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又是一個被台灣音樂教育毀掉的好聲音!」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特別把指揮老師拉到我身邊推薦我,然後,指揮老師瞄了我一眼,人就走了。

我那幼小的心靈呀!

長大變了聲,唱起歌來最常聽到的評價是音色不錯、沒有技巧與感情,總之,有位金融業的同事評論的精確,他說:"Jose唱歌的聲音,沒有說話聲音的程度!"

其實,很多聲音好聽的電台主播、配音員唱起歌來都令人尷尬,所以也好像是個宿命了吧,曾經在四十年前,眾歌手出了張"明天會更好",之後其實也集結了廣播人出了首歌,但應該只有我記得這件事吧!

五專時有個學姐,後來去神學院唸音樂系,有次見面閒聊說:"我老師說,講話聲音好聽的人,唱歌一定會好聽,如果有落差,那是不會用聲音而已!"

這說法很迷人,但對我來說就是解不開這個謎。

五專、大學都有參加合唱團,也參加過合唱研習營與社會青年合唱團,但"丹田發聲"、"共鳴位置"對我來說很玄,怎麼練就怎麼練不對,只是靠著天生的好聲音,還能讓某些人覺得唱的還可以。

出了社會很多年,2009年時工作上有個空檔去學些東西,其實學了不少,學英文、學鋼琴、學發聲,同時準備"證券分析師"的考試,結果近兩年下來,只有"飆高音"這膚淺的夢想被實現了,幫我實現的老師就是說我又是一個被台灣音樂教育毀掉的好聲音。

2009年到現在2024年也15年了,唱歌的能力是上來了,唱的多好聽是見仁見智,但自己覺得算是把自己聲音在歌唱的運用上練了出來,心得是說話好聽與唱歌好聽是兩種不同的好聽概念。

說話的咬字構音很短,音色很吃天生構造,共鳴構造好就佔了優勢,咬字完整度高一些,不要吃字含糊,聲調起伏明顯些,大概這些要素就足夠讓人覺得說話好聽,簡單來說很吃天生構造。

歌唱就不同了,會要處理許多長音,又需要更高的音高,發聲上到了較高的音域不能緊繃,一繃緊了音色的共鳴就會不那麼豐富。再者,長音的處理要穩定,音量與音高要保持穩定,但很多人一唱長音,聲音忽大忽小,音高忽高忽低,抖的很,聽起來就不好聽了。

當然,有了麥,加了足夠的迴聲(Echo)與重覆(Repeat),聲音就算是有些抖也被這些效果給抹平了,所以清唱跟素頻一樣,超可怕的。

不過,很有趣的事是當我克服了歌唱發聲的各種問題,終於能唱出有情緒的歌聲時,卻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唱歌,偶爾唱個兩句就舒服了,要我像歌手唱個一、兩個小時,預備十來首歌,然後專注的唱完。

本宮第一首就乏了!

可以講起聲音科學與發聲訓練法,三~六小時也還OK,比較累的是人際互動的部份,I型人的人際能量消耗非常大。

總之,我會成為發聲老師是個意外,用了理工人看事情的方法來解析發聲,其實經濟學也是,所以我的經濟學學的頂好的。

結論是前幾天回覆一位網友留言的話:

"我本質是個理工人,只是先誤入了投資理財業的叢林,後來又亂入了聲音教學界的山頭。"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