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稅之整理大綱(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基本法源:遺產與贈與稅法

raw-image

課稅前說明

一、定義:

生前無償給予他人財產,所課徵之贈與稅。

二、人:

(一)課徵對象(§3、§3-1、§4):同遺產

1、屬人主義

(1)凡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或境外之財產贈與者,應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

(2)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係指贈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贈與行為發生前2年內,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者。

②在中華民國境內無住所而有居所,且在贈與行為發生前2年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時間合計逾365天者。但受中華民國政府聘請從事工作,在中華民國境內有特定居留期限者,不在此限。

(3)贈與行為發生前2年內,贈與人自願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仍應依本法關於中華民國國民之規定,課徵贈與稅。

2、屬地主義

(1)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及中華民國國民,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財產為贈與者,應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

(2)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係指不合前項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規定者而言。

(二)納稅義務人(§7):

1、原則:贈與人。

2、例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1)行蹤不明。

(2)逾本法規定繳納期限尚未繳納,且在中華民國境內無財產可供執行。

(3)死亡時贈與稅尚未核課。

(4)受贈人有2人以上者,應按受贈財產之價值比例,依本法規定計算之應納稅額,負納稅義務。

三、物(標的):

(一)標的(§4、§5-1):

1、贈與:指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行為。

2、信託契約明定信託利益之全部或一部之受益人為非委託人者,視為委託人將享有信託利益之權利贈與該受益人,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

3、信託契約明定信託利益之全部或一部之受益人為委託人,於信託關係存續中,變更為非委託人者,於變更時,課徵贈與稅。

4、信託關係存續中,委託人追加信託財產,致增加非委託人享有信託利益之權利者,於追加時,就增加部分,課徵贈與稅。

5、前3項之納稅義務人為委託人。但委託人有第7條第1項但書各款情形之一者,以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

四、物之價值:

(一)財產所在之認定(§9):同遺產

中華民國境內或境外之財產,按贈與人贈與時之財產所在地認定之:

1、動產、不動產及附著於不動產之權利:以動產或不動產之所在地為準。

2、船舶、車輛及航空器:以其船籍、車輛或航空器登記機關之所在地為準。

3、礦業權:以其礦區或礦場之所在地為準。

4、漁業權:以其行政管轄權之所在地為準。

5、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及出版權:以其登記機關之所在地為準。

6、其他營業上之權利:以其營業所在地為準。

7、金融機關收受之存款及寄託物:以金融機關之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為準。

8、債權:以債務人經常居住之所在地或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為準。

9、公債、公司債、股權或出資:以其發行機關或被投資事業之主事務所所在地為準。

10、有關信託之權益:以其承受信託事業之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為準。

(二)財產認定之點(§10):同遺產

1、以贈與人贈與時之時價為準。

2、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其他財產,由財政部定之。

(三)信託財產認定之點(§10-2):同遺產

raw-image

6、享有前幾款所規定信託利益之一部者,按受益比率計算之。

 五、時:

(一)課徵時點:

1、原則(§24):贈與人在1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時。

2、訂定、變更信託契約日為贈與行為發生日(§24-1):除規定之公益信託外,委託人有應課徵贈與稅情形者,應以訂定、變更信託契約之日為贈與行為發生日,依規定辦理贈與稅之申報作業。

(二)稽徵程序:同遺產

1、納稅義務人之申報期間:

(1) 贈與稅之申報(§24):贈與人在1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時,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後30日內,向主管稽徵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2)合併申報(§25):同一贈與人在同1年內有2次以上依本法規定應申報納稅之贈與行為者,應於辦理後1次贈與稅申報時,將同1年內以前各次之贈與事實及納稅情形合併申報

(3)延長申報期間(§26):

贈與稅納稅義務人具有正當理由不能如期申報者,應於規定限期屆滿前,以書面申請延長之。申請延長期限以3個月為限。但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有特殊之事由者,得由稽徵機關視實際情形核定之。

2、稅額之估價與繳納:執法人員有懲處

(1)調查估價(§29):稽徵機關應於接到贈與稅申報書表之日起2個月內辦理調查及估價,決定應納稅額,繕發納稅通知書,通知納稅義務人繳納;其有特殊情形不能在2個月內辦竣者,應於限期內呈准上級主管機關核准延期。

(2)延期或分期繳納(§30):

①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應於稽徵機關送達核定納稅通知書之日起2個月內,繳清應納稅款;必要時,得於限期內申請稽徵機關核准延期2個月

分期繳納:贈與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納稅期限內,向該管稽徵機關申請,分18期以內繳納,每期間隔不超過2個月為限。

經申請分期繳納者,應自繳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之日止,依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分別加計利息;利率有變動時,依變動後利率計算。

實務抵繳:贈與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得於納稅期限內,就現金不足繳納部分申請以在中華民國境內之課徵標的物或納稅義務人所有易於變價及保管之實物一次抵繳(時價抵繳)。中華民國境內之課徵標的物屬易變價或保管,或申請抵繳日之時價較贈與日之時價為低者,其得抵繳之稅額,以該項財產價值占全部課徵標的物價值比例計算之應納稅額為限(比例抵繳)

3、發給證明:

(1)證明書之核發(§41):

贈與稅納稅義務人繳清應納稅款罰鍰及加徵之滯納金利息後,主管稽徵機關應發給稅款繳清證明書;其經核定無應納稅款者,應發給核定免稅證明書;其有特殊原因必須於繳清稅款前辦理產權移轉者,得提出確切納稅保證,申請該管主管稽徵機關核發同意移轉證明書

依第20條規定,不計入贈與總額之財產,經納稅義務人之申請,稽徵機關應發給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

(2)移轉登記時通知檢附證明書(§42)執法人員有懲處

地政機關及其他政府機關,或公私事業辦理贈與之產權移轉登記時,應通知當事人檢附稽徵機關核發之稅款繳清證明書,或核定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或同意移轉證明書之副本;其不能繳附者,不得逕為移轉登記

(3)贈與稅之保全(§8):贈與稅未繳清前,不得辦理贈與移轉登記

(三) 罰鍰(§54):同遺產

1、逾期未申報(§44):

未依限辦理贈與稅申報者,按核定應納稅額加處2倍以下之罰鍰。

2、漏報短報(§45):

應申報之贈與,已依規定申報而有漏報或短報情事者,應按所漏稅額處以2倍以下之罰鍰。

3、故意詐欺逃漏稅額(§46):

納稅義務人有故意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贈與稅者,除依贈與發生年度稅率重行核計補徵外,並應處以所漏稅額1倍至3倍之罰鍰。

4、罰鍰之限制(§47):

前3條規定之罰鍰,連同應徵之稅款,最多不得超過贈與總額

5、逾期未繳納(§51):

(1)納稅義務人對於核定之贈與稅應納稅額,逾§30規定期限繳納者,每逾2日加徵應納稅額1%滯納金;逾30日仍未繳納者,主管稽徵機關應移送強制執行

(2)但因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納稅義務人之事由,致不能於法定期間內繳清稅捐,得於其原因消滅後10日內,提出具體證明,向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經核准者,免予加徵滯納金。

(3)前項應納稅款,應自滯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之日止,依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金固定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

6、未繳清辦理移轉(§50):

納稅義務人違反§8規定,於贈與稅未繳清前,辦理贈與移轉登記,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7、執法人員之懲處:

(1)稽徵人員違法之處罰(§48):稽徵人員違反§29規定,應由各該主管機關從嚴懲處,並責令迅行補辦;其涉有犯罪行為者,應依刑法及其有關法律處斷。

(2)未驗證而受理之處罰(§52):違反§42規定,於辦理有關贈與之產權移轉登記時,未通知當事人繳驗贈與稅繳清證明書,或核定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或同意移轉證明書等之副本,即予受理者,其屬民營事業,處1萬5千元以下之罰鍰;其屬政府機關及公有公營事業,由主管機關對主辦及直接主管人員從嚴議處。

avatar-img
2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 Ts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遺產稅的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遺產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課稅時間及物之價值等內容。遺產稅是對於人死亡後遺有的財產,所課徵之稅賦,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房地合一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房地合一稅是房地出售時,就資本利得,按實價課徵所得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地合一稅的成交價格、成本、移轉費用、交易損失、土地漲價總數額、稅率、稅額、自用住宅優惠、重購退稅與其他減免等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契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契稅是政府按照契價,向取得者課徵之不動產移轉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遺產稅的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遺產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課稅時間及物之價值等內容。遺產稅是對於人死亡後遺有的財產,所課徵之稅賦,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房地合一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房地合一稅是房地出售時,就資本利得,按實價課徵所得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房地合一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房地合一稅的成交價格、成本、移轉費用、交易損失、土地漲價總數額、稅率、稅額、自用住宅優惠、重購退稅與其他減免等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本篇文章整理了契稅的各項相關條文,包括契稅的定義、納稅義務人、課稅標的和課稅時間等內容。契稅是政府按照契價,向取得者課徵之不動產移轉稅,本文將逐一解釋相關條文,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父母出資為子女購置不動產,無論子女成年或未成年,父母親都應依法申報贈與稅。
不少父母會及早為子女規劃就學基金或成家基金,不過應留意贈與稅。國稅局近期發現,有父母將存款轉存子女名下定存單,沒意識到已超過贈與免稅額,未申報贈與稅,而遭到國稅局補稅加罰。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是指財產所有人將自身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接受後而生效力的行為,財
只要有資產、收入進帳,就要扣相關的稅負 遺產稅=(遺產總額(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全部遺產加上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直系血親等的財產後的金額)-(免稅額、扣除額))X稅率。 遺產總額的認定直接影響認列的遺產總數,不列入遺產的項目 一定金額以下器具: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須之器具及用具的金額(汽機車),將
視同贈與 → 財產之移動,具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以贈與論,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 一、在請求權時效內無償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免除或承擔之債務。(例如我欠甲錢,甲說不用還了,那甲要去繳贈與稅) 二、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讓與財產、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差額部分。(例如爸媽用遠低於市價賣房子給小孩)
Thumbnail
一、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給特定人之財產,於被繼承人死亡時,併入其遺產總額計算。   二、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15併入遺產總額計算的情形。   三、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之財產,其遺產價額的計算。   四、土地增值稅及贈與稅等之扣抵。   五、在稅法上視為遺產,不等同在民法上視為遺產。
Thumbnail
想要少繳一點贈與稅?如何善用贈與稅的免稅額?本文介紹2024年贈與稅的免稅額、重要觀念、贈與種類與價值、夫妻贈與、財產過戶流程及在申報之後取得的證明書等相關資訊,讓您少花冤枉錢、合法節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被繼承人生前贈與財產是否需要納入遺產課稅、贈與財產價值的計算方式以及受贈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前出售贈與財產的相關規定。
Thumbnail
父母贈與給子女的不動產,該如何合法節稅呢? 藉由贈與有貸款房地及利用贈與免稅額,可輕鬆降低稅金! 稅法自己學,節稅不求人!
Thumbnail
一、贈與契約為不要物行為之債權契約,無須有物之交付而僅依意思表示即能成立之法律行為。 二、贈與契約訂立日即為贈與行為發生日。 三、贈與總額之計算,係以贈與行為之年度為準,而非以受贈人取得財產之年度為準。 四、例子。 五、參考法令
Thumbnail
父母出資為子女購置不動產,無論子女成年或未成年,父母親都應依法申報贈與稅。
不少父母會及早為子女規劃就學基金或成家基金,不過應留意贈與稅。國稅局近期發現,有父母將存款轉存子女名下定存單,沒意識到已超過贈與免稅額,未申報贈與稅,而遭到國稅局補稅加罰。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是指財產所有人將自身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接受後而生效力的行為,財
只要有資產、收入進帳,就要扣相關的稅負 遺產稅=(遺產總額(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全部遺產加上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直系血親等的財產後的金額)-(免稅額、扣除額))X稅率。 遺產總額的認定直接影響認列的遺產總數,不列入遺產的項目 一定金額以下器具: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須之器具及用具的金額(汽機車),將
視同贈與 → 財產之移動,具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以贈與論,依本法規定,課徵贈與稅: 一、在請求權時效內無償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免除或承擔之債務。(例如我欠甲錢,甲說不用還了,那甲要去繳贈與稅) 二、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讓與財產、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差額部分。(例如爸媽用遠低於市價賣房子給小孩)
Thumbnail
一、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給特定人之財產,於被繼承人死亡時,併入其遺產總額計算。   二、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15併入遺產總額計算的情形。   三、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之財產,其遺產價額的計算。   四、土地增值稅及贈與稅等之扣抵。   五、在稅法上視為遺產,不等同在民法上視為遺產。
Thumbnail
想要少繳一點贈與稅?如何善用贈與稅的免稅額?本文介紹2024年贈與稅的免稅額、重要觀念、贈與種類與價值、夫妻贈與、財產過戶流程及在申報之後取得的證明書等相關資訊,讓您少花冤枉錢、合法節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被繼承人生前贈與財產是否需要納入遺產課稅、贈與財產價值的計算方式以及受贈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前出售贈與財產的相關規定。
Thumbnail
父母贈與給子女的不動產,該如何合法節稅呢? 藉由贈與有貸款房地及利用贈與免稅額,可輕鬆降低稅金! 稅法自己學,節稅不求人!
Thumbnail
一、贈與契約為不要物行為之債權契約,無須有物之交付而僅依意思表示即能成立之法律行為。 二、贈與契約訂立日即為贈與行為發生日。 三、贈與總額之計算,係以贈與行為之年度為準,而非以受贈人取得財產之年度為準。 四、例子。 五、參考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