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隻狗》是一本繪本,繪圖跟文字都是凱蒂.克羅瑟,故事描述主角女孩-米莉跟媽媽吵著要養狗,媽媽終於答應了,帶米莉到流浪狗之家領養了小狗,他與小狗發生一段奇幻故事...
你有養狗嗎?我從小成長環境小狗是重要的陪伴,以為我應該很喜歡小狗,但當我離開家自己居住後,沒想過要養寵物,連我很喜歡的貓咪,也沒想過要領養。同儕間也有家人反對養寵物,自己獨立生活後立馬養寵物。
走在路上我喜歡觀察主人與寵物,神韻間都會有幾分類似,如果主人很焦慮,小狗就會有點神經質,主人很放鬆,小狗也會輕鬆的散步,連帶情緒也會互相影響。
故事中米莉是有個性的小女孩,被他選中的狗兒也非常有個性,在圖片裡小狗的表情跟主人根本就是同步!繪本也能從圖片中找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當孩子吵著要養寵物,是什麼原因呢?對新鮮事的好奇?想要陪伴?增加同儕間的話題?還是跟米莉一樣很拗,「我想要一隻狗,哪一隻都好」真的哪一隻都好嗎?
當自己想要養寵物,是什麼原因呢?一種習慣?想要陪伴?想要有被需要的感覺?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我想要一隻狗,哪一隻都好」,如果老天真的送來一隻狗,願意無條件的接受嗎?
以下參加貓印子老師讀書會的心得:
米莉不喜歡早起、上學,與媽媽的重要的早餐時光他卻不斷提起「我可以養一隻狗嗎?」說不定這是讓米莉願意早起+起床的動力!(叫醒米莉的不是夢想,而是對養狗的渴望?)
媽媽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米莉請求,反而過了好久才答應他,媽媽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確認孩子是真的想要狗,而不是一時興起的念頭。
媽媽陪著米莉領養小狗後,後來幫小狗取名、洗澡、陪玩、與狗兒吵架...媽媽都沒再插手,讓米莉全權做主,但媽媽不是不關心,把一切看在眼裏,就只是陪伴,有一幕米莉與王子(小狗)和好回家,媽媽做了他們最喜歡的菜,可見媽媽的愛呀!
最後米莉遇見老人,老人看穿狗兒的真實身份,發現王子是一隻名犬,整個故事發展有180度的變化,就好像原本很執著某件事情的觀點,旁人幫忙開闢另外個角度,原本的觀點就鬆動了,不再執著,有種雲開見日的感覺,事情本身並沒有改變,糾結鬆開後,也能順利的往下發展。
貓老師藉著故事提問:有過拒絕眾人的主流意見嗎?
我想起2008年那年金融海嘯,市場上氣氛一片低迷,我就職的公司開始裁員降低公司支出,隔年我選擇自動離職,計劃跟朋友去澳洲打工度假,人人都擔心沒錢沒工作,我卻離職去花更多的錢。
15年過後的今天,我很珍惜當時的決定,那趟旅行給我的人生觀有了改變,到了澳洲看見當地人生活的樣貌,打破生活就是不斷賺錢等待退休的想法,更認真思考我之後要過怎麼的生活,感謝當時的衝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