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實習日誌 113.03.18_溫度_楊晟】

    【你說,別人才懂你】

    自然課,原本是要進行分組討論的時間,小蓁跟Tony老師說同組夥伴阿祥狀態不好,一直趴著也不願意討論,於是Tony老師過去確認阿祥的狀況,在見到阿祥狀態確實不好時,請阿祥說說自己目前的狀況,阿祥一開始不說,但Tony老師也說:「如果你不說,沒有人會知道你的狀況,就無法幫你」,阿祥才告訴Tony老師自己現在真的不能討論,於是Tony老師給他半天的時間調整,要他下午把狀況調回來,並同時告訴小蓁加入另外一組進行討論。

     

    到了下午下課,我跟阿祥聊天時,他才說昨天凌晨兩點多才睡,早上喝水又燙到舌頭,所以狀態跟心情都不好,但當下Tony老師跟他說過後,他有努力在做調整。


     一般老師遇到這種狀況,多半會直接請學生出去洗臉,兇一些的還會請學生站起來上課,這種老師會用這種作法大多是因為他們在乎的是「標準」(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上課就是不能睡覺),而非「學生的狀態」,學生沒有好的狀態就不會有學習,甚至有可能會反效果;事後討論時,Tony老師當下也考慮是不是阿祥因為不想討論而故意在鬧,但他當下還是選擇相信學生,讓阿祥當下覺得有被理解,願意調整狀態。

     

    【公園時間】

    到了去公園的運動時間,大家在樓下集合準備前往公園,可能是禮拜一的關係,大部分孩子有些浮躁,亂走動、聊天的人不少,讓負責帶隊的函函疲於奔命,要一直來回走動提醒同伴要排好。

     

    後來到的自由時間,函函跑去找Tony老師聊天,順便吐苦水,Tony老師首先肯定他今天的努力,因為有函函的努力,整個隊伍很有秩序,但也讓函函思考這樣做是不是會讓自己很累?方法可以怎麼調整?Tony老師提議下次整隊時,函函不用到處提醒,而是可以讓前面的人提醒後面的,把提醒的話向後傳遞,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孩子在擔任幹部或秘書時往往會遇到挫折,這時老師的肯定很重要,但如果只有肯定,久了孩子依然沒有解決問題,而是被夾在他人的期待和自己的壓力間,無法進步,老師除了觀察學生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可以給具體的建議,讓孩子的進步有跡可循。

     

    【期待你的作品】

    藝術課,孩子們在練習風景畫,除了近中遠的風景變化,還要嘗試加入之前所學的線條變化、漸層,難度頗高,許多孩子都認真思考要如何下筆,而小昕在簡單想了想後,就放下手中的筆,走到教室後方想找亮師聊天,亮師轉頭很認真地說:「現在應該要做什麼?你需要的是專心,小昕你要學會專心。」

     

    當小昕要回座位時,亮師又把她拉了回來,並溫柔的說:「這個任務很難,老師知道,確實需要花很多的力氣,但你一定做得到,相信你可以的,很期待你的作品喔!真的很期待!」小昕聽完後,開心地回到位子,並努力構思自己的作品。

     

    一般老師大多會直接斥責學生的行為,並要求她回到位子上乖乖表現,而亮師沒有任何因為學生犯錯的情緒,直接指出要孩子學會專心,最後並溫柔的接住孩子想要討論、對作品沒想法的心,同理學生的感受並加上自己的期待,提升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今天觀察到的三件事情,都是短時間內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沒有事先預備和練習,而是老師憑著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有溫度的去對話,這就是實人的日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山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