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 社會的衰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向來也不大喜歡乘計程車。車只載到4-5人,一坐下去便沾滿了半個車子,加上那種使人厭惡的怪味,每次在裏面沒多5分鐘我就忍不住要暈車了。小時候我被告訴計程車方便(不過也是貴的原因)。可是那是過去沒地鐵的時候。現在地鐵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也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方便,大,快,便宜。所以我一直也不明白:又貴又麻煩,爲什麽還有計程車?


這一次乘計程車卻有不同。雖然我仍然是不喜歡,這次卻似乎令我放開眼界。


到中醫診所看病,快遲到了,於是我和媽媽乘計程車。


關上了門,計程車就一下子飛走了。我靠在小小的窗口,頭貼在玻璃上,眼睛無情地瞪著一片空白。快到醫院吧!我不想再承受這種汽油和不同乘客混著的「毒氣」。不過,至少我能在車裏享受一下寧靜,聽聽一種封閉了外邊聲音的寧靜。


可是沒想到,司機開口説話了。「生病了嗎?」當我和媽媽一起,負責説話的都是她。「沒有,只不過是政府給了這些免費醫療服務而已了。」「啊,那好。疫情又嚴重起來了,真的要注意健康。」「對對對!就是説嘛,不知爲何突然疫情又發起來了!」當熱情的人遇上熱情的人,就別想得到任何寧靜了。


其實我不是討厭熱情,只是-你知道了,我現在是青少年,有那種冷漠,假裝與世隔絕的情緒。不過我心中好奇心很大,我把視綫轉到車内,去聽聽他們的對話。那位司機一頭白髮,眼袋重重,似乎被生活折磨得挺嚴重的。我聼兩人的對話,覺得有點無聊:直到他們開始說社會狀況,我立刻竪起耳朵聼。


「... 哎,對。我們計程車司機很辛苦。現在公司要我們一星期内交租,哪裏有時間?哎,真的很痛苦,,,」(痛苦兩字不是誇張,我清楚記得他這樣説)。


我想想他接著説的話。意思是這樣的:計程車司機以前生活還行。但現在好像是他們換了租車公司,而那公司要他們每一星期要交好租金。我之後問媽媽一星期的租金大概多少。一萬多吧。一萬?!一個星期?!這是什麽工作?他們如何每星期找到一萬元?不對,不只是一萬,可能加上食用費,房租,電費,水費等等,至少一星期要找一萬多錢吧!哈。我心裏嗤笑了一聲。一星期靠著駕駛去賺一萬元?這沒可能。也許他們晚上還有其他工作吧?清潔工人?晚上更替的保安員?都怪我沒有這種日常知識;我並不知道他們怎樣生存;我原來仍然是那麽天真,不知道社會的悲慘。


我開始明白底層人士的痛苦了。他們如何每一天同樣的掙扎,在社會的壓迫下掙扎,我不知道。再想到自己每天是被功課和測驗所謂的「壓迫」和「折磨」,我不禁心感内疚。我從未想過別人,想過那些真正受苦的人們,就隨意誇大自己這實在輕微的「困境」。可是這位司機最煩惱的不是他的生活。(雖然確實十分十分的煩惱)他更憂慮的是社會的發展和情況。

 

他説,社會在退步。以前科技不太發達,還要靠很多腦力的時代,人們是勤奮,積極,進取的。現在,尤其是學生們,變得懶散無力,整天眼睛貼在手機屏幕上。所有的動力被吸走了。所有的生命被奪去了。證明是什麽?他説,大學生們大多住在政府供應的免費房子,或者在父母的家裏。起初我以爲沒什麽問題,後來才發現這正正反映了學生們不願工作賺錢的現象。其實,我真的什麽都不知道。不過這樣看,似乎確實是社會的衰退。社會衰退了,未來的動力漸漸失去,也許未來根本沒有動力。社會衰退了,現在受苦的人會更苦,沒受苦的人也將要受苦了。社會衰退了,我很想幫助!但即使有我,即使還有一些願意付出努力改變社會的同代人們,我們又能佔全部人的多少?大概沒到百分之一。唉,所以社會衰退了。我們無力無能去改變現實,只好眼睜睜的望著悲慘的世界倒塌。


既然希望沒了,還是返回看窗外的飛馳畫面。是一片模糊,我看到的是模糊。就像社會的未來,一片模糊。


我很好奇長大了,要是真的世界倒塌會變得如何。還是我們仍然有機會去改變事實?我心裏的希望還沒熄滅。不過快沒了。漸漸被悲慘世界的雨滴熄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ttlemoon的沙龍
4會員
18內容數
♡ 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在這裏發表 ♡ 以抒情爲主,寫社會實況及個人瑣事 (請追蹤以關注更多類似内容!!!) 關於作者: - from 香港 - 愛好包括作文,作曲,畫畫 - 可是我讀的全是理科...
littlemo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9
如果他被賞識,如果是被身份重要的人賞識,他一定前途一片光輝。可是,他有被這些人賞析嗎?沒有。他是個沒有人知道的千里馬。
2024/08/09
如果他被賞識,如果是被身份重要的人賞識,他一定前途一片光輝。可是,他有被這些人賞析嗎?沒有。他是個沒有人知道的千里馬。
2024/07/28
我聽到了。他的哀痛,他的無奈。含淚的訴求,及那種深深隱藏著悲痛的埋怨。無法抗拒的壓力,卻不斷一塊一塊曡在身上。
2024/07/28
我聽到了。他的哀痛,他的無奈。含淚的訴求,及那種深深隱藏著悲痛的埋怨。無法抗拒的壓力,卻不斷一塊一塊曡在身上。
2024/07/28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2024/07/28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這是多麼不簡單的一句話。 人都喜歡比較,要不被影響真的挺困難,平民百姓有誰能夠輕描淡寫的告訴別人「日子過得去」卻充滿滿足與喜樂,而不是暗自地傷神覺得焦慮及自卑。
Thumbnail
這是多麼不簡單的一句話。 人都喜歡比較,要不被影響真的挺困難,平民百姓有誰能夠輕描淡寫的告訴別人「日子過得去」卻充滿滿足與喜樂,而不是暗自地傷神覺得焦慮及自卑。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