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5/12護理師節,節日緣起

    2016.7.1~7.11因為一個專案計畫,我有幸再訪英國。

    這次的造訪以「探索護理源起」為主軸。


    - - - - - -


    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爆發期間1853-1856年,作戰的一方是俄羅斯帝國,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蘭西帝國(法國)、大不列顛帝國(英國),多數衝突發生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黑海和土耳其。


    英國軍隊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有4家軍醫院,提供傷患的醫療和照護,佛羅倫斯‧南丁格爾女士(Florence Nightingale)與38位護士組成的志願服務團隊在1954年10月21日從倫敦出發至克里米亞,抵達戰場後,觀察敏銳的南丁格爾即發現問題所在,她認為多數士兵並非死於戰場或戰爭導致的傷害,而是肇因於營養不良、環境衛生不佳、軍醫院設備差。

    舉步維艱下,南丁格爾展開救人、改善環境的工作,也藉由一個個的改變、創新奠定日後護理的各項基石,被世界各個醫院所運用。


    朗費羅(Longfellow)寫了一首家喻戶曉的詩,其內容提到「有一位提燈的女士,穿過每個稀朦的燈光,輕快地掠過一間一間的病房……」,這位提燈的女士即為南丁格爾,她於深夜中提燈視察每一位士兵傷患的情形,也因此於英國士兵中建立了一個形象「提燈的女士(The lady with lamp)」。


    事實上,克里米亞戰爭只是個起始點,展開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生命的起跑點。


    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女士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於1820年5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的托斯卡尼區(Tuscany),首府是佛羅倫斯(Florence)。父母親是來自英國的上流社會人士,父親威廉(William)是理想家,母親費尼(Fanny)是來自政治世家,南丁格爾的父母親於1818年結婚,就到歐洲度蜜月,這趟蜜月旅行為期近3年,因此南丁格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出生。

    南丁格爾於家中排行第二,姐姐叫佛羅倫斯‧帕泰諾佩(Florence Parthenope),是英國作家和記者,嫁給哈利‧弗尼(Harry Verney),婚後的弗尼夫人(Lady Verney)住在白金漢郡(Backingham)稱之為克萊頓家(Claydon House Home)的鄉村別墅,該別墅的土地權狀仍屬於弗尼家族,但交由國家信託(National Trust)代為管理。

    從倫敦欲前往該別墅,需先從倫敦搭乘火車到比斯特購物村(Bicester Village),車程約30-45分鐘,火車直達、不需轉乘,抵達火車站後再搭乘計程車前往克萊頓家,車程約20-30分鐘,參觀克萊頓家和別墅花園的成人門票為14.40英鎊,別墅不定時會舉辦活動或提供一些私人俱樂部的成員在此聚會,雖然地處偏遠小鎮,但訪客絡繹不絕。


    從入口處看克萊頓家 (Claydon House)


    南丁格爾在英國有兩個家,ㄧ個是在漢普郡(Hampshire)的安伯利公園(Embley Park),另外ㄧ個是在德比郡(Derbyshire)的李赫斯特(Lea Hurst)。

    南丁格爾小時候的家在安伯利公園,靠近郡內的羅姆西(Romsey)城鎮,現安伯利公園已經改建成學校Hampshire Collegiate School,該校非常歡迎來賓參觀,需先上網聯繫預約參訪時間。

    從倫敦到羅姆西(Romsey)沒有直達火車,需換乘火車前往,車程約一個半小時。抵達羅姆西(Romsey)火車站後,步行前往該城鎮的市中心約需10分鐘,於市中心搭乘計程車前往Hampshire Collegiate School(簡稱HCS),車程約需15-20分鐘。


    南丁格爾小時候的家-安伯利公園(Embley Park),現已經改建成學校Hampshire Collegiate School


    標示南丁格爾女士 曾經居住在此的藍色牌匾


    2016年我去參觀HCS時,是由擔任校長秘書的Mandy女士替我們導覽解說,HCS有出版一本「The Nightingale Trail」的20頁介紹小手冊,由當地具有知名度的作家Dr. Foster編譯,手冊售價5英鎊,我有購買一本,聽Mandy女士解說的同時搭配手冊翻閱,更能清楚解說的內容,不會因為部分英文聽不懂而一頭霧水。

    Mandy女士除了向我們逐一解說HCS建築的內部,還帶我們到戶外走訪,Mandy女士告訴我們『1837年2月7日,南丁格爾17歲的那年,她在哪一棵大樹下聽到上帝的呼召(Calling),因而決心奉獻自己、服侍上帝』


    南丁格爾的筆記曾寫道「真正的呼召,不是表現在一個人宗教式的狂熱,去摧毀一切現有制度而自居衛道,而是對現有權柄、制度的順服,再去改革。」


    為了專注追求呼召、服侍上帝,南丁格爾終其一生單身,晚年的生活幾乎在病床度過,她為了上帝的呼召所放棄的,是常人無法了解與能及的。

    南丁格爾死於1910年8月13日,其墳墓設在威勒(Wellow)村莊的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替我們導覽介紹教堂的是Reverend‧Chris‧Pettet牧師,他表示南丁格爾的墳墓會設置在這座具有800年歷史的教堂,可能是因為此地距離南丁格爾小時候的家-安伯利公園(Embley Park)較近,她會搭乘馬車到此上教堂、做禮拜,因而死後葬於此地。

    南丁格爾的墓碑上沒有任何功績,純白色的墓碑上只刻上她的名字縮寫「F. N. 生於1820年,死於1910年」,如同她的一生,純白、潔淨、淡泊名利,全心服侍上帝。


    為紀念南丁格爾女士對護理的貢獻,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其生日5月12日訂為「國際護士節」。


    從入口處拍攝威勒(Wellow)村莊的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


    南丁格爾安葬於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護理專科學校畢業後,我即投入臨床工作,先後在急重症與長期照護領域工作。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