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聲音太小? 問題並不在"音量"上!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環狀會議廳,不用麥通常是聽不清發言者在說什麼的。

環狀會議廳,不用麥通常是聽不清發言者在說什麼的。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峰上。歌手共振峰是位於2400~3600Hz的頻率,若在這頻段時能起伏如山,在聽覺上會使子母音更容易辨識,讓聽眾更容易理解所說的話。如下圖,是我發[a]母音的聲譜,藍色區塊就是我的歌手共振峰,看起來聲量比起左邊的母音共振峰小了些,大約10分貝,但在聽眾的耳中就不是那麼小了哦。

聲譜中各頻段的功能

聲譜中各頻段的功能

為什麼呢?

因為人耳對各種頻率的敏感度不同,在2000~5000Hz的區域是聽覺相對敏感的區域,最敏感的區域在2400~3600Hz之間,簡單來說就是小小的音量也能在聽眾的耳朵中放大不少。

各頻率在聽眾耳裡的聲量增益,以2000~5000Hz增益最為明顯

各頻率在聽眾耳裡的聲量增益,以2000~5000Hz增益最為明顯

如上圖,以1000Hz的聲量增益來看,約莫5分貝多一些,但在2400~3600Hz的頻段則聲量增益約在20~25分貝之間。那我發出聲量的約10分貝的差異就被聽眾的聽覺給修正過來,變成2400~3600Hz的歌手共振峰在耳中是聲量最大的頻段了。

我並不需要用力發聲,因為聲音夠響,小小的聲量也能讓聽眾聽起清楚。

第二,聲韻的起伏,也就是抑揚頓挫中的抑揚,聲調的高低變化需要足夠明顯。人在判斷語音很大一塊,有時甚至是最關鍵的部份是靠聲調起伏去猜對方在說什麼,有個很棒的例子,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六個月大的女嬰講了什麼?


真是"家學淵源"呀!

沒有啦!只是正好聲調的起伏與三字經一樣,大家就自行腦補最有印象的話進來了。以前二胡大師溫金龍也常玩這一手,二胡會罵髒話。TTV有著作權禁止,所以有興趣的請點選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Ptw9TM0hc

這聲調的變化其實才是人在判斷語音時最重要的部份,所以許多人被說講話太平、聲量太小,其實背後代表的意義是聽眾在說:"我無法判斷你在說什麼!"

那麼要如何強化音調上在抑揚的變化呢?

答案仍是練出歌手共振峰!

怎麼又繞回去"歌手共振峰"了呢?原因是發的出歌手共振峰,代表咽部有足夠的放鬆,有個研究說發出歌手共振峰的人聲,其聲帶閉合時的截面積與咽部環狀舌骨一帶的截面積會呈現1:6的比例,像是擴音筒般放大的音量,也使發聲的各種泛音頻率在2400~3600Hz上有更多的聲增益。同時,發聲的阻力減輕,更容易發出高音,使聲調的高低起伏有更大的空間。

我常形容多數人的發聲是"開車忘了放掉手煞車,頂著煞車踩油門!"這樣耗不耗油呀?

良好而健康的發聲就要放掉咽部緊縮的煞車,這煞車放了,"頻率"對了,在聽眾的耳裡聲音大了,同時,發聲有了"擴音筒"的效率,進一步放大音量。

只是這事有些"知易行難",做起來常常會"臣妾做不到呀!"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6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河西羊的養聲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口音對於溝通的影響,強調了自信對口音的重要性。同時提到了溝通中的語音建議,旨在提高溝通效率。文章最後強調口音問題是一個雙向的溝通問題,而且口音本身也是一種多語言能力的體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口音對於溝通的影響,強調了自信對口音的重要性。同時提到了溝通中的語音建議,旨在提高溝通效率。文章最後強調口音問題是一個雙向的溝通問題,而且口音本身也是一種多語言能力的體現。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輔音中響度相對較大的鼻音、邊音具有與元音相似的特性,可以自成音節。我們生活周遭的英語、臺語、客語等都有類似的例子。而除了鼻音、邊音之外,其他響度較小的輔音似乎就沒辦法自成音節......了嗎?
Thumbnail
輔音中響度相對較大的鼻音、邊音具有與元音相似的特性,可以自成音節。我們生活周遭的英語、臺語、客語等都有類似的例子。而除了鼻音、邊音之外,其他響度較小的輔音似乎就沒辦法自成音節......了嗎?
Thumbnail
輔音的響亮程度,決定他在口語中的獨立性。那麼,是什麼決定輔音的大小聲呢?哪些輔音比較大聲?哪些輔音比較小聲?輔音要怎麼獨立說出呢?
Thumbnail
輔音的響亮程度,決定他在口語中的獨立性。那麼,是什麼決定輔音的大小聲呢?哪些輔音比較大聲?哪些輔音比較小聲?輔音要怎麼獨立說出呢?
Thumbnail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
Thumbnail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