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找何以奇取代王力宏?

據說台灣有「三金」: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我從二十多年前追金曲獎,當時「三金」黃金年代,記得王力宏得獎那幾屆,入圍名單攤開就是吳克群、張學友、林志炫、陶喆等人。

但前幾年,我帶大班通識課,請學生分組做金曲獎入圍歌手報告,學生一致反應是「沒聽過」、「不喜歡」,我自己都嚇一跳。

二十年間發生什麼變化?主要是當金曲獎逐漸「金音化」同時,台灣歌手越來越做不出王力宏等級的成績,反之,大陸歌手在金曲獎得獎,一得獎就被綠營痛批,結果,政治影響藝術、評審自我審查、公信力走下坡,就逐漸邊緣化。

邊緣化現象造成近年得獎者缺少文化影響力,我不想得罪國內音樂人,但舉外頭例子,例如大陸的搖滾教父崔健、或讓澳洲大學開討論會 Swiftposium 去研究的 Taylor Swift,都是「文化現象」,此現象等級 icon 在金曲獎不見了。

邊緣化之成因,以今年為例,就是如台北電影節,還沒開幕就慘遭綠營痛批!台北電影節是請大陸的柏林影展大獎導演當評審而被批,金曲獎是找王力宏表演而已,但聽聽綠議員許淑華和綠名嘴周玉蔻講什麼話!比周玉蔻反諷請「媚中藝人」羅志祥、蕭敬騰、五月天、歐陽娜娜、楊丞琳合唱更好笑的是,網路回應建議找何以奇取代王力宏。

何以奇誰?坦白講,我不知,查了一下,從未得過任何獎,但她是黑道教父和台語歌手的後代,這兩天在臉書自爆說大陸想出錢請她拍片,她「拒絕統戰」,現在成為綠營文化英雄。

所以,我學生可能是對的:金曲獎無聊!

正逐漸「蔻蔻化」的金曲獎會更無聊,也許今年就是放棄追金曲獎的開始。


╱以下是2007發表在報端文章 如今重讀益發傷感/


金曲獎的慶功宴,有自稱很「台」的歌手醉醺醺的參加了,八位得獎的原住民歌手卻沒有獲邀。電視新聞畫面上,原住民歌手無奈地要求還他們一個公道,可是有的媒體卻對此隻字不提,彷彿這新聞比不上蔡依林是否取代張惠妹的八卦。

要釐清此事件背後的本質,必須還原到林生祥拒領客家獎項,林生祥以客家文化人的身分大動作宣示「不以語言來為音樂劃界」的立場,在平面媒體發酵了幾天。

其實台灣對弱勢的保護做得不多,各級學校入學曾給予原住民的加分優惠早就引起「大眾」反撲,金曲獎的原住民獎項其實也有可能「從缺」,連保障名額都談不上,只不過是給原住民音樂多點曝光度。

近來,台灣的文化朝著產業自負盈虧的方向走,有限的文化經費人人搶食,金曲獎提供的獎金與邊際利益已牽涉到有限資源之重新分配,原住民音樂的議題必須和政府挹注經費去塑造福佬沙文式的文化環境之現實面放在一起求得平衡。

前不久,林懷民在一場和龍應台的對談中指出,雲門舞集的市場只剩台北、台中、高雄,雖然每個縣市都有文化中心,可是雲門去都會賠本。以雲門的知名度尚且如此,原住民音樂的境遇又如何?

原住民音樂缺乏市場,如果金曲獎繼續使用公資源舉辦,那麼藉著公資源保障弱勢族群以提高其能見度,以弭正其量的弱勢,總比因調升基本工資就拿公資源去補貼麥當勞等強勢跨國企業更有正當性吧!

有些論者以後殖民理論反對保障特定弱勢族群,觀點實在弔詭,因為多元的視角有利於梳理後殖民思考脈絡中的混種文化特質;而所謂藝術性的高調則更矛盾,因為語言不但會影響音階、節奏和旋律線,而且流行音樂的成功來自於量,質優於量的流行音樂就是賣不掉的產品,如果金曲獎不避諱推崇難賣的產品,為什麼不能給予原住民音樂多一點機會?

金曲獎本身每年都爆發爭議,歸根究柢,流行音樂之鑑賞取決於主觀的偏愛大於專業的細節,有的人偏愛張惠妹,有些人只想看蔡依林跳舞;在筆者的耳朵裡,本屆最佳原住民語歌手伊吉的嗓音遠勝其他得獎的男歌手,但也有人會認為用聽得懂的語言寫歌詞更窩心,當然還有些人根本不把金曲獎這種大拜拜放在眼裡。可確定的是,評審與消費者均由強勢族群形成與主導,取消弱勢保障名額反而會助長「複製主流品味」。

相對於客家,還有更弱勢的族群,金曲獎就算不以語言做為分類,亦無助於讓原住民弱勢變成主流,只會有更多原民歌手為了商業考量,搶著耍酷唱美國嘻哈。這是文化界要面對的歷史共業,若文化人輕易拋出「剝去差異保護罩」之議題就一走了之,在今日高唱「轉型正義」的台灣,毋寧令人汗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