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慧嬸》

    她國小畢業,面對第一屆施行的九年國教,想得是家裡需要她的幫忙,只能看著入學通知單掉淚,住在隔壁的叔叔看見她這樣,沒有安慰,只是說了句“女孩子以後是要拿椅子擦人家屁股的,讀那麼多書是要幹嗎?” 孝順的她,就斷了繼續讀書的念頭,決意幫忙家中的經濟,放棄了首屆免試升學的機會。 畢業後,她開始去附近軍營後山那裡的鳳梨田裡除草營生,一天十二元。還是經濟艱難的年代,每份勞動力都彌足珍貴,她是七個孩子中的老三,重男輕女的年代,前面二個姐姐已開始承擔家計,她也是一樣的腳步,只有男孩子的老四是被期待著。 再大了些,去了紡織廠工作沒多久,家中開始種植香菇需要人手幫忙,就回家協助父親務農,農作閒暇之餘,再去附近工廠打零工,一直到適婚年齡。父母問她要自由戀愛?還是由他們安排相親?她看到二姐自由戀愛的婚姻下場不佳,於是,將婚姻交由父母親決定。 婚姻對象,是三公里外村莊的吳家長子。 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善妒的人。 相親之後,確認了關係,他便開始限制她的人際關係,連下班時客套的跟男同事道別,都能引動他的情緒。她不想反抗,孝順的她不能讓父母的選擇變成是個錯誤,總想:不反抗,就會好了。 二十歲結婚,隔年生了男丁,在傳統的農村社會,男性後代的誕生受到重視,因此,儘管丈夫的個性不好,但她受到婆家的善待,心存感激。 婚後她便負責帶小孩跟主持日常家務,丈夫從事營建泥水師傅工作,公婆則務農,一直到最小的女兒三歲。婚後第十五年,她跟婆婆提說,有四個孩子要養,經濟吃緊,她想跟丈夫一起去工作,可以多賺點錢,希望換婆婆看顧家中,那時候經濟在起飛,營建業正興,兩夫妻就跟著包工頭走南闖北。 生命的軌跡總是有著不如預期的轉折,六十八歲的婆婆中風了,四個孩子都還在讀書,最小的才國一。為了看顧家裡,他們夫妻只好回來協助公公農務跟照顧生病的婆婆及小孩。那一年,她四十六歲,成為婆婆的主要照顧者,婆婆活到九十二歲。 兒子退伍後跟交往的女友住一起在草屯工作,她倒是省了擔心兒子娶不到老婆。一年後,兒子跟準媳婦搬回家住,她非常高興。 兒子在市區弄了個小吃攤位,說作起來以後交給他們夫妻經營,不要再種田看天吃飯了。只是兒子缺少溝通的一廂情願,雖然攤位有比務農更好的收入,終究因種種原因,七年後收場落幕。 兒子在回鄉第二年終於結婚了,盼著抱孫的她卻又等了三年才盼到孫女,她很高興,卻又可惜不是生男丁。她跟兒子說至少要生兩個男孩,可以一個姓吳,一個姓李,因為姓李的小叔無後,又對他們家有通財之義,婆婆也是如此的盼望的。 但兒子回說,他們只會生這一個。她怨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了,她覺得很對不起婆婆,對不起吳家列祖列宗。 兒子夫妻一家在八年後搬了出去,兒子說跟她教養觀念不合,無法溝通。她覺得她養大四個孩子,帶孫女怎麼會比他們兩個新手父母差,一定是兒子娶老婆變老婆的了。她因為兒子搬出去,傷心哭泣了一個多月。 而後,三、四女兒又因她婆婆/她們奶奶的住院照顧問題跟兒子槓上,鬧到手足要老死不相往來,現在逢年過節,都沒能再有一家團聚的情形了,她覺得她的命,怎麼會這麼苦。兒子卻跟她說,那是因為該他們作的事,他們卻丟給小輩去主導的關係。 她不懂,都是一家人,事情有人去作就好了,為什麼要計較那麼多,為什麼這個家會搞成這樣子,現在的年輕人真的都很不懂事、很不會替長輩想,老一輩的還能怎麼樣?說的話他們也不會聽,只能自己看開一點了。 世界在變,變得讓人越來越不懂了,曾經奉為規鎳,信仰的準則,有的好像再見不到丁點痕跡了。上一代教她的,她得要無條件接受;現在下一代要的,她也只能無條件接受…… 最嚴重的還是吳家自此無後,兒子女兒都不生多點,連謄個姓吳的男丁都沒有,以後下去怎麼面對祖公媽,還是多唸些大悲咒迴向列祖列宗好了。 南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