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在服務學習中,學習服務

    資源少的孩子將獲得電腦,資源多的孩子會擁有電腦與引導者

      一直覺得若教育資源的 M 型化再更嚴重,在未來有一天,制定政策、相較有權有勢、上位者……的大人們,在規劃、在設想時會無法清楚的知道如何顧及其他群體。不是不想,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未曾有機會接觸與留意過。

    在服務學習中,學習服務

      這一季實習的實驗學校實人新增了社會服務課,帶孩子到課輔機構,讓孩子陪伴孩子完成作業。在過程中有許多疑問與疑惑,在親眼看見孩子與孩子的互動、聽聞實人老師們的前置預備以及多日的反思,稍稍的有了些自己的答案。

    孩子教孩子

      自己事前的預備不足,導致身份轉換上的衝突。反覆思考了許久「幫助孩子能提供孩子協助」 。先是確認該如何拿捏自己的定位以及該如何做才能最大化的幫助所有孩子。不是解決單一孩子的問題,暗示孩子發現狀況、引導孩子一起解決彼此的問題。

      這一次是跟孩子學習,當孩子忍不住想直接幫對方寫數學式子時,同組的孩子因為留心自己的夥伴,很溫柔很溫柔的說「不行,要忍住」,接著在空擋走到一旁微蹲,並輕聲的在他耳邊稱讚他。

    實人老師的角色

      全校所有孩子都一同參與課輔,沒有挑選、沒有讓孩子選擇,因為老師會賦予每一個人都有能力進行,不會獨自面對,也不會因為不知所措而感到無力,進而想放棄。事前老師們與學生進行了許多討論,我沒有參與到,但當看見學生較成熟的反應,能猜想師生們為此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次課輔當天,阿亮老師在短時間內迅速的聚集孩子們。目標是孩子的注意力及秩序,方法是兩次的起立蹲下。藉此讓孩子明確的意識到,雖然剛放學,但還不能完全放鬆,因為待會有任務要進行。

      人很奇怪,若老師一開始較為輕鬆,當稍微嚴肅,學生就會覺得老師變機車了。但若平時嚴肅的老師稍微露出微笑,學生會很興奮。

      原則建立的拿捏從見到學生前就要開始預備,當與學生見面了,每時刻都要依學生行為與反應,立即判斷以調整自身與學生的互動。

    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過往每學期初在為各班分組,都笑稱自己在佈法。在實人看見另一個風景,實人的學生已經相處近半年,加上一起為了日本交流而努力,無時無刻的溝通練習。老師信任學生,讓學生自行分組。在當下老師也先用預評來避免學生可能有的行為(只想找好朋友、不想跟誰一組……),也進一步告訴學生可以思考的方向(自己的能力、夥伴的特質…….)。

      學生自行分組的過程好美,看見孩子們認真閱讀課輔對象的資料,聽見孩子們討論時提出對自己的認識。分完組後沒有感受到任一學生的不悅或是委屈。當下的氛圍是我們現在就是夥伴,我們要一起努力、互相協助。

      老師賦能給學生,學生在有選擇的自由下,更進一步的能為自己所選負責,也與夥伴共同承擔起此責任。


      想起實習初被提醒的「不踏實,就調整」。原以為難的是下定決心調整。對我難的是感受且真正的意識到不踏實。太多我已經習慣的事情,以為長久以來都如此行,那就接續或是稍稍改善。如果方向對了,那是哪裡出問題了。


    05/30實習日誌,寫於06/12/202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