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擺脫行人地獄的路上,單車族有解嗎?

raw-image

台灣的交通怎麼了

台灣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在全球面臨通膨或經濟衰退的問題時,台灣依靠農業、製造業及高科技產業持續向全世界出口貨品及技術,同時也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但是有一個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台灣,若不積極面對並解決,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會根本上的摧毀我們的國家。這個問題就是─交通。

2023年台灣有3,023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更有近54萬人遭受程度不一的傷殘。除了家屬及交通團體的悲鳴與怒吼,許多在台灣的外國工作者、記者、遊客都拍攝影片反應台灣交通存在許多問題。甚至有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國家直接對該國國民提出示警,明確表示前往台灣旅遊要注意交通問題,進而產生了「行人地獄」這個名稱。

行人地獄及交通系統性的問題錯綜複雜,許多民間團體在各自的生活圈表達訴求,也有更進一步成立協會,希望能跟中央政府提出更具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在這裡就不多贅述,大家可以隨意在社群媒體或網路上查詢到許多資料及觀點,因為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篇幅內講完。在經過許多文章閱讀跟觀看各種平台的訴求後,山姆覺得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全面的道路設施重整。

道路設施需要重整

出門沒有順暢的路好走→稍微遠的地方大眾運輸不足,騎單車也危險→以汽機車代步→停車位不足同時發現亂停也沒關係→大量汽機車占用僅剩的道路空間→無法好好規畫人行道及僅剩的大眾運輸虧損→出門沒有順暢的路好走。在這個惡性循環之下,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交通惡化的苦果全民正在共同承擔。

台灣的標線非常隨便,從中間切一半之後看能畫幾條車道,剩下的再看要畫停車格還是乾脆留路肩。號誌燈桿、公車站牌、電力維修箱等設施也設在這個模糊地帶上,雜亂而且讓人不知該如何行駛。人行道更是在騎樓這個私人土地與公共空間的矛盾衝突中消失在道路上,使行人無路可走,最後人車爭道。因此產生「在台灣沒有汽機車就好像沒有腳」的風土民情。

透過學習歐洲、日本近年發展的人本交通,在道路規劃上以人為本體,在現有的道路空間中,從人行道出發,整合路側設施,加入自行車道、各式大眾運輸路線,拓展合理的車道、標線及停車空間,讓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外出目的和距離選擇交通方式。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山姆這次把單車拉出來進一步解說,為何這個從小到大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在台灣這個單車生產大國是如此的弱勢?

台灣單車族的困境

單車基本上是每個人小時候學會的第一個交通工具,騎上單車之後彷彿多了一對翅膀,感覺再遠的地方都到的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到社會的現實與交通不便,加上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之下,騎機車或開車變成了成年後的優先選擇,而單車則成為了一種運動裝備。

運動與生活脫節

任何一個文化都有一個光譜,生活及專業會在兩端而整個光譜中要有許多不同程度的人口從事相關活動才能讓一個文化健全。以音樂為例子就是聽團的人跟專業的樂團,這之間則有因為喜歡音樂所以練習樂器並組團,程度不一的一大群人,因此撐起整個音樂市場。再以歐洲、日本的單車運動來說,從學會之後就頻繁的使用到成年,各年齡層的俱樂部及運動賽事完整,國人也願意觀看支持體育發展。因此從生活通勤到專業競技的人口支持著單車文化的推行。

在台灣則不是這樣,成績至上的教育環境並不推崇休閒,體育活動也變相成為精英教育的一環。汽機車優先的交通環境也在打擊單車使用,擔心孩童受傷的情況下選擇家長接送,只有在不得已時讓單車成為孩童臨時的交通工具。如同上述說的,使用單車的人時常是處在迫不得已的狀態,真心喜歡以單車代步的人並不多。如果可以,隨時可以更換成汽機車或時下流行的電動車。這群人同時也不太關心單車運動,在裝備競賽的表象中,認為那是有錢人才會從事的運動。確實,單車已經發展成有餘裕的社會人士從事的運動,平日在家裡踩訓練台嗑菜單,假日透過長程挑戰驗證訓練成果。這群人本身可能每天都是以汽機車通勤,單車僅僅是他達到運動目的的工具。以至於在單車文化的光譜中,只剩下不得已的單車通勤族跟可望運動表現的玩家與選手,中間這一大段喜歡騎單車所以希望日常中也能盡量使用的人口非常匱乏。

當然也不能單純怪罪在使用者身上,交通的硬體設施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不連續的動線-人行道共線VS機慢車道

在台灣的街道上騎單車到底是怎麼樣的體驗?如果真的要給台灣的交通工具設一個鄙視鏈,單車可能還在行人底下,成為交通環境中最可憐的一群。不好的騎車體驗確實是會影響人的使用意願,就好比開車路又大條又直,還可以想停就隨便停,難怪大家都想開車。單車在現行的交通環境就是處在底層,不管騎上多高檔的自行車,都會被隨意逼車。而長期造成這種大眾觀念的原因,交通基礎建設拖不了關係。

在城市騎單車的人都有體驗過,有時候自行車道跟人行道建在一起,通常是以地磚顏色區分,少部分有用水泥或柏油鋪面區隔,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個平面上,行人優先也是基本概念。時常在騎乘時除了閃躲行人,有時也會遇到公車站牌或行道樹阻隔,過馬路時塞在人群中,牽也不是,騎也不是。接著轉一個彎,自行車道就不見了。

在沒有實體人行道的路段,好一點還有分機慢車道,是的,到現在國家還是認為機車是慢車,單車會跟貼身超車的機車處在同一個車道上。更甚者只有路肩的路段,停車、路側設施、雜物、機車、行人同時處在這個萬能地帶,單車不管怎麼騎都非常不順暢,而這種較窄的道路應該規劃交通寧靜區的同時,現階段仍然讓汽車能夠優先使用道路中央,而沒有前後車的概念,稍微往路上靠一點,就等著迎來貼身逼車的危險處境。

在這種不良的交通體驗中,衍生出一種單車通勤族的抗議活動,叫做「單車臨界量」。

甚麼是單車臨界量(Critical Mass)?

臨界量本來是一個物理詞彙,拿來比擬大概就是某個東西多到滿出來的瞬間,例如水杯一滴一滴加到超過表面張力最後溢出來。在交通上你可以想像某個無號誌路口,用路人在等待通行時會漸漸地累積人數或體積,等數量到一定程度時,起頭的就會找到時機出發,後面的人就會魚貫跟上,而另一側的用路人就要被迫停止等待,形成一個循環。

繼續延伸到單車用路人身上,平時單獨上街時,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交通對於單車的不友善。有多不友善相信剛剛提到的問題大家也都有基本的了解。在這個議題上,各國都有大小不一的狀況,許多地區的單車騎士仍然在為了騎乘的權益奮鬥。也因為需要被更多人看見,開始發起了單車臨界量,以「路過」的方式集體上街,合法、合理的使用道路。當一群人同時間正常用路時,視覺才會被放大,其它的用路人才會下意識地發現...「啊~前面有一群單車族。」不管這些用路人抱持何種心態,他也將尊重並合理的排列在車道之後。就如同汽車不會沒事衝撞機車,貨車不會沒事衝撞汽車。

這樣的單車路權活動是去中心化的,每個人只要願意騎著單車上街,不管甚麼路線,都是臨界量的一環,即使原本不知道這個集會的車友單純同方向路過,在跟群眾合體的瞬間他也成為臨界量的一員。在車友發起的路線上,你可以隨時加入並隨時離開,願意的話就跟身邊的人打打招呼,互相認識,全看自己的意思。人一多彷彿就像一場街頭單車嘉年華,完全是合法的,單純是剛好騎單車的人都經過那裏而已。總不可能警察去台北的機車瀑布說他們非法集會吧?

即使如此,在台灣舉辦單車臨界輛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

首先大眾對於單車通勤的議題並不關注,在前述的情境中,生活弱勢的單車族自顧不暇;年齡成長中的單車族正在做隨時拋棄單車的準備;喜歡單車的社會人士只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騎乘單車。在單車應該被正視為一項生活交通工具的共識上相當薄弱,很難在社群之間產生共鳴。

然而事情並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在「行人地獄」這個詞彙正式躍上媒體及社群平台後,許多人開始為了正確的用路環境發聲,小則分享自己生活上面臨的遭遇及困境,好一點則開始點出問題所在,分享正確資訊,努力感染周遭的人。而最有抱負並且擁有專業的人們已經開始以實際的行動改變現況,包含組織協會與政府機關溝通往來、具備專業的個人則遊說政治人物關注交通議題,會勘不良設計並且提出改善計畫,同時也更有效率的分享正確知識。在這樣的倡議過程中大眾運輸會被放進來討論,而單車就是完成最後一哩路的關鍵。

這些這些走路、搭大眾運輸再租用共享單車的人還有單車通勤族開始有了共識,除了在社群軟體之間傳遞資訊,也實際以單車臨界量之名發起約騎活動。單車臨界量在國際社群之間有個共識,那就是舉辦在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五的下班尖峰時段,單車通勤族會很有共識的在自己的生活圈找到相似的活動參與。但是以台灣目前能夠組織的規模,關注此議題的人相當分散,若沒有刻意安排聚集,難以像國外一樣自然而然地參與當地的活動。一旦人員分散,自然也起不了「臨界量」的作用,因此會事先約定舉辦的時間,再讓鄰近地區的人們聚集後發起單車騎乘活動。



最近一次單車臨界量的體驗

大約在2010年前後,也就是大約十年前,山姆還是一個剛出社會同時剛接觸單車活動的時期。單速車做為以都會市區騎乘為主要功能的車款,大多時間與車友們穿梭在大街小巷,同時也培養了單車通勤的習慣。在同樣有國外單車通勤經驗及騎單速車的前輩號召下曾有北中南共同串連發起的單車臨界量。當時還年輕,只把它當作一般的車友騎乘活動,雖然有引起媒體關注及相關報導,但以個人來說對於單車議題的關注並不明顯。

後來隨著單速車的沒落,幾年間已經沒在聽說過所謂「單車臨界量」的活動。慶幸的是這段期間城市的共享單車開始建置,在通勤間使用單車的上班族與學生開始增加,許多城市也會以建置多少共享單車租借站來作為政績宣傳。另一方面則十分可惜,在廣設租借站的同時,十年來道路規劃並沒有與時俱進,萬年不變的汽車導向道路建置,成效不彰的執法及主流媒體檢討弱勢族群,造就了行人地獄的現況。

在交通議題逐漸放上檯面的現在,一群努力的人正在喚醒大眾,人們的意識是有轉變的,覺醒的人越來越多,而山姆也感受到只要行人環境變好,連帶單車用路也會獲得改善。而這群人也逐漸看見了單車族群的訴求,進而發起活動。

在十多年後的今日,參加約莫20人的單車臨界量,大夥以單車提出訴求,用紙鶴弔念交通事故中的單車使用者。儘管參與人員仍然相當稀少,但是透過有組織及明確訴求的倡議性,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取得更多人的認同與響應,進而帶來改變。

對於交通改善我們可以怎麼做

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

回到最初的觀點,道路環境的重整可以有效果的改善用路人習慣,但是這需要政府部門有系統的規劃才能根本上達成。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呢?第一步是覺察自己的行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開車,每個人都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交通工具,而最終都需要走路。有意識地去思考自己的用路行為,哪些地方經常在做但其實做錯了,又或者實際上已經阻礙到他人並可能造成危害。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能夠接受嗎?

有了這樣的覺察能力,第二步就能夠改善自己的行為,並觀察到現有的交通環境充滿危險跟分配失衡的情況層出不窮。查找資料,更新社會灌輸給自己的陳舊觀念,並將對的觀念、方法及設計分享給周遭的人,讓更多人做出改變,哪怕只是停止違停、停讓行人,那都是一件值得鼓勵的大事。

若你在當地是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第三步就是發起改善的契機。凝聚共識,將問題透過管道傳達到地方政治人物及機關,進而辦理危險路口會勘改善、站用品清除或其他實際的作為,讓自己的生活圈產生實質的改善。

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

單車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個交通工具,但卻沒有一個安全的交通環境讓孩子順利成長。不論你是通勤族,或是假日車手,終究都是因為有需求跟喜歡這項運動才使用腳踏車的,而我們都是騎在同一條道路上。當我們有能力察覺路上的危機與不平等,在為生活奔波之餘,或者暫時放下訓練菜單,關注並正視現在單車族的處境,從光譜的兩端向中間靠攏,讓單車族群成為一個受到重視的群體。

台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在擺脫「行人地獄」的路上,台灣正在改變。然而經年累月產生的陳舊法規、設計及觀念仍然佔據人們的生活。也許平常的你我正舒舒服服的開著車享受目前的大汽車主義,只要在觀念上開始作出扭轉,並在行為上做出改變,那麼我們就正在為台灣交通的未來做出努力。若你是一個單車族,只要行人環境獲得改善,大眾運輸受到重視,很快的單車也會成為一種主流的移動工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