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親子教養:複刻童年的書香味道

源起:今天看了@沐沐小小騎士的禮貌宣言:謝謝招待」的留言,心有所成,深夜另寫一篇文章記錄感想:

憶童年

在我小時候,家境不富裕,但父親熱愛書籍。雖然生活過得不富裕,但父親總會買一些自己想讀的書,補償了年少時因為家境不佳而無法深入閱讀的遺憾。

我們家中有好幾櫃的書籍,從我學會識字開始,就依識字程度,不分種類地隨意翻讀書籍。這些藏書成了我隨時可取的寶藏,日後當我可隨手寫我心,那一屋藏書功不可少。

因此,當我有了小孩後,我給予他們書本和玩具的比例是3:1。我認為書籍比玩具更為重要,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家中玩具不多,有些都是爸爸自製的。故潛意識中,我希望孩子也能像我一樣愛書。

借鏡學習

我曾在汪培珽的書中讀到這樣一段話:

A:如果孩子乖乖聽話,我也不想罵人…
汪:不,你其實想罵人。
A:你怎麼知道我想罵人?
汪:因為你自己是被罵大的,你想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需要強烈的覺醒。

讀及此例,我深刻認同,我們常不自覺地以自己的童年經驗來教養下一代,只是每個人的比重有所不同。

所以不論我們如何借鏡各種教養專家的手法,仍然無法複製100%相同的成果,因為父母本身潛意識的體驗、婚後的家庭文化…在在影響每個家庭的教養成果。

記憶與傳承

在並不富裕的環境中長大,很慶幸能因為父親的愛書,讓我童年時便能逐漸體會到書中的智慧和愉悅。

我期待著能將這美好的閱讀習慣傳承給我的子女,讓他們也能從書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