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塊根蘆利草有抗病毒活性

在台灣很常見的塊根蘆利草(Ruellia tuberosa)其實是原生於中美洲的植物。雖然在台灣它只被用來妝點花園,但是在在傳統醫學與阿育吠陀醫學中,它被用作利尿劑、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退燒止痛,也可以用作天然染料。


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這一屬的植物有抗菌、保肝的活性。這讓更多科學家對這種「觀賞」植物更有興趣。


最近有個研究,測試了塊根蘆利草以及同屬的R. patula的全萃取物。他們使用了70%乙醇對這兩種植物的開花部分進行冷浸萃取,再用LC-MS/MS與HPLC來分析全萃取物,從這兩種植物鑑定出了77種代謝物,其中包含了類黃酮與酚類化合物。


研究團隊發現,塊根蘆利草的酚類化合物含量較高(49.3%),而R. patula則是類黃酮含量比較高(57.8%)。


由於之前的研究沒有測試過抗病毒活性,所以研究團隊便測試了幾種病毒。結果發現,對於人腺病毒40型(HAdV-40)、單純疱疹病毒2型(HSV-2)與H1N1流感病毒,這兩種植物的全萃取物都有抑制效果。尤其是對抗單純疱疹病毒2型,兩種植物的全萃取物的抑制效果特別好,比論文中使用的標準藥物阿昔洛韋(Acyclovir)還有效。不過,這些都只是體外試驗,到底效果是不是真的那麼好,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最後,他們用分子模擬,想要嘗試著找出哪些成分比較有可能有抗病毒活性。模擬的結果發現,鞣花酸(Ellag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芸香苷(Rutin)等化合物與目標病毒蛋白(一個胱胺酸蛋白酶 cysteine protease)有較強的親和力。


當然,這個研究只是一個初步的測試,後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找出真正具有抗病毒效用的化合物。


塊根蘆利草其實已經歸化台灣,在台灣可說是隨處可見。沒想到這種隨處可見的觀賞植物竟然也有藥物的活性,真的很奇妙!


參考文獻:


Melk, M.M., El-Sayed, A.F. Phytochemical profiling, antiviral activities, molecular docking, and dynamic simulations of selected Ruellia species extracts. Sci Rep 14, 1538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65387-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