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春最讓我開心的電影,之後或許會有更好看的,但我感覺本片會佔據我心很久,就像片中主角選擇建築的動機一樣堅定。
粗獷派建築師》(英語:The Brutalist)是一部2024年由布萊迪·寇貝特執導的史詩時代劇情片[8],科貝特與莫娜·費斯沃德聯合編劇。本片為美國、英國與匈牙利聯合出品,講述匈牙利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移民美國的奮鬥史(出自維基百科)
我沒有做太多功課,但映後覺得和前陣子蘇俄作家利莫羅夫的半傳記電影相比,體驗棒很多,有可能人物本身的意念讓人自在。本片除了探討建築的本質,也探討個體和群體面對世界壓迫下發掘出的光輝,電影長度近四小時,因此有安排中場休息,大概播一半後有十分鐘會秀過場靜止畫面,是特別的體驗。
主人公拉斯洛是布達佩斯特的匈牙利猶太裔建築師,二戰期間遭納粹壓迫,與家人離散流落到美國,第一幕是1947-52年(Enigma of Arrival)的故事,這邊我覺得本片鋪陳很細膩,剛開始公車橫跨大陸的畫面蠻讓人享受,跟著主角初到美國先找表親在當地經營的家具行落腳。
哥德:自認自由的人其實比奴隸還不自由
自此你會透過在美國站穩腳根的表親間接發現拉斯洛身懷絕藝,因著一次接案書房裝修,受當地大亨汎布倫(蓋皮爾斯飾演)賞識,戲劇性的安排如公路兜風般令人過癮。
原來拉斯洛在藝術頂點之一的包浩斯學院畢業,其建築作品流傳後世的等級遠超打工人身手,要他裝修書房根本是大大地大材小用,兩方一拍即合,自此得到大亨的建築案,其後將妻子與姪女接來美國也順水推舟。
我很高興你欣賞,驚喜沒有心理準備是正常的
這些作品現場看更震撼
我發現你說話很有說服力(發人深省
他們這樣對她,還期望什麼
這邊開始透露拉斯洛的人生動機,「言論匯集如河滔滔不絕,我的建築卻能撐過多瑙河侵蝕」,也就是這樣的持久信念讓他撐過集中營的日子,在此前遇到黑人夥伴與鴉片毒癮則是過渡時的點滴,為往後種下些許波動。
受商業帝皇階級親睞,引來其子和幕僚的政治算計,難怪拉斯洛之後會在車上爆發自己其實不受歡迎,呈現出背後更廣泛的意涵,例如猶太人當時無家必須在以色列建國的苦楚,同一時間建築師一邊騎車場瞰一邊寫信幫家人尋求庇護,緊鑼密鼓地讓長才從基礎放大到建築藝術。
以上是前兩幕,終幕(美的核心力量)是讓拉斯洛與故事在登上巔峰前遭到災禍反撲,若說清楚會有點失去樂趣,但容我敘述看看,拉斯洛從伯樂那得到淒慘的背叛(用《黑箱日記》的話來說就是「人格的謀殺」),隨後內心傾倒一蹶不振到周遭皆有說不出揮不去的衝突感,省思倖存者如何挺過這些困難是故事不言而喻的看點,我認知是受害者終生皆得面對創傷,對此看到結尾建築完成觀眾應該會有自己的想法。
至於高強世界似乎總會利用弱點鑽空突破心防?我覺得是因為人性幽微無法非黑即白,爬得愈高愈開心,失去時就會愈失落,如何處之我想片中的設計概念有提供信仰層級的方向。
配樂部份,我看完可以理解為何本片為何有資格入圍最佳配樂,和劇中情境融合對本就引人入勝的故事體驗來說真的是畫龍點睛。
卡司部份,安德林.布羅迪不愧影帝演技,剛開始不久與表親重逢時的啜泣演出令我感到傷心又寬慰,此外和蓋.皮爾斯的對手戲,以及和飾演妻子的費利西堤.瓊斯和飾演富二代的喬.艾爾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人搭配的感覺也很好,此等年度級體驗推薦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