地求職地居,孩兒隨之生活,童年生活大不同,讀書學才藝為主要,提早栽培頻打算,搶在起跑點,多才多藝是亮點,出類拔萃是光環,讀書往上爬是好孩子的模板。偶爾時日回鄉過節,體驗鄉下生活。讀書求職久久返家,想要自謀出路,不為人安排,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工作以求生活富饒,休閒以求放鬆款待,亦要過符合社會潮流的生活。生活多工樣樣是商機,假他人之手,一樣達目的,論效益定決策,經濟便利為考量,觀光遊樂生活必要,要工作也要舒服生活。


生活便利是科技發達所賜,數位3C人皆有之,大人不離身,孩兒也早不陌生,童年生活便有數位產品相伴。聲光有趣華麗吸引目光,同伴話題爭相分享,有趣好玩最優先,無聊的最佳玩伴,三託四請才肯放,利誘溝通達協議。功課繁重,成績表現相較練。更多的消費性產品,充斥市場,時有新貨,成為生活樂趣。遊樂美食訊息眾多,出門購買體驗也是生活一部分。…


不同的生活態樣,從農業時代到都市化時代,從完全的傳統農村聚落生活到幾近完全的都市城鎮生活,生活方式在變,看重的價值也在變。



我們人大多是被環境塑造而成,生活環境有什麼,參與過什麼事,身邊的人都怎麼做,怎麼處理事情,在意什麼,被要求什麼,而大家都這麼做時,自然成為被合理採納的觀點和行為。尤其是在年幼到成人成長過程,幾乎已養成定型的人生觀,帶著這些脾氣、個性、想法和觀念,造就個人的人生經歷。

正因為我們固著於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常常會看不慣別人的作法,尤其是很想照自己的想法做時。這時就看不到別人觀點背後值得欣賞讚許的一面,而這一面可能正是我們缺乏的。若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執念,忽略表面的情緒與想法,真誠的看見別人的好,學習之,我們的生命應會變得更完整。

雖然他人的優點或值得讚賞的地方,背後是由許多因素影響而成,縱使我們沒有那樣的環境,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更加自主的思考,如果我也想要培養那樣的觀點和特質時,如何在現存的環境下為自己塑造那樣的可能性,甚至是遠離一些不好的環境因子。而若無法離開,我們又應持以什麼觀念來看待警惕自己。有時候不僅僅是為自己,同時也是為孩子打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好的示範、好的價值來面對人生。


道德經說:「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不可輕忽,覺得時代不同就看輕他人的舊觀念,他人不去做一定有原因。有時至關緊要或是你窮盡辦法找不到解方的問題,這就是關鍵所在。


道德經亦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社會潮流永遠在變,眾人都欣欣嚮往的事情,我們不一定也要忙於追逐,別人有的我們也不一定要有,清楚知道我們看重什麼,內心持以什麼價值,才是重要的。


選擇一個幫助我們安定、自在無憂,也許看起來是有點傻、有點愚笨,但卻能確保我們走得平順、安穩與踏實。我想,這才是一個清明的智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8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2024/07/07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2024/07/07
敬愛之心 唸在口中 站立在老街上,遙望著朝天宮,合掌稟告:「媽祖,我到了,準備和祢步上回鑾之路,請原諒弟子在此向祢遙拜。」擁擠的人潮,讓我卻步,停留在街上等待媽祖起駕,此時正進行殊勝的刈火儀式,也不禁莊敬自己,深怕自己怠慢了,拿起了師父敬獻白沙屯媽祖大愛所寫的《白沙屯媽祖的髮夾》,默默念誦著,恭迎
Thumbnail
2024/04/16
昨日看到一篇小文 寫著 進香 很像人生路 時快 時慢 時而熱鬧 時而寧靜 時而擁擠 時而孤獨 時而天晴 時而傾盆大雨 進香 五味雜陳 進香 點滴在心 走一段香路 找心路 重新認識自己與土地 --筆自洪瑩發 老師的分享 想起這兩年的急行軍體驗,進香教我體會如何面對每個當下。前進有目標,沿途
Thumbnail
2024/04/16
昨日看到一篇小文 寫著 進香 很像人生路 時快 時慢 時而熱鬧 時而寧靜 時而擁擠 時而孤獨 時而天晴 時而傾盆大雨 進香 五味雜陳 進香 點滴在心 走一段香路 找心路 重新認識自己與土地 --筆自洪瑩發 老師的分享 想起這兩年的急行軍體驗,進香教我體會如何面對每個當下。前進有目標,沿途
Thumbnail
2024/04/09
歷史的足跡最能證明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之獨特,縱使時代變遷,行腳進香的方式演化成不同的樣貌,扣除掉這些時代背景的配飾後,依舊純樸、芬芳的來源,是這文化的傳統、最核心的內涵所致。以為文化傳承為己任,促使我從歷史的角度,殷勤地為白沙屯媽祖的心法做一當代的體會與整理,更希望從中能帶給大家一股強悍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4/09
歷史的足跡最能證明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之獨特,縱使時代變遷,行腳進香的方式演化成不同的樣貌,扣除掉這些時代背景的配飾後,依舊純樸、芬芳的來源,是這文化的傳統、最核心的內涵所致。以為文化傳承為己任,促使我從歷史的角度,殷勤地為白沙屯媽祖的心法做一當代的體會與整理,更希望從中能帶給大家一股強悍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已經一段時間習慣看訪談節目,我發現那是另一種我這個階段成長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這個階段,可能是年紀,也可能是只有我能感受到的一種時期。 有時後是因為主題,有時後是訪談過程中來賓與主持人對話中無法預期的一些就驚喜。 而我逐漸也在尋找類似的「屬於我自己」無法預期的那種驚喜。 大部分我已經習慣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