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富春山居圖〉此畫卷是富春的隱居景致,也是黃公望理想山水形象。

《書劍恩仇錄》封面、封底,以〈富春山居圖〉此畫設計,底色青綠頗有大片草原意象(小說中新疆回族居住地)。

金庸說藝術是創造,如:音樂創造美的聲音,繪畫創造美的視覺形象,小說則是創造人物。

武俠小說在特定的武俠環境,(一個古代的、沒有法治、以武力解決紛爭的社會。)作者創造一些人物,描寫他們在此環境中面對各種遭遇的故事。

金庸的武俠小說深受大眾喜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每年會公布全年借閱書籍熱門排行,金庸多部小說蟬聯榜單多年。另外他的小說也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等相關100多部作品。多位主要演員詮釋劇中人物得觀眾喜愛,演藝事業也因此一路順遂。


武俠小說是通俗文學。「武」是武俠小說最重要的特色,所以最多拳掌交擊、金戈殺伐、刀劍齊飛的場面。金庸的武俠小說武戲文唱,特意將儒釋道、琴棋書畫、詩詞茶酒...等中國傳統文化引入小說中。《金庸作品集》每一冊中都附印與小說內容相關的精彩圖片,希望讓讀者們,(尤其是身在外國的讀者)多接觸一些中國的文物和藝術作品。有些書法、繪畫還加一些幽默的說明,如:此書法可能為書中某人物所寫但無法證實,或書中人物在類似此幅畫中山谷中比武,或隱喻小說中的時代背景...等等。海外華人閱讀小說,同時認識傳統文化,因此金庸的武俠小說被讚譽為「海外的教科書」。金庸流暢的寫作技巧、含傳統文化、人生哲理、深具藝術性,提升了武俠小說在文學上的地位。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章回小說之一。研究《紅樓夢》的學問,稱為「紅學」金庸武俠小說吸引專家學者研究,稱「金學」即金庸學。通俗的武俠小說能與中國文學中的經典《紅樓夢》,一樣受到專家學者重視,是作者無上的殊榮。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歷史背景是乾隆中期,以民族大義「反清復漢」為主題,描寫武林紅花會與清廷抗爭奮戰情事。

《書劍恩仇錄》情節大綱:

武林中的幫會-紅花會,得知乾隆實為漢人,派入宮要求他「反滿復漢」。乾隆恐身份暴露,令清軍搜捕文泰來,由此展開,清廷、武林、民間俠義寫實故事。

有斟酌民族大義與人間親情的「鐵膽莊」、官場現形對照人民疾苦的劫糧救災、英雄兒女夾帶俠骨柔情的「黑水營之戰」。

紅花會少舵主陳家洛與乾隆互為敵營首領,又是手足。二人立誓「復漢」並歃血為盟。清軍滅回族後,香香公主知乾隆騙局,自殺示警,眾俠無能反抗清廷,飲恨歸隱。

 

書中主要、次要人物約六十人,作者一一區分人物性格、配合武功、兵器。

例如:主要人物陳家洛使用「百花錯拳」,暗喻人物有思維、判斷上的錯誤。如多次縱放敵對高手張召重,以及輕信乾隆會信守「反滿復漢」承諾,因而賠上兄弟與香香公主的性命。

 

清乾隆、嘉慶、道光...,代代是歷史上真實的存在。小說不能改寫既定的史實,即「歷史之壁」。所以紅花會的「反滿復漢」計畫,註定要失敗。

金庸藉歷史及野史逸聞寫武俠小說。其中所含野史逸聞,如:乾隆為漢人之子、福康安為乾隆私生子、香香公主(香妃)...等等。多取自清末天嘏著的《滿清外史》《第四篇乾隆朝》。「黑水營之圍」是真實的史事,清軍由兆惠將軍統帥,回部由霍集占領軍。小說中由虛構人物霍青桐帶兵。還穿插紅花會劫清軍補給軍糧,轉而救濟黃河災民一事,眾俠幫回部打贏勝仗。

這些若虛若實描述的人、事,雖然禁不起歷史學家的一一考證。但是小說家很喜歡野史逸聞,題材可以豐富作品,也吸引讀者。

 

《書劍恩仇錄》結構嚴謹、伏筆連連、環環相扣、歷史事實夾雜虛構人、事,其虛若實。有江湖恩怨俠義,也有英雄兒女情長。官、軍欺壓百姓的惡行劣狀,黃河水災時民不聊生,反映社會上寫實現象。寫廣闊的山川地理,有傳統的文化、雜學,金庸博學才筆帶出武俠小說閃耀的萬丈光芒。

  

資料來源:金庸《書劍恩仇錄》(臺北:遠流出版,2022年09月)。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末天嘏著的《滿清外史·第四篇》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4797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中國文學一直都是最愛,尤其是詩、詞,文字典雅簡短,但是字少情長,令人回味不已。 王維詩《積雨輞川莊作》圖片示意「陰陰夏木囀黃鸝。」找到了嗎?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雲山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