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芷瑩
以下文章訪問於2023年10月,原本預計當月底要交稿,但因為與交稿單位對於書寫內容的意見有一些歧見,因此在單位同意下,將此文刊登於自己的部落格。
來自印尼蘇拉威西島的Ade Nuriadin,平時專注於印尼農村的有機農業推廣,以及婦女及青年培力工作。去(2023)年十月,他透過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以下稱Taiwan AID)的「NGO夥伴徵選計畫」,在宜蘭進行了20天的農業交流。此次活動中,Ade有什麼發現?台灣農民又能透過國際交流,獲得或學習到什麼呢?
2018年9月28日,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的大城市帕魯(Palu)裡,居民們正因慶祝活動聚集在海灘,享受陽光與音樂。當地的NGO工作者Ade Nuriadin和同事,也想盡早結束工作,到海邊參與盛會。正當他們要下班時,18:02,忽然聽到「嘣!」好大一聲,超級地震來襲。逃難途中,他們收到海嘯警報簡訊,Ade知道大難臨頭,所以拼命逃向高處,「當我意識到時,我已經在逛奔了」幾分鐘後,海嘯肆虐帕盧的海岸線。這次的「蘇拉威西島地震」共造成超過兩千人以上罹難,逾萬居民受傷。
Ade說這件事時,眼神依然餘悸猶存。海嘯過後是夜晚,他徹夜未眠,隔日早晨立即騎車回在附近海岸的家鄉,棟加拉(Donggala)縣的小村落Toaya(也稱Towaja)尋找家人。還好他們在叢林中躲過一劫,然而,眼前記憶中美好的村莊已成廢墟一片,所有人都失去家園。
Ade因長期投入NGO工作,所以擔任起外界資源的聯繫者,他和村落裡的二十幾位青年與婦女,自行建立協助中心,接受鄰近波索(Poso)縣的物資,每週盤點並回報食物及必需品的數量,且確實發放給村民。Ade因為關心家鄉的重建,所以辭去工作,在2019年成立NGO組織「塔納桑加姆辛杜基金會」(Yayasan Tana Sanggamu Sindue),號召居民重建家園時,發展自己的食物系統,推行有機農業,也做基礎文化調查,希望帶來不同的未來願景。
Ade講出這些故事時,他人在宜蘭的小冰店受訪。今年十月,他因為徵選上Taiwan AID的「NGO夥伴計畫(NGO Fellowship Program)」,待在宜蘭三個禮拜,透過員山「慢島生活」團隊的引介,和在地的友善耕作青年們交流。
Taiwan AID的專員李尚林提到,這是他們初次舉辦此計畫,過去台灣的NGO時常有南亞或東南亞的專案,但對方人才往往只能參與短時間的會議,因此他們參考美國國務院「專業人才交流計畫(Professional Fellowship Program, PFP)」,發起此專案,希望人才們能透過一週的課程,及三週的實地參與,交流兩邊的專業知識。Taiwan AID也提到,在交流後成員們會變成「校友」,若往後有相關資訊或需要國際合作的機會,也能透過校友們發揮更大的國際力量。
今年第一屆,卻吸引了172組優秀的NGO投案,不過Taiwan AID只能從中挑選出10位,令他們非常頭痛。然而,當他們看到Ade的介紹時非常開心,因為他不僅是位熱情且堅持理念的偏鄉工作者,而且有機農業也是過去台灣NGO跨國際交流時,較少接觸的面向。因此組織牽線到耕耘在地工作許久的慢島生活團隊,才順利促成此次Ade在宜蘭的行程。
Ade和他的志工團隊,在海嘯災難過後,投入長期的重建工作。剛開始,他們加入NGO組織Mosintuwu Institute的提案,投入災後「以社區為基礎的重建計畫(Community Based Reconstruction Project)」。在此計畫中,他們調查每家基本資料,也利用GPS重建村落。工作時團隊發現,在地的農夫們是最脆弱的一群人,因為農人失去家園也暫時無法耕作,加上普遍存款不優渥,所以重建困難重重。因此,團隊發起社區農業工作,希望協助農夫的生活。
此外,志工青年們也因為見證災難,了解自然跟生活的親近與危險,所以想多關心環境議題。在農業與環境議題的雙重條件下,他們決定以有機農業為推展項目,希望農夫能少用化學肥料,投入一點心力到有機耕作上。「土地是我們的母親,你必須跟土地上的所有東西做朋友」Ade說。
他們最成功的商品是有機花生。團隊成員們改良在地花生品種的種植方式,口感及口味大受好評,而吸引幾位農夫加入他們的友善耕作計劃。Ade提到,長輩們撿回年輕時的傳統耕作方式、減少化肥開支,又能和青年們交流在地農業知識,是一舉多得的行為。
然而,同時Ade也觀察到,推行農業是件不易之事,所以他決定「慢慢來」。他們從社區裡的小型花園耕作計劃開始,希望在地婦人與青年——社區中需要負擔較多責任,卻無法有太多資源的對象——能持續參與工作坊,從小地方起步,後再討論經濟產出。
此外,Ade也用影像記錄這一切,他參與紀錄片製作,也拍Youtube推廣農業。他大學及研究所都就讀傳播學院,但因認為印尼媒體的環境不大合適,所以轉往喜愛的NGO工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過去所學的影像能力,竟可發揮在小村莊的農業工作上!他的作品《Tanigasi》是一部述在地人種植廣藿香(Patchouli)的紀錄片,獲得了一些關注,而經營的Youtube頻道也頗受好頻,裡頭的農業技巧與生活記錄,都得到許多回饋。
Ade此次的交流豐富充實,且帶來新的展望。在東部生活的20天裡,他到宜蘭大學跟同學們交流紀錄片內容;在慢島生活的蔬菜班認識台灣友善耕作蔬菜種植技術;參與三星行健村「喵喵米」的田間除草,並參觀產銷班的運作;了解東北角漁村議題,及在地創生工作;幫忙無過農場的蔬菜包裝⋯⋯Ade每日過著馬不停蹄的生活,認真學習新知識。
慢島生活的賴青松,也是此計畫的接洽者,笑說這次機緣很特別,令他想起自己1995年在日本見習的經驗。他認為,學校的教育有規劃,但大多是發展較完善的知識,但見習交流則更貼近現場,能認識正在萌芽的知識,而日本的經驗也影響他一生。「這非常考驗接待組織啊!」賴青松坦言,剛開始接到此訊息時,有點掙扎,因為對慢島來說,要全程用英語且每日尋覓合適的清真食物,的確是個挑戰,還好有組織夥伴以及在地社群的協力,才能順利完成此事。
前幾日,Ade跟三星的有機農民章思偉到行健合作社參觀時,他震驚於台灣地方合作社的良好發展,以及農民可以產出不同款的加工品、規劃遊程,並引進不同的新技術等。章思偉則從一起工作中認識Ade的認真及努力,也感嘆他社區工作的不容易,期望他轉型成功。
Ade笑笑的提到,自己今年36歲了,前陣子也成家立業,當了爸爸。因此他深深了解,為家鄉公共事務付出的青年們,不能一直當無給職的志工,重建告個段落後,大家需要更穩固的經濟基礎。剛開始他有點詫異會來到宜蘭農業公司,而不是大的NGO,但是交流完後,他非常開心能來這個近似社會企業的地方,因為他原先就有在思考成立農業公司,交流內容則帶給他更多豐富的未來想像。他期望,自己的組織能持續深耕土地,一步步穩健地前行!
此篇文章當初交不出去的原因,在於內容偏向印尼農民的介紹過多,台灣農民的學習經驗較少。因為我個人私自認為,台灣人也應該要閱讀其他國家農民的故事,才是這個經驗最中意要的部分。
而會想把此篇文章po出來,是因為前幾個月,Ade向我要了文章,我才想起,當時真的與Ade聊的很開心。我知道他想做很多事,更知道他的故事,在世界上,非常有被寫出來的價值。一位從海嘯中重生,並且在印尼偏鄉努力的NGO工作者,很值得被跨語言記錄著。
希望閱讀到此篇文章的人,可以祝福他在印尼偏鄉,且現在面臨開發危機(新首都的開發與他的居住地有關)的情況下,可以平安渡過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