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雜想:《電影中有趣的科學》和失落的迪士尼

有時朋友們在討論區會開啟推薦電影的話題,不管是娛樂、勵志或刺激驚悚,有新有舊,有歐美有亞洲,最近在翻閱過去筆記的同時,剛好在電子圖書館翻到這本2005年韓國人鄭在承的《電影中有趣的科學》,是輕鬆有趣的書,雖然他大概會被拿來蓋泡麵或是蹲馬桶用,又多是15年前的科幻作品,我現在探討“咁嘛店”然後交出手工藝紙屑有點無聊,但溫故知新外也可描繪一下影視業的印象,在此簡單記一下書中提到的要點、素材和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點滴思緒。

看電影,本身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
電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珍貴的精神食糧。
就像有時在米飯裡挑出沙子一樣,
當你細細咀嚼其中的每一個鏡頭時,
你可能挑出其中的一些「雜質」。
那是你會發現,
其實電影比吃飯津津有味呢。
amp-img-attr


透明人容易跌倒

凱文貝肯在2000年主演的Hollow Man,用生物藥品科技下手將個體轉換成透明,這本點出視效時透明化的順序其實應該是從皮毛開始至心臟,因為打藥後作用應該從神經循環系統末端較合理,但導演可能認為從心臟開始比較驚艷所以反過來,像這個就是電影中幻想大於科學的例子。

其二是有觀點認為,我們看不到透明人,透明人其實也看不到我們,因為肉眼水晶體需要光學反射,如果連負責的組織都無法折射,那眼睛辨識上樓間距時也會容易跌倒,《X檔案》某集就是因為角色無法看到車被撞死。

這節連社會學著作《國家論》中,人因為獲得隱形能力將國王殺死的人性都點到,可見其考究。某方面而言,導演保羅范赫文用影像更加越界地讓大眾模糊道德線,不會是首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書外我個人很欣賞的是新譯的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2020年由雷沃納爾執導),該片用不同方式詮釋隱形,呈現人心無形的威脅更有醍醐味。

彗星撞地球比世界末日更寫實

隕石或彗星末日時逃到高山並不是明智之舉,由於沙塵與異常溫度,選擇避難所比較好,儘管持續性仍未知。另一部是布魯斯威利的世界末日,這部的重力表現差強人意,因為外太空大多數重力是小於地球的,雖然戲劇效果相對受歡迎。跟這幾部相比,我個人格外喜歡的太空寫實作品是湯姆漢克的《阿波羅13號》。各有千秋的火星救援(麥特戴蒙主演)和地心引力(珊卓布拉克主演)等等就是題外話了。

侏羅紀中暴龍實是來自白堊紀

這部算是我的啟蒙之一,小學時第一次全家大小一起進影廳,如今幾乎不會有這個機會。要提的是,利用琥珀中蚊子化石的血液重建恐龍遺傳因子,這個題目是現今仍有的研究領域,雖然尚處於理論萌芽階段,但沒有停滯。

曾經有學之士投書導演史匹柏,海報上的暴龍是侏羅紀後的白堊紀時期生物,史匹柏率直表示他當初沒考慮到這個問題,但無論如何,本部的重點是人類思維在自然界中造成的拉扯,我曾看到一篇我很有感觸的影評,大意是:最危險的其實不是那個偷試管還是什麼撈什子的癡肥工程員,而是那個看起來無害的哈蒙博士,同篇指出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就是暗指迪士尼樂園。

參考:哈蒙其實就是黑暗華特迪士尼

此篇觀點蠻前衛的,算是敲響警鐘,現在用以隱射迪士尼,你不會覺得突兀,因為迪士尼的確可能做出屠宰恐龍的勾當(你看如今米奇左擁漫威英雄右抱星際大戰),一方面販售光明,背地裡一樣有黑暗,同時維持闔家歡樂。哈蒙前期真的毫無反派跡象,觀眾亦不需去賦予甚麼臉譜,但近期侏羅紀電影有意突顯這點…這裡不是要說都是銅臭味,而是要指出那個不擇手段的態度,小說作者麥可克萊頓在描寫哈蒙已刻意讓他有商人嘴臉,高明的史匹柏反而把他拍的引人同情,讓現在這個IP有更深一層警世意涵。

創作立場不同的克萊頓與史匹柏,在哈蒙這個角色身上找到了共識:哈蒙就是華特迪士尼、侏羅紀公園就是「世上最偉大的樂園」迪士尼樂園。這兩位傳奇創作者在《侏羅紀公園》DVD講評裡,毫無保留地表達他們創作哈蒙的原點:「哈蒙就是迪士尼的黑暗面」。

美版酷斯拉

巨大怪獸在很多科普文中都指出不切實際,因為沒有相應的肉體結構承載那個巨大重量,哥吉拉的IP一直都算紅而不輟(我《-1.0》待補),估且不論催生的核災詮釋,本片除了尺寸在現實中的合理性另外有兩個趣味處:

ㄧ是發現酷斯拉懷孕是對其尿液用試紙,變大之後轉眼被發現懷孕,試紙對爬蟲類的適用性不倫不類。二是後來武裝載具用定位導彈發射後沒中,駕駛才知道怪物是冷血動物,但荒謬的是,如果因為冷血無法靠溫度導航,那連一開始瞄準都無法鎖定才是。這些精緻的吐槽讓我感覺如果有地方不夠考究,那最後的藝術成品多少會透露出瑕疵,相對下諾蘭堅持實拍的程度反映其求真精神,交出的作品總是綻放光芒,奧斯卡算是還這股精神一個公道。

為何英雄總是獲勝?

我本來想簡單記記,結果寫得有點欲罷不能,本文只是一部分,後面還有很多部令我做夢,開頭拿本書蓋泡麵實在小覷他了,就留給未來吧。最後用本書提到一個過去學者的論戰來作結:二十世紀西方科幻電影總是邪不勝正,為什麼呢?這問題在丹麥哥本哈根以波爾為首之古典物理學轉變為量子物理學的一夥人中引起討論,團隊於是進行實驗,由波爾扮演正面英雄,相對則是扮演反面角色的科學家,各持水槍,誰的拔槍速度快就獲勝,實驗結果以波爾勝利告終,他們因此得出「自由意志不可能阻擋神經反射力量」之註解,可議但有趣,對此我不放棄懷疑實際情況,而且人性立場時常反覆,但我樂意相信光譜上向善是種神經反射


參考

  1. Gunslinger effect
    我瀏覽了一下,感覺「主角總是贏」是原本鄭在承的文意,有興趣歡迎發想全貌。
  2. 哥本哈根實驗
    這牽涉到量子力學,一樣放此存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