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具挑戰性但惱人的事,一些令人尷尬但有趣的時刻,以及一個事實。
英文程度?
讓我從這個話題開始討論,這是一個人前往英語國家時最常見的問題,到底需要怎樣的英語程度才能出國工作?
案例1:我已經獲聘我想說,只要你通過了面試,就不必擔心。你肯定需要在面試中使用聽力/口說/閱讀/寫作等技能,這意味著你的英文程度已經得到面試官的認可。所以,別緊張!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但是,我仍然建議你多留意與工作相關的特定主題的詞彙。
案例2:我還沒找到工作
別放棄,繼續練習,並嘗試任何管道去聯繫雇主,開始進行線上面試,這是評估自身英文水平最直接的方法。每個職位所要求的英文水平不同,有些工作需要與客戶往來,需要流利的英文,但有些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可能不用講太多話或是寫作,這種情況下,語言不是必需的。
案例3:我沒有工作,但我已經在飛機上了(⊙﹏⊙)
好吧,根據我的背景,兩年前我的多益聽力與閱讀成績是760分,大約從2018年中開始練習口說和寫作。一般來說,我通常無法完全理解母語人士,通常只能聽懂一半,除非他們刻意放慢語速或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客服人員。這跟課堂或考試完全不同,大多數當地人說話超級快,沒有人會一句話重複講兩次,你也不能總是期望一個清楚標準的發音。除了語速之外,地名、店名、人名、品牌、俚語等等,有太多專有名詞是我從未聽過的,對我來說這是最難在當下馬上理解的部分。不過不用擔心,我仍然可以去購物,去餐聽吃飯,還可以當收銀員。只要你能抓到關鍵字並將關鍵字傳遞給人們,不要害怕開口,英文不好其實沒什麼大礙。
在英語系地區生活,多益成績毫無意義。
商品與服務稅
我知道加拿大政府對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徵稅(GST),但在看到菜單上吸引人的美食圖片和聞到誘人香氣時還是很容易忘記。
有一天,我帶了15加元打算去買我在加拿大的第一頓晚餐,地點在一家韓國炸雞店,我點了一份14.99加元的雞柳條,帶著和善的微笑把我僅有的15加元遞給了收銀員,等著收據和我期待的餐點,心想:「快快快,我餓扁了!」但我沒有馬上收到餐點,而是收銀員提醒我總價是15.74加元。噢!我說:「呃……嗯……」,收銀員帶著和善的微笑看著我。我問:「你們還有其他15加元以下的選擇嗎?」,然後,這輩子我聽過最慈祥的聲音就在此刻出現了,她說:「不好意思,其他商品都賣完了,不過別擔心,我已經輸入了您的訂單,廚房正在準備您的雞柳條了。」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的友善,以及我應該為每件商品支付多少消費稅。
菜單上顯示的數字永遠不是最終價格。

一張值得紀念的收據
指紋
乾燥的氣候和寒冷的冬天導致我的手、腳和手指皮膚龜裂,即使我已經使用了綿羊油和護手霜。雖然這並沒有嚴重影響我的日常生活,但有一件事出乎意料地惱人,那就是生物特徵辨識。
這個時代在智慧型手機或筆記型電腦上使用指紋解鎖是很常見的,我也不例外。 但問題是來到加拿大之後,我的指紋居然變了!我的意思是它仍然是那個我獨有的指紋,但辨識系統就是無法識別我乾裂粗糙的指紋。只好讓我手機和筆電上的指紋辨識功能放無薪假去了。新的挑戰是我必須找出我之前設定的密碼並且嘗試記住它們。

乾裂粗糙的指紋
胃口
以前,我從不覺得我食量算大,台灣南部的天氣又濕又熱,加上我以前大多坐在辦公室工作,整天黏在椅子上盯著電腦螢幕,時常到午餐時間都還不覺得餓,所以我通常只吃半碗飯,且盡量吃得清淡,然後再去買杯清涼的飲料,例如:柳橙汁、綠茶,或者我最喜歡的冰淇淋紅茶。這是為了在下午容易昏睡的時段有足夠的卡路里支撐頭腦繼續運轉。
然而,來到加拿大之後,我的胃口跟食量發生了變化。我無法停下〈吃〉這件事,有時後我像〈哈比人〉一樣一天吃6餐,然後開始吃更多的主食類,乳酪、肉類、牛奶和洋芋片,所有出現在我眼前的高熱量食物,我都能吃。以下是我昨天吃的所有食物,真心不騙。
早餐—上午8點—2個培根起司三明治和8盎司牛奶
午前茶點—上午11點—1個香蕉蛋糕和2個楓糖奶油餅乾
午餐—下午1點半—1個番茄生菜夾起司培根貝果和1杯熱巧克力
下午茶—下午3點—1個麻糬和12盎司薑汁汽水
晚餐—晚上6點半—1份奶油牛肉炒飯
宵夜—晚上9點—2個甜甜圈
口音無所不在
如題,因為口音,大多數人不喜歡在母語人士面前說第二語言,其實我也是。多少會感到尷尬、不自在,導致害羞不敢開口或缺乏自信。在某些場合,跟人們簡短交談之後,被問到「你來自哪裡?」時,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赤裸裸得站在那兒,身世背景都被看透。
但有趣的事實是每個人其實都有口音,這也取決於你和誰說話以及聽者是誰。有一次,我和朋友艾米(Amy)交談,我問「我很好奇妳來自哪裡,因為我聽不出你有任何口音,你的發音對我來說非常清楚。我基本上是學美式英文,聽美式口音的廣播練習聽力,和妳說話就像和我的老師說話,聽起來就跟我平時聽的廣播一樣。」她回答說:「哦!你說我沒有口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之前我去多倫多和多倫多人交談時,他們總是說我有口音!事實上,我完完全全就是個卡加利人,天生帶著卡加利的口音。」
加拿大是個多元文化和雙語的國家,光是在這裡的第一個月,我就已經遇到了來自至少10個國家的人,大多數人即使有口音,也依然自信地開口表達,他們以至少會兩種語言為榮。因此,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正在學習英文,我強烈建議你重視如何表達以及如何透過談話拉近人際關係,而不是追求完美的口音與發音。
語言是關於理解和被理解。
「如果喜歡 Corey 的內容,歡迎用一杯冰淇淋紅茶贊助支持我的創作,讓 Corey 更有動力持續推出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