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三重點欣賞現代版的《周處除三害》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當然電影不可能照著原著的劇本進行拍攝,但如何將過去的故事結合現代的時代背景,這點確實令人好奇。頂著典故噱頭的《周處除三害》,究竟有沒有一看的價值呢?


重點一:久違的阮經天


說到阮經天的電影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艋舺》莫屬,而他也正是憑藉劇中「和尚」一角豪取金馬影帝,可惜後續因某些事件讓他逐漸淡出了台灣影視圈。正當我們以為這位演員儼然殞落之時,睽違14年後的他再度以《周處除三害》問鼎金馬影帝的寶座!盡管結果未能盡如人意(畢竟這屆的對手真的強),阮經天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他近乎完美的詮釋了一位充斥著無知、瘋癲以及妄想的通緝犯。在實際觀影之後,不難想像為何版上一面倒地給予阮經天的演技正面的評價,說他是這部電中最大的看點倒也是當之無愧。


重點二:貪、嗔、癡


《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同時也呼應著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概念「貪、嗔、癡」。由於這三種煩惱會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因此在佛教中又被稱為「三毒」。而三毒又恰巧對應著《周處除三害》裡面的三大惡人。由阮經天所飾演的「陳桂林」對應「癡」的「豬」,袁富華所飾演的「許偉強」則是代表「嗔」的「蛇」;最後由陳以文所飾演的「林祿和」詮釋了「貪」的「鴿」。此外,關於這三大惡人在台灣歷史上也確實都有其原型可參考,並非是劇組無中生有的角色。除了上述的隱喻之外,在劇組用心的製作下,片中也蘊藏了大量的細節等著觀眾們去細細品味。


重點三:令人困惑的情節


《周處除三害》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部分的情節超出了大眾認知,導致該片有幾處劇情讓人感到荒謬或是困惑。為了配合優秀的武打以及追逐畫面,強行將主角的身體素質金鋼狼化是不是有點太over了啊?在片中不管受多重的傷,只要睡上一覺感覺身體就回復的差不多到底是什麼詭異的巫術?

關於情誼的刻畫,不知道是導演過度相信觀眾們的腦補力,還是刪減了過多的劇情?不管是與女配角還是警官的對手戲,到最後留給觀眾的只有滿頭的問號?在無法跟上角色心境轉折的情況下,觀眾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分神去回想是否在先前有遺漏掉的劇情,這樣的次數一多便很容易造成觀影干擾,進而產生許多負面評價......


近年來台灣的電影作品開始湧現出許多不同面向的元素,對比過去很常拘泥於小情小愛的電影小品,這部有著暴力美學以及部分cult(邪教)元素的《周處除三害》確實有著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社會事件結合黑幫背景,再加上中國古典文學所擦出來的新火花,不僅如此,還有誠意滿滿的動作場面以及遊走在邊緣的尺度畫面,《周處除三害》確實在台灣電影業中開闢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歪特白的胡言亂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