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屍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眨眼間,大學的第一年結束了。


「嘿咻!」

為了下星期與女友的台灣旅行,飛飛這幾個月拼命地在搬貨,賺了一筆旅行費。


手機鈴響了,飛飛的藍牙耳機具備自動接聽來電的功能。


「喂?做咩事呀?」


飛飛手中沉重的貨物狠狠地砸在地面上,裡面的東西散落一地。



* * * * * * *



「病人大腦的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已經有一半的腦細胞受影響而死亡。」


飛飛身處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坐在病房角落的小椅子上,隱約聽到門外醫生與父母的談話。病床上,爺爺戴著氧氣罩,靜靜地躺著,仿佛就只是睡著了而已。


病房窗外陰雨連綿,雨勢貌似比剛剛坐在高鐵裡時更大了。飛飛不知為何恰巧想起,姜元以前說過,他公公去世當天也下著小雨。


「很抱歉,根據我們的分析與判斷,病人很大幾率撐不過今晚。」


飛飛依舊別過頭望著窗外,祈求著下一次回頭,爺爺就會從病床上醒來。就像獨自一人玩鬼抓人那般,飛飛一坐就坐到了深夜。


「你在醫院嗎?」

「對。」

「方便說一下情況嗎?」


飛飛收到姜元傳來的訊息。


「今天上班途中,突然收到消息。昏迷入院搶救,腦充血。」飛飛幾乎喪失了語言組織能力。


「阿秀嗎?還是國華?」


「國華。」


飛飛姜元都是不折不扣的電波族,兩人經常以《殭約》裡的劇情和台詞開玩笑,均自詡屍王。


「還有救嗎?」


「說實話,雖然我對這方面並不熟,但腦細胞死了一半,聽著就覺得很嚴重。而且你知道嗎,我今天在一旁跟他說話,然而他的嘴就像是被氧氣罩堵塞住了,只能用眼淚來回應我。」


飛飛徒手擦去手機屏幕上的雨水。


「那,旅行呢?」


「我也不知道。原定22號的機票,過了今晚就19號了。如果他老人家福大命大,多撐幾天,那麼喪禮就要延遲,旅行或許就此泡湯。以後想再約時間也有點難度了。但如果撐不過今晚,早點結束喪禮的話還能趕得上。」


「真是個殘酷的思想考驗......」


「如果是你,你會希望那一邊發生?」飛飛試圖尋覓一個不該存在於世上的答案。


「『生命的價值遠比旅行更重要』這種廢話我是不會說的。而如果你要探究我的本性,我會告訴你,拔掉他的氧氣罩。」


一道刺目的白光劃破天際,緊接著是轟隆隆的巨響,震耳欲聾。雷電瞬間點亮了整個天空,照得醫院周圍一片白茫茫的。


「謝謝你,比我更邪惡。」


「這沒什麼。就算給你長生不死,寥寥寂寞一生,這比死都難受。反而短暫的相遇,更令人死而無憾。」


此時,二人的一位共同朋友—— 阿念得知此事,也加入了聊天。於是他們三人便索性開啟了語音通話。


* * * * * * *


阿念以前是讀生物科的,他剛好對這方面頗有研究。據他的說法,人一生用到的腦細胞量極少,只有0.00幾個百分比,所以就算腦細胞死了一大半也無所謂。只要醫院有足夠的技術能夠從剩餘的部分喚醒所需的腦細胞,就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


飛飛姜元聽得一愣一愣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都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是什麼都該去嘗試。只不過,隨著飛飛判斷醫院的科技和設備水平並不頂尖後,語音通話也就結束了。

* * * * * * *



「唉...或許真的沒辦法了。」飛飛歎息道。


「嗯...只能說,你節哀唄。」


「我現在真的很迷茫。事已至此,我還在想著旅行的事。」


「其實如果真的像阿念所說,那也只能哀歎命運了。你想,假如你的判斷沒錯,那麼打從你爺爺被送進這家醫院的那一刻起,倒計時就已經開始了。我舉個反例,如果一開始是將他老人家送到一間私立頂級的醫院,那裡具備著一定的醫術水平。不考慮成本的話,活下去的幾率也許會更高吧?」


「確實啊...『生路或死路都是自己選的,只是在選擇的當下並不自知。當大難臨頭時,才沒想到結局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條路就係自己揀嘅,要怨就怨自己。即使滿天神佛,都只係一啲無能為力嘅旁觀者。』係咪先?」


二人又再次用一些經典對白玩起了處境代入,試圖抹去些許悲傷。


「那就,先這樣了?」


「嗯,晚安。」


* * * * * * *


次日清晨5時53分,飛飛再次收到姜元的訊息。


「情況如何?」


「呼吸停了,心跳尚存。」


一個小時後。


「6點55分離世了。」


「喪禮呢?」姜元長歎一聲,抿著嘴唇,默默地在手機上打著字。


「我也不知道,聽說是後天。」


「那台灣旅行......」


「機票推延了一天,沒問題的。」


「真的沒問題嗎?」


「嗯,昨晚夢到爺爺了,叫我帶點手信回來拜拜他。」已讀




直到現在,我仍然無法得知,那一聲「晚安」是說給誰聽的。


寫於2024年5月20日

avatar-img
105會員
49內容數
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平台可以讓我直抒己見。小生自《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開始入坑,至今已過數載。閱讀可以是獨自的事,同時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事。透過相互交流,裨補闕漏,不正是群居動物的特質嗎?此外,小生也會偶爾創作一些短篇故事,又或是分享生活遭遇與心得。屏幕前的您,不妨用喝杯茶的時間,與我一同在閱讀和寫作的世界遨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在遭遇暴風雪的情況下甦醒並面對生死存亡的故事,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氛圍。主要內容圍繞著主角的內心糾葛、情感掙扎和神祕事件展開。
Thumbnail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離開部落格爬文的日子超過14年,回來是很單純的理由。55歲以後應當為了疲憊的身心,剖開自己,一一檢視開心與痛苦、難過的痕跡,和陌生人的相遇應合成歌的詩篇, 醫生在講座裡如圖說,人的大腦一部分儲存過往,另一部分是儲存未來,這多麼讓人驚喜!原來,腦子還是有空白的空間存放未來。黑不全是黑,白也不全是白。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在遭遇暴風雪的情況下甦醒並面對生死存亡的故事,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氛圍。主要內容圍繞著主角的內心糾葛、情感掙扎和神祕事件展開。
Thumbnail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離開部落格爬文的日子超過14年,回來是很單純的理由。55歲以後應當為了疲憊的身心,剖開自己,一一檢視開心與痛苦、難過的痕跡,和陌生人的相遇應合成歌的詩篇, 醫生在講座裡如圖說,人的大腦一部分儲存過往,另一部分是儲存未來,這多麼讓人驚喜!原來,腦子還是有空白的空間存放未來。黑不全是黑,白也不全是白。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