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額

含有「免稅額」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綜合所得稅是每年5月需申報的重要稅務,免稅額與扣除額是納稅人減免稅負的關鍵工具。本文將簡述2025年(申報2024年度,即113年度所得稅)新制下的免稅額、扣除額分類及節稅方法,幫助您有效降低稅務負擔。 一、免稅額與扣除額是節稅利器 1、免稅額是什麼 政府設立免稅額,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
Thumbnail
0050與006208 配息組成不同,006208幾乎100%為股利所得,0050 則約3~4 成,其餘來自資本利得,使 006208投資人較易被課二代健保補充保費2.11%。部分投資人建議 006208 改為不配息,提升複利效果,但市場已有不配息的0050連結基金,長期投資人應考量稅務選擇標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幾天的文章提到,住荷蘭的台灣人,如果要投資美股,建議用荷蘭/歐盟券商而不是台灣複委託或是直接開立美國券商戶頭,主要的原因是荷蘭的股息稅「只有」15%,但美國對外國人或是沒有稅務協定的國家,股息會直接預扣30%,單看股息,不考慮其他手續費或是匯率問題,台灣人就是要在荷蘭投美股比較划算。 再者,荷蘭
Nukemiii-avatar-img
2025/02/22
原本想要回,但後來看時相關的內容已經不見了。那時打去問belastingdienst關於183天的規定,他們回說荷蘭與台灣不適用這個規定(殘念)。
Life in the Netherland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2
Nukemiii 荷蘭是只要在市政府登記一天,那一天就算稅務居民,隔年就要報稅。台灣比較特別,有幾種不同的認定方式,可以是1天、31天或是183天。住荷蘭的台灣人,基本上就是會被認定是荷蘭稅務居民,股利跟利息是荷蘭課稅,台灣房產是照台灣規定課稅。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辦法找會計師處理到兩邊都認定是稅務居民(這應該不難)且說服荷蘭政府台灣部分的所有資產因為是台灣稅務居民都照台灣課稅(這應該很難😅)。 荷蘭稅制一直改,荷蘭中央銀行甚至提議把自住房放到Box 1,而未來新制是Box 3房產賣掉的「獲利」全部都要繳36%的稅,如果真的一步一步照著改,住荷蘭就非常不划算。
2
本文探討大S遺產稅的計算,並分析其可能面臨的稅額及繳納方式,包含繼承人、遺產稅級距、扣除額、免稅額、不動產課稅價值認定等細節。文中也提及分期繳納及實物抵繳兩種方式,並以大S的案例進行說明。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之前曾經多次寫過Box 3的文章。以前舊制是每人每年有一定資產免稅,超過的部分分為存款其他投資(包含股票、加密貨幣、債券或是其他金融商品),分別課一定比例的稅。 但荷蘭最高法院認為,荷蘭國稅局這樣對於努力存錢的人很不公平,因為國稅局課的稅額,可能比銀行實際給的利息少,這樣是過度徵稅,對民眾不公平,
114年度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開放申請,申請期間起迄&本計畫提供每月租金補貼,金額依申請人家庭成員、年齡、經濟及社會弱勢身分等條件而有所不同。舊戶申請流程簡化,符合資格者系統會自動帶入。本文亦說明家庭成員定義、租金上限、公益出租人資格及稅賦優惠等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實施多項福利措施,包括入境免稅酒放寬、海關自動通關放寬對象、護照線上申請、日本預先清關、最低薪資調漲、薪資免稅額度調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調高、小規模營業稅起徵點調增、購買復康巴士免徵貨物稅、租屋租金補貼專案延長、文化禮金向下延伸及振興花蓮觀光補助等。
Thumbnail
以現金贈與協助購屋最靈活簡單。 不動產贈與應注意房地合一稅,與低估成本風險,建議以買賣方式提升成本。 股票贈與需關注上市與未上市股票估值規範。 保單贈與則需妥善協調權益分配。 透過專業顧問規劃,平衡稅務負擔與家族需求,實現資產有效傳承與增值。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幾年加密貨幣非常興盛,可能有些人也投資了不少加密貨幣。 這裡提醒大家,每年三到五月荷蘭報稅的時候,系統會問「前一年一月一號時各項資產的價值?」 有些銀行或是平台會提供每年對帳單,有些則不會,使用者需要自己紀錄損益及總價值。 舉例來說,2025年報稅的時候,系統會問2024年1月1號時各項資產
年底是進行財務規劃的關鍵時刻,許多家長選擇利用每年244萬元的新臺幣贈與免稅額來轉移財富給下一代。 若不熟悉贈與稅的規則,可能面臨額外的稅務負擔。 本文介紹了三大免稅祕訣,幫助家長有效規劃資產傳承,同時減輕遺產稅的壓力,並建議在財務專家的協助下制定最佳策略。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