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指數化投資:長期增值與現實挑戰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長期投資策略,假設年化報酬率為7.2%,大約可以每10年使資產翻倍。這意味著,如果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到55歲時大約可以增值到3600萬台幣,而到65歲時則可以增值到約7200萬台幣。然而,這種投資策略在現實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資金的初始投入和資金的使用時機。

raw-image


長期增值的理論與實際


假設與計算:


35歲投入900萬

45歲:1800萬

55歲:3600萬

65歲:7200萬


這些數字表面上看起來令人鼓舞,但背後卻隱藏著幾個關鍵問題。


問題一:資金的使用時機


年輕時的資金與年老時的資金價值差異:

例如,假設你在40歲時擁有2000萬台幣,這筆錢可以用來開創自己的事業、進行高等教育深造或是為家庭購買第一套房屋,這些都能對你和家人的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到了55歲或65歲,儘管資金可能增值到更高的數額,你可能不再有同樣的機會或精力去創業,孩子也可能已經成年,無需你的資金支持來接受教育。


這意味著,年輕時擁有的資金能夠提供更多的生活選擇和機會,而這些選擇和機會在年老時可能會因身體狀況或家庭結構的改變而減少。因此,等待數十年後才享受投資收益可能無法滿足部分投資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問題二:初始資金的挑戰


高額初始投入的現實困境:

現實中,要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並非易事。科技業薪水雖然高,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達到這個數字仍然困難重重。普通人的年薪約在50-60萬台幣起跳,工作10年後可能達到80-100萬台幣。如果不買房,10年內可能存下300-400萬台幣,這還是基於節約開支、不買新車的前提下。


此外,絕大多數人並不會將全部資金投入股市,即便是投入10-20%的資金也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和風險評估。因此,即使是薪水中上水平的工作者,也很難完全依賴指數化投資來達到長期增值的目標。


結論


指數化投資提供了一種穩健的長期增值途徑,但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需要面對資金使用時機和初始資金投入的現實挑戰。年輕時擁有的資金能夠為生活帶來更多的價值,而高額的初始投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現實。投資者應在理解這些挑戰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資產,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歡迎來到 “資產配置與成長” 沙龍房間!這裡是專為小資族打造的平台,專注於資產成長紀錄與理財心得分享。一起學習、分享,邁向更穩健的財務未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