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為什麼我會創立這個頻道,跟一個詞有關,「夢想」。

    我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夢想,記得那時候的夢想,都是成為老師、成為總統,或者成為航向宇宙的名人。但我們這些夢想,你有想過「為什麼」是這些嗎?

     

    我們人,很容易受到事情的影響。不論這件事情對旁人來說,是多麼渺小的事情,但這對你來說,可能意義非凡,也可能是讓你產生夢想的原因之一。所以,為什麼你的夢想是這個?

     

    我就來講一下,夢想的起點,「為什麼」我會開始閱讀?

     

    這個故事要從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講,國小的時候我是由家長接送,父母需要比一般的上班族早一點上班,他們很早就把我送到學校。小學生精力旺盛,根本不可能讓我,坐在教室裡早自習,當然要找一些很調皮的事情來做。

     

    我們的教室是最高的三樓,離後門很近,那時候我們很喜歡在教室外面的圍牆上,看著同學走進校園。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行為,放到現在來看的話,很有可能會被當作偷窺狂或跟蹤狂,然後進入警察局,但那時候我還小,完全沒這個問題。

     

    我們會對路過的同學打個招呼,這個招呼不是說你好,而是帶一種屁孩的玩鬧。例如,我們會直接喊別人的名字或是叫那個人的綽號,我們小時候幫別人取綽號也取得很難聽,到現在我還記的,我們班上有個同學的綽號叫小鳥。

    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他會被叫這個綽號。

     

    我們就要想要讓對方感到為難又害羞,這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種小確性。但也就是因為我們常做這樣的事情,讓我發現了一個規律。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會在一個設定好的時間踏進校門,而這個時間前後的差距,大概只有五分鐘左右。

     

    我通常是第一個走進教室的學生,所以知道那些同學什麼時候進教室。第二個踏入教室的人,通常也是同一個人,第三個也會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踏入我們教室的同學順序不會變換,每天都是固定的。雖然有時候會調換一下,但都大同小異。

     

    當時我就會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存在?它是不可以被打破的嗎?

     

    我站在三樓的圍牆邊望著外面,看著其他班級的同學,也會發現好像每個人都會在同樣的時間踏入校門,好像一切都被人設定好了一樣。我陷入了思考。

     

    我升上了高中以後,我發現我的每一天都過得一樣。比如說,我會在六點半的時候起床,會在七點出門,在路上買個早餐,到達教室的時間七點半,好像有一種力量讓我的生活變得如此單調。今天到早餐店的時間,跟昨天的一模一樣,也跟上禮拜一模一樣。進到教室裡面吃早餐的時間也是一樣的,旁邊的同學也是一樣的。

     

    我會思考一個問題:這樣的生活,如果就這樣一輩子都是這樣度過的,這會是我想要的嗎?

     

    這邊問問讀者,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會像這樣子有一種規律存在?

    你會在一個很準確的時間點起床,然後在一個很準確的時間點出門,這些時間點,一天又一天地重複循環。但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的生活好像也不錯,但總是覺得對那裡感到不滿。

     

    我曾經在傳產打過工,那裡的作息時間相當規律,很多人的生活作息都以工作為核心。如果需要三十分鐘到達公司打八點的上班卡,那至少要在七點半前出門出門;如果需要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那就要在七點前起床,這是一種的規律。但那時候,我很討厭這種規律。

     

    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早上睜開眼睛,你可以大概預測今天會怎麼過,那你會想要起床嗎?」

     

    這對我來說是相當枯燥、無聊又乏味的。我可以預測到今天會如何度過,這是一個相當大同小異的一天,我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空間做著同樣的事,這就是生活,但對我來說更像是生存。

     

    我每天過著如此的生活,有一天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想說每天上下班的路線都一樣,能不能換一條路線呢?於是我開始尋找是否有,其他更快到達公司的路線,哪怕只能縮短一分鐘也好。我的目標就變「如何快速到達公司了」。

     

    我打開Google地圖,看看有哪些路線可以更快到達公司,再找出可以提早轉彎躲過紅綠燈的地方,逐步調整我的通勤路線,就這樣,兩個月過去了,我成功縮短了五分鐘的通勤時間。雖然只有5分鐘,但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能憑自己的意志去改變一件事情,小時候的我沒有什麼能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大部分事情都需要依靠家人。縮短的這五分鐘,改變了我的想法,我發現我可以脫離、打破這樣的規律。

     

    這像是我任由洪水從上游往下沖走,我沒有半點可以改變這個命運的洪流,只能順從它。但有一刻,我抓到了一根樹枝,雖然被往下沖,但我發現,我可以透過這個舉動改變的命運,這是我當時從這件事情上得到的體悟。

     

    於是我趁著這個機會,在下班時開始嘗試更多的路線,繞路去一些我原本不會去的地方。即使這些地方不會到達我家,但我無所謂,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改變才是我生活的動力,而不是每天過的一樣的生存。

     

    我開始刻意留意周圍的風景,看看有什麼地方可以吃、可以逛,有哪些地方我沒去過。那時候我經常路過一家,我自認為一輩子都不會踏進去的地方,書店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家書店在哪裡,它叫什麼名字,我買的第一本書是什麼。

     

    有一個晚上,我把機車停在店門口,拔下機車鑰匙,在店門口思考著要不要走進去,彷彿陷入了天人交戰。過了五分鐘,我走進書店的一樓,跟大部分的書店一樣,這一樓都是賣文具,於是我走上了二樓。滿滿的書映入我的眼簾,我前面放的是暢銷書,右邊的書櫃放的是心理勵志書,左邊的書櫃放的是雜誌。我在裡面晃了晃,不知時間過去了多久,覺得我不會在書店裡買書,就走出去戴上安全帽,離開了。

     

    隔天我一樣路過這裡,一樣走進去,在裡面晃了晃。這次我待的時間更久,而我有種感覺,我肯定會從這裡帶走一本書,而這個舉動會影響我很長久。就跟我想的一模一樣,我從那裡帶走了一本書,那本書的書名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而且那本書我到現在還沒讀完。

     

    這個故事就是這樣,對我來說,閱讀就像是可以「打破現有固定生活的方法」。如果對現在的生活感到無趣、不滿意,我就會到書店裡逛一下、看一下,回想起以前的自己,覺得我是可以改變的。

     

    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規律,一樣的生活,已經持續過了好幾年。雖然心中有一絲的不滿,但總覺得這樣好像也不錯,也不想努力去改變什麼,就讓命運的洪流,沖走所有對夢想的渴望。

     

    對我來說,書就跟樹枝一樣,我伸出手嘗試抓住,但可能因為洪流很大,讓我繼續被往下沖。但總有那麼一次的機會,有那麼一本書,可以讓我從這洪流中脫離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開始閱讀,因為我透過閱讀改變了,原本我會走上的命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想透過閱讀,改變世界, 我做得到,相信你也可以。 #知識 #成長 #改變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