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化自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顯得有點多此一舉,不過頭尾都一氣呵成,算是最近看起來最過癮的驚悚小說了,給推!!


一個好的故事除了內容很好以外,如何描述也是一件很有功夫的事,可以用第一人稱,旁白,加害人,或是被害人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都是不一樣的感覺,這裡作者寫的角度真的蠻深入其境,看一看可能要停下來吐一口氣,看得你心裡發毛!




內容總結
客製化自殺
5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chael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概一開始就知道嫌犯是誰了,往往一開始的嫌犯不是嫌犯,但頭端作者的線索太明顯就知道是誰了,後面只是趕著看到結局,爾且裡面的名字好難記,有時候叫他英文的名,有時改成叫他姓,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讓我後面都不想翻前面了解他/她到底是誰了。
2/5頭號嫌犯
完全就是小說版的深夜食堂,不過會配上詳細的做菜方式以及配酒的形容,完全沉浸在描述的居酒屋內,遇到裡面不同的客人,缺點就是每次看完一段後就很想吃東西啊!
大概一開始就知道嫌犯是誰了,往往一開始的嫌犯不是嫌犯,但頭端作者的線索太明顯就知道是誰了,後面只是趕著看到結局,爾且裡面的名字好難記,有時候叫他英文的名,有時改成叫他姓,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讓我後面都不想翻前面了解他/她到底是誰了。
2/5頭號嫌犯
完全就是小說版的深夜食堂,不過會配上詳細的做菜方式以及配酒的形容,完全沉浸在描述的居酒屋內,遇到裡面不同的客人,缺點就是每次看完一段後就很想吃東西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我把他殺了,埋在那年熟悉的灰燼堆裡…… 「我們辛苦賺錢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讓你們好好讀書!」 「又跑去哪玩?書都不用讀了嗎?不讀書怎麼會有出息!」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x2023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Netflix新上線❗️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我把他殺了,埋在那年熟悉的灰燼堆裡…… 「我們辛苦賺錢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讓你們好好讀書!」 「又跑去哪玩?書都不用讀了嗎?不讀書怎麼會有出息!」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講述一個偶然開始殺人的平凡男人和一個追捕他的刑警的故事。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x2023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Netflix新上線❗️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