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吃太飽脹氣有救嗎?聊聊無法選擇的「賽」道—腸胃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 Netflix 追醫院劇,2004年推出的《怪醫豪斯》,偵探式的醫道,有許多內視鏡畫面,想像自己是個細胞在人體內遊走,那種視角。

對於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也開始有感——原來腸道中有將近一億個神經元,數量僅次大腦。自主,不受大腦控制,卻可以被情緒影響(像是考前緊張拉肚子)。高敏者無誤。

這麼奇妙的器官,我們是無可奈何。只能揣摩、呵護。

事實是迷宮一般的腸道,許多人受到腸胃不平靜之苦。



自己做不來的時候,妳願意向外求助嗎?

最近開始懷疑自己胃食道逆流。中年女子只能在身體症狀推陳出新嗎?哎……

依舊有時饞嘴,卻明顯感受到胃容量和年齡成反比。

吃太飽的時候,想起曾讀過,人體會自然分泌「消化酵素」——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纖維素酶、乳糖酶,任務是分解食物,讓腸胃好吸收消化。

正常狀況下消化酵素自產自銷,應該足夠,除非有不可抗力的原因,同時他們也會隨著年齡漸長減少分泌,年長者消化變慢的原因之一。

於是有一天,當我在聚餐後認真覺得吃太飽,腸胃有脹氣感,我知道亮紅燈了,身體生產的消化酵素不夠用,我望向桌上那盒神秘的東西,好媽吉什麼的。暗忖是否我能夠向外求助?

有感凍體驗包,暴暴龍消化不良來一條

有感凍體驗包,暴暴龍消化不良來一條

向外求援不可恥,而且有效

桌上這盒消化酵素,名稱是好媽吉開胃有感凍,給你一個機會上場。

欸,先等等,保健食品一定要看背面的成分和說明啊。

嗯~讀起來沒有什麼詭異之處,成分是打得出來。能夠谷歌到的名詞。

使用建議是「飯前半小時幫助開胃」。

Oops, 只是我另有計畫──營養師說,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像是,聚餐大吃)、飲食習慣,容易吃太多太飽,有時可以使用消化酵素幫助消化。

換上營養師正經的口吻再說一遍:通常,身體健康者原則上不太需要常態補充消化酵素,偶爾大魚大肉飽餐一頓或有腸胃不適時可考慮服用,應能幫助緩解當下症狀。(文章出處詳文末)

對,就是這樣。

給我來一條吧。


試吃感想:秒完食,舒緩脹氣

吃的時候沒負擔,生理和心理都輕鬆。

口感像果凍條,用吸的,大概一條三秒,心理沒負擔,吃很快不怕小孩來搶。

生理沒負擔,因為一條才15g,若有似無的存在。

吃完之後,等待一會,嗯,不知不覺就忘記剛剛肚子還 overload,有感覺肚子沒那麼脹,good job👌

這個是家庭號,看來他可以陪我們一陣子,有需要的時候吸一條。


有感凍家庭號,20 條全家一起吃

有感凍家庭號,20 條全家一起吃

點這裡多瞭解→ 產品詳細介紹

點它➡️ 結帳快速通關

輸入折扣碼打 9 折:skypal2024

有需求的朋友,這裡比較划算,希望能幫上忙。

沒需求的朋友,更謝謝你看到這裡。

———

本篇為試吃體驗分享,無稿酬。

本文具有個人主觀看法,僅供參考,請自行定奪


參考資料:

BBC專文 腸胃竟是你第二大腦

書籍摘要 《看得見的營養學》

食力專欄 不是任何人都需要額外補充消化酵素!營養師告訴你誰該吃、該如何補充?


家有小學生,大人與小孩互相出(難)題的生活紀錄,更多是接招接不住的斷線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看則已,一看就不能自拔,那種風華絕代、緩緩流洩的金色光芒,那段讓人「墜入」的老時光。
今天要介紹一位動物明星,牠只用10集podcast就擄走小孩的心,那個podcast還登上親子類第3名。哦不,應該從偵探界來介紹牠,牠,就是屁屁偵探的接班人(自己說)- 豬探長。
防疫停課期間,家裡的收支是否一團亂呢?特別是多帳戶的你,是否已經久久沒記帳。這個無痛懶人記帳APP推薦給你,全部功能都是免費的哦,錯過會捶心肝~
最近一次給小孩玩具是選什麼呢?我有3個選物條件和你分享。另外關於童玩時間大人如何應對,此時此刻非常重要,文中提供3個錦囊妙計,讓我們安然度過這段時光,停課不愁城、在家不受困,會不會事後我們回想起來,卻愛上這種膩在一起的小時光,你說可能嗎?
是否你也曾著迷聽廣播劇?對,我說的就是聽「收音機」那個年代哦,不瞞你說,直到現在,我床邊還有實體收音機呢。如今是視覺制霸的年代,曾經這種老派的喜悅幾乎絕跡,還好近幾年Podcast興起,就像廣播復興一樣,開心之餘,育兒時刻又能派上用場(灑花),而且Podcast更方便,隨選隨聽,抓癢不求人~
養大一個孩子得用上整個村落。在造訪過台南官田大崎村落之後,我說「讓孩子玩爽也得用上一個村落」。想知道「整個村落都是我的遊戲場」是什麼感覺?來大崎村就對了,散落在村裡的古早童玩,沒有時間限制,只怕你累了。
不看則已,一看就不能自拔,那種風華絕代、緩緩流洩的金色光芒,那段讓人「墜入」的老時光。
今天要介紹一位動物明星,牠只用10集podcast就擄走小孩的心,那個podcast還登上親子類第3名。哦不,應該從偵探界來介紹牠,牠,就是屁屁偵探的接班人(自己說)- 豬探長。
防疫停課期間,家裡的收支是否一團亂呢?特別是多帳戶的你,是否已經久久沒記帳。這個無痛懶人記帳APP推薦給你,全部功能都是免費的哦,錯過會捶心肝~
最近一次給小孩玩具是選什麼呢?我有3個選物條件和你分享。另外關於童玩時間大人如何應對,此時此刻非常重要,文中提供3個錦囊妙計,讓我們安然度過這段時光,停課不愁城、在家不受困,會不會事後我們回想起來,卻愛上這種膩在一起的小時光,你說可能嗎?
是否你也曾著迷聽廣播劇?對,我說的就是聽「收音機」那個年代哦,不瞞你說,直到現在,我床邊還有實體收音機呢。如今是視覺制霸的年代,曾經這種老派的喜悅幾乎絕跡,還好近幾年Podcast興起,就像廣播復興一樣,開心之餘,育兒時刻又能派上用場(灑花),而且Podcast更方便,隨選隨聽,抓癢不求人~
養大一個孩子得用上整個村落。在造訪過台南官田大崎村落之後,我說「讓孩子玩爽也得用上一個村落」。想知道「整個村落都是我的遊戲場」是什麼感覺?來大崎村就對了,散落在村裡的古早童玩,沒有時間限制,只怕你累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胃漲氣、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這些症狀很像,但不舒服症狀不一樣,你吃藥吃對了嗎? 會不會在看診、藥局買藥時,也無法好好描述病症,搞不清楚自己什麼毛病? Joy作為長期鬧胃疼的人,整理自救和被治療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西醫養胃關鍵:胃藥主要是作用在胃部,依照功效大致可分為: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分泌和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胃漲氣、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這些症狀很像,但不舒服症狀不一樣,你吃藥吃對了嗎? 會不會在看診、藥局買藥時,也無法好好描述病症,搞不清楚自己什麼毛病? Joy作為長期鬧胃疼的人,整理自救和被治療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西醫養胃關鍵:胃藥主要是作用在胃部,依照功效大致可分為: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分泌和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