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飲食男女 | 人生哲學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時候消化系統出問題,未必是腸胃作怪,而是生活緊張。


    當時,常常熬夜,加上一大早八點鐘的課,難免要趕計程車到學校,一旦攔不到車子開始焦慮不安,而偶爾遲到,但中餐之後,肚子每每不舒服。


    20年前,開始研究中醫。我赫然發現早年的醫學常識,大多來自西醫,但進入中醫世界,讓我面對不一樣的思考系統。中醫有先天之精、後天之精,前者是來自父母家族的遺傳,後者則是日常生活的作息和養生,特別是三餐。


    三餐下肚,經過腸胃消化之後,經由「脾臟」加以輸送到體內臟腑。餐點中太多冰品和油膩食品,必然導致「脾臟」濕氣太重,影響運化,從而拉肚子。研習中醫過程中,巧遇許多精通中醫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師。請教之下,開始懂得用藥,冰箱儲備「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


    「藿香正氣散」可以治療輕微的腹瀉和中暑,是宋國太醫局開發的名方。「葛根芩連湯」是醫聖張仲景的經典藥方,可以處理水瀉和腸病毒。


    後來,慢慢遠離藥物,改以食療。尤其是每天食用「紅薏仁紅豆綠豆湯」,紅薏仁最大的功能是可以消除脾臟的濕氣,讓營養得以吸收。日後,開始告別拉肚子的歲月。但「薏仁湯」需要時間和耐心,光是泡水需要一兩個小時,加山燉煮也要一小時,費時也費力。


    過年前,三餐改吃白米加蕎麥,經過半年,腸胃以及脾臟的運化,完美無缺。其實,蕎麥有助於身體的陽氣。早上起床之後,為了工作和健身,我吃白飯,加上蕎麥,因為蕎麥有「起陽」的作用,接著飯後喝藥15 ml 的藥酒。一旦體內陽氣啟動,便有助於氣血循環,結果是滋養五臟六腑。


    以上是腸胃養生的體驗,在此和大家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