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談到過年去華陶窯學做陶器,做完之後沒能即時帶回家,因為要燒製成可用的陶器。
等呀等的,終於在這個星期六拿到燒製完成的作品。作品已蛻去黏土的土色,轉為古樸溫潤的色澤。
沏入一杯熱茶,捧在手心上,有手作的溫度,有茶的香氣…感覺很是幸福。
看著那陶杯,回想起製作的過程,突然懂了一些事情,寫下來跟大家分享:
捏陶大致有7個步驟:練土、塑形、陰乾、素燒、上釉、釉燒、完成作品 (Google的資訊)
在華陶窯時我們只參與了「塑形」的工作,剩下的都由熟練的匠師一手包辦了。
在參與「塑形」拉坯的過程,雙手出的力道要相當,不然很快就可看到泥坯變成左右不均等的造型。
「塑形」跟教養孩子一樣,左手是爸爸、右手是媽媽,二個人都必須投入心力,才能教養出一個得體謙恭的孩子。
教養這條路,只依靠爸爸或是媽媽單邊養成是非常辛苦的…,有很多單親的父母,他們其實比我們付出的更多,身兼二職同時扮演著爸爸和媽媽的角色…因此,當我們有幸可以與親愛的另一半共同教養孩子時,應該感到的是幸福
,
而不是把教養孩子當成是件麻煩的苦差事,避之唯恐不及。
收到了陶藝作品,打開包裝一看…咦,比印象中做好的泥坯還小了一號。雖有縮水的感覺,但仍呈現出當時所捏塑的形狀,沒有失真太多。(實際值<期望值是大部份人的真實人生,少數擁有實際值>期望值的,要嘛是超乎常人的努力所得,或是上天的寵兒)
從這點,我又感受到,當我們用愛及適當的教養,培育出來的孩子,雖然不能確保他以後一定聰明伶俐,學業傲人,但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咱們用心教出來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品德已在日常點滴教養中形成…孩子未來人格的模樣,我們應該可以依稀窺見,如同陶杯燒製前後,型不會落差太多。
相同的道理套用在員工培訓上,有些時候我們常常會說,某某國際大企業的員工,一定都具有XXX的特質。
那是一種企業文化的呈現,而如何把員工調養到具有公司文化氣息,那則是需要培訓者&受訓員工,雙方共同努力的。
沒辦法只靠單邊的力量觸發,一定是一個樂於教學,一個樂於學習。
怎麼讓教與被教雙方都擁有相同的熱忱?這有賴於公司經營者的長遠規劃,如果經營者不重視培訓,那就連「練土」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談塑形(培育人才)
因為培訓是條長遠的路,就像我們教養小孩一樣,不是立竿可見影,需要長時間投入,成效卻是遞延幾年後才會呈現的。
註:培訓員工曾是我過往工作的一個經歷…
說實在的,在職場上想要脫穎而出,與其等待公司給予培養,我可能會進一步思考,想辦法自我捏塑,強迫自己成長,這樣子當機會來臨時,我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