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特斯拉(TSLA) 是造車公司?不不,是智械公司!

raw-image

前言

屋漏偏逢連夜雨,約莫是這陣子特斯拉讓我在主流媒體感受到的氛圍,從股價大跌、再陷產能地獄,乃至大陸電車市場內卷、Cybertruck 出問題,全沒件好事。如此利空情境之際,我們來好好地從核心視角出發,檢視最新的季度財報(1Q24),看看特斯拉的未來,究竟是仍值期待,還是不期不待。


底層思維

Tesla is not a car company, it's an AI robotic company.


如果在看特斯拉時,心中沒有上面那個底,那大概率是還不夠瞭解這間公司。這底層思維不僅僅只是個人認知,也是 Elon Musk 在前次、本次電話會議上都提及的觀念。既然如此地強調,那麼我們就先從 AI 與 Robotic 兩個面向來檢視一下特斯拉。


AI - 拼算力,拼數據量,拼訓練程度

算力,已非制約因素;但若仍要比較,特斯拉無疑是 EV 界算力前列(如果不是第一)。

數據量,特斯拉擁有海量(如果不是最多)汽車駕駛影片數據。

訓練程度,特斯拉具有極長(如果不是最長)訓練里程底蘊。

Robotic - 熟強熟劣為時尚早

汽車製程上,特斯拉是毋庸置疑的強;機器人方面,要說目前誰領先,肯定是各說各話,為時尚早。儘管特斯拉有著當家花旦 Optimus,但對台也相繼端出 Figure 01、新一代 Atlas。保守認為,就算特斯拉不是最強,大概率也會是眾領先者之一。

由此可知,特斯拉確實是言行合一的走在 AI Robotic 企業的道路。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最新發布的季度財報,觀察它在這條路上,是否更前進了些。


1Q24 季度財報觀察

Source : Tesla 1Q24 Deck


一、AI 算力與訓練程度雙雙激增

AI 算力上,1Q24 較前季翻了一倍,Elon 表示預計至今年底將再翻逾一倍至 85,000 NVIDIA H100s,妥妥的給力。

Source : Tesla 1Q24 Deck

訓練里程上,自 4 月 6 日 Tesla AI 宣布突破 1B Miles FSD 訓練里程,時隔兩週後再衝至 1.2B Miles 以上,捨我其誰。

Source : Tesla 1Q24 Deck

硬體進展上,Earning Call 沒進一步揭露什麼重要訊息,就等 2024/08/08 瞧瞧特斯拉會端出什麼菜;網路上倒有一堆猜測文,有興趣請自行搜索。總而言之,沒人知道特斯拉是否一定能在 Robotaxi 成功,但若問未來廣泛的 Robotaxi 應用場景,最可能由誰先行實現,此刻個人認為極大概率會是特斯拉。



二、獲利與現金仍能支持特斯拉創夢

營運數據變化細節,煩請自行翻閱 特斯拉 IR 發布的 Deck,或看看方格子其他沙龍的文章。個人認知重心在於,只要持續有足夠資金,供給特斯拉推展自動駕駛,那麼就可視為沒問題。因此,營收成長如何、毛利率如何雖然重要,但不是重點;重點是毛利的量體必須夠大,來持續支付整體營運費用;重點是現金存量與流量要健康,以持續支應資本開支,撐到技術到位、開花結果之時。

1Q24 淨獲利 $1.1B,雖然是近 3 年來的最低值,但仍維持在正數。現金存量下降至 $26.9B,Deck 內文稱足以支應目前產品發展規畫。自由現金流為 -$2.5B,負值不是好事,預期是短暫性情況。然而,倘若未來數季淨利持續下滑、自由現金流持續為負,乃至現金存量水位持續下降的話,我們就需要謹慎思考,特斯拉能否挺的過去。



三、特斯拉將會像 Airbnb + Uber

Source : Tesla 1Q24 Deck

電話會議裡,Elon 闡述了這樣的概念。在未來,一方面特斯拉將擁有自己的 Robotaxi 車隊與叫車平台,如同 Uber 一般,隨叫隨乘;另一方面,特斯拉車主可隨時將自有車併入特斯拉的叫車平台,並可設定如只允許親友、特定人群或開放所有人租乘,亦能隨時將車收回自用,類同 Airbnb。

以這樣的概念來看,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年下來,特斯拉的車型就是 S3XY,寥寥數種選擇。因為在汽車領域上,它的 End Game 不是賣車,而是賣服務。我很認同方舟投資(ARK Invest)在一篇 Newletter 裡,關於特斯拉與比亞迪的對標描述…

We believe Tesla i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ffordable autonomous BEVs, while BYD is focusing on affordable EVs.


題外話

前陣子某銀行旗下分析師評認特斯拉優先發展 Robotaxi,暫緩推動新一代平價車款是不穩妥的決定,論點是與其賭 Robotaxi 這不明確性極大的項目,倒不如穩穩把平價款搞出來。儘管此次財報已宣稱,哪項都不會被落下,但我們來想想,論大陸市場,繼續降價拼市占,確實仍得這麼幹,但顯然是個死胡同,而且還不一定幹的贏,戰略意義極低;論北美市場,特斯拉一騎絕塵的市占率,更不需急推新款平價產品。

那麼,要怎樣才能贏的有意義?就是著手幹一件事,這件事一旦成功,將會使競爭者的努力,全都變得毫無意義。當 EV 界在瘋狂內卷時,我們是要專注於跟著卷,還是要在另一方向衝刺,好在新階段的全面競爭到來時,讓對手根本無所適從?


Elon 在 Earning Call 上講了句話,分享給各位思量思量。

If someone doesn't believe Tesla is going to solve autonomy, I think they should not be an investor in the company.



免責聲明 (Disclaimer)

本文僅供參考,讀者應審慎考量自身之需求與投資風險,作者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任何保證。本文內容或有取材於作者認可之來源,但並不保證其真實性或完整性;文內所有資訊或預估,變更時作者將不作預告,若資料內容有未盡完善之處,恕不負責。此外,非經作者同意,不得將本文內容加以複製或轉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