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選擇被愛,是最爛的情感建議

    2/29那天,看著大家在回顧四年前的自己許下的願望,我默默地想著⋯⋯四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呢?


    拿出紙筆,寫下三個信條:


    1. 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

    2. 旅行世界

    3. 愛人、愛生命、愛宇宙


    傳訊息問了A,曾經的我們愛得轟轟烈烈,不知道他與我分開後,對四年後的自己有什麼期許呢?


    他回我說:


    1. 持續追求成長

    2. 照顧家人

    3. 被人照顧、被人愛著


    在跟A交往的期間,我深深意識到這段感情的限制,就是我永遠給不了他渴求的愛和關注。


    曾經我覺得,是我出了毛病,是我太自私、太自我。但現在我卻認為,一直渴望被愛的人,其實是因為內在缺乏安全感,而這份匱乏則使他們容易愛得遍體鱗傷。


    /


    我想,我們這一生中都聽過不少感情建議,而我聽過最缺乏安全感的一條,就是: 「選愛你的,別選你愛的。」


    許多人說,被愛是幸福的,而愛人卻是容易受傷的。


    但我卻覺得,愛,是一件很自我的事。就像《愛的藝術》這本書中所談到的,愛本身是「給予」,是一個人以主動、積極,富有創造力的方式去與人交流,無論這份關係最終是否修成正果,愛本身就已經足夠了。


    被人愛著,的確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但有足夠的安全感、勇氣和生命力去愛人,更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


    如果你的愛,是佔有、渴望得到認同,那這就不是愛,而這種扭曲後的愛,當然是越愛越受傷。


    但如果你的愛,是純粹的給予,跟隨者內在直覺,想愛就愛,那麼這份愛將會充盈你的靈魂,帶給你全新的啟發和生命力。


    /


    “ I am loved, because I love. “ 「我是被愛的,因為我有能力去愛。」


    當你發現,原來給予就是接受;原來愛就是被愛,你就不再向外索求,因為這份愛該是由內而外,擴己及人,當你學會了愛,你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生命、愛宇宙。


    去愛吧,即使他沒有回饋這份感情,也不影響你愛人的權利,你必然能從這份愛中,獲得對感情更深的理解。


    愛,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沒有人擔保我的愛一定會有回報,但我一點都不在乎。


    到了那個境界,你會發現⋯⋯原來這世界上,只有我能傷害得了自己,而這份安全感能使你盡情地去愛,因為你永遠不會成為受害者。


    愛,是給予,是蓬勃的生命力,是靈魂的積極態度,與其當個被動的角色,癡癡等待被愛的機會,我選擇創造自己的愛。


    #白色情人節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寫字的人,旅行的人,喜歡綠色的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