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打工度假行李篇-持續選擇障礙到最後一刻

29吋行李箱內容物

29吋行李箱內容物

一年的紐打行李到底該帶什麼? 這裡依舊不會分享我當初帶了那些行李,畢竟有太多人寫過相關的文章了,只會記錄當時打包的九彎十八拐心情

出國一年行李該帶什麼?

關於行李打包,上網看了一下前輩們帶的東西,也跟幾個打工度假過的朋友們請教,其實跟我原本設想的差不多,但比較麻煩的是心心念念想帶的登山潛水裝備。

一個29吋的行李箱只夠帶冬天與夏天的衣服,在IG上看到youtuber買了百岳的行李袋裝登山包託運,看起來容量超大,想著拿來裝登山裝備應該不是問題,然後再帶一個筆電後背包,聽起來很完美(? ,結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哈哈哈

29吋裝衣服是蠻夠的,但要帶什麼樣的衣服真的讓我傷透腦筋,一個禮拜前才開始不情願地面對打包,下場就是拿了幾件進去放,過一小時後,又把幾件拿了出來,遲遲無法決定到底要哪件漂亮衣服欸,什麼都想帶的慾望真的無時無刻都在衝破腦門。手機上看起來很讚的百岳行李袋,容量是真的蠻大的,但手提袋不能調整長度,導致東西一多我背起來袋子長度都在拖地:) 平常放在背包裡面的睡袋、睡墊、爬山道具等等,揹著走都沒感覺重量(Gregory負重系統真的設計得很好),一放到行李袋提起來我差點沒重死???但因為缺一不可,所以我還是連著潛水裝備通通放進行李袋,本來想連自潛的蛙鞋都帶,是裝得下但是重到不行直接果斷放棄。

戶外裝備袋

戶外咖的最後打包取捨

然後,最令人震驚的轉折出現了,因為想帶我的相機、gopro一起出國,相機的配件一盒、gopro配件一盒,直接行李爆炸,原本想把登山包裝進去行李袋的想法直接捨棄,變成不帶筆電後背包 ,登山包變成我的隨身行李才裝得下這些東西,然後還要多帶一個手提筆電包Q_Q

但因為登山包是60升,如果裝太滿的話也不符合隨身行李的規定,所以還拿著尺在隨時丈量包包的長寬高,打包打到快哭出乃,同時也很怕托運行李超重,後來行李箱20公斤、背包袋13公斤,去程就已經如此崩潰,我的代購夢已直接粉碎,親朋好友請自求多福。

入境紐西蘭的背包客就我的東西最多

但實際上有沒有用到那麼多東西呢,可能要等這趟旅行結束之後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亂打包,只好先說未完待續了。


更新 - 一年後的行李打包反省心得

帶太多廢物了!!!

以下分享我覺得最沒用的行李:

  1. 防寒衣: 戶外裝備帶得很齊全的我,潛水裝備帶了整套,殊不知紐西蘭的水太冷,即使是夏天我也只敢泡水泡到膝蓋,帶了一件自由潛水的大挖背防寒衣一次都沒穿到,因為就算穿了衝浪或是游泳也依舊會冷死,接下來要去歐洲,我發誓絕對不會帶這件出門!
  2. 漂亮衣服:出發前爬文大部分的人會在行李裡面放一套正式衣服,若遇到正式場合時可以派上用場,但如果今天打工換宿的國家是紐西蘭,又只會待在鄉下的話,我只能說....漂亮衣服可以省下來,通常不會有party可以去,最多就是去酒吧,我帶了一件羊毛高領洋裝,整整一年都沒穿到,但它又很厚,非常占位子,還有一些以為去海邊會穿的罩衫等等,中間回台灣的時候就把它放回家裡衣櫃了。
  3. Google Nest Mini:只有在第一個禮拜住share house以及最後一個月住在獨棟度假小屋的時候有拿出來用過,大部分時間還是戴耳機,或是紐人家裡就有家用音響可以用。
  4. 過多的備用線:每個電器的充電線準備2條就好,當初我把所有物品的充電線都裝成一包,也沒仔細整理,結果變成一個大包的束口袋,但裡面很多線都是重複的,占太多行李空間。
  5. 過多的戶外裝備:紐西蘭以它的自然美景聞名,所以我就將所有的戶外裝備帶上,但其實紐國風景的美不用那麼多過夜裝備,路上走一走就是漂亮風景,而且跟著紐人host出去玩,用他們的裝備就好了。

打工度假的行李打包心法

真的不要太貪心,一切從簡絕對是對四處移動的旅者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打包行李也要視去哪個國家而定,以紐西蘭來說,除非待在都市,否則大部分的工作都與農牧場、園藝等有關,再加上天氣對台灣人來說偏冷,其實幾件舊的工作用厚衣服即可,衣服後來再怎麼穿就那兩三套,其他衣物真的白白佔了行李箱很多空間。


如果未來確定英國打工度假簽順利下來,再來分享英國的行李打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些在紐西蘭去過的景點、發生的趣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150的獨旅日記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