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憶 return-那些人們有缺陷,但無礙》聚炬創作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地點:聚合屋
時間:2024-7-20 17: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生命經驗的斷裂,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不得不被時空環境改變推向成長與成熟,終於成為不符自我期待的大人,這些算是「缺陷」嗎?

《迴憶 return》是一場令人著迷、難忘的表演--全戲半數以上的橋段必須觀眾參與、互動而得以完整,同時盡可能將聚合屋的每一塊空間利用為表演場域或觀眾席,全戲沒有明確的故事線及劇情、單純肢體表演的段落遠多出有臺辭的段落,觀眾可以自由感受、解讀及體會--在在都是高雄極少見的表演模式。

隨著演員彭漪婷的呈現,我們回到角色的孩提時代,目睹角色漸漸成長。演員的表演由玩泥沙開始,牙牙學語,於落地窗玻璃上書寫、塗鴉。演員主動以壓克力顏料為自己上色,現場觀眾也不嗇加入上色的行列,角色因為自己的主動調整、學習,同時迫於環境影響而改變自身的意象明確。牆上投影香港噹噹車/路面電車的黑白紀錄影像,角色再也回不到記憶中的年少時代,就算泡入水池中洗浴,也無法完全清除沾染的色彩。

生命經驗的斷裂,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不得不被時空環境改變推向成長與成熟,終於成為不符自我期待的大人,這些算是「缺陷」嗎?「遺憾」與「失落」,或許比「缺陷」更適合形容這一切。

《迴憶return》充分利用「聚合屋」的每一吋空間,甚至包含陽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迴憶return》充分利用「聚合屋」的每一吋空間,甚至包含陽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迴憶 return》讓觀眾深深體會「聚合屋」這處表演空間可能性與可塑性。《迴憶 return》充分利用「聚合屋」每一寸空間,將之巧妙轉化為表演場域。過往戲劇展演局限於8樓進行,9樓室內空間通常充作雙戲連演時轉場、更換場景布置期間的觀眾休息區,《迴憶 return》則拉開9樓的遮光布簾,以透明落地窗分割定位空間,將室外露臺作為演員的表演區,將室內作為觀眾席。《迴憶 return》也利用了8樓與9樓間的梯間斷差,撒下海量拳頭大的保麗龍球,幾乎將8樓梯間旁的空間化為球池。《迴憶 return》甚至將表演區擴展至8樓室外的陽臺。

《迴憶 return》為數不多的臺詞,以粵語為主要語言,這是一種對臺灣在地人而言相對陌生的語言,現場並未提供國語翻譯,對不諳粵語的觀眾來說,演員以聲音表情進行情緒的傳達,更勝臺詞文字意義的傳遞。演員彭漪婷的表演能量強大,輕鬆翻越語言隔閡,就算觀眾無法準確理解臺詞內容,也能透過演員肢體、聲音表演而體會劇情推進。

由於《迴憶 return》沒有明確線性劇情,臺詞相對稀少,觀眾解讀空間寬廣,加上觀眾參與互動,不但考驗演員臨場應對能力,也讓每場演出劇情都有些許出入。在7月20日晚場的演後座談中,有些觀眾體驗到角色「作繭自縛」,努力與角色互動想幫她「破繭而出」,也有些觀眾因為粵語及香港噹噹車/路面電車的紀錄片投影,感受到「雨傘革命」的暗示。編導陳嘉禎與演員彭漪婷則自述想表達「隨著生活所在的城市甚至國家次次改變,衍生自我認同的迷惑」。

《迴憶return》是齣獨角戲,但歡迎觀眾互動、參與演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迴憶return》是齣獨角戲,但歡迎觀眾互動、參與演出。(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athertorch)

因為演後座談,方知7月20日晚場恰巧是《迴憶 return》自7月6日演出以來觀眾互動最熱絡的一場,演員花極大精力與時間在「接」觀眾「拋出的球」,表演方式及內容與前幾場頗為不同。

雖說編導與演員期待並鼓勵觀眾與演員互動,觀眾與演員互動也是《迴憶 return》的一大亮點,但導演、演員及道具組對於和觀眾互動時的注意事項顯然並不熟悉,現場也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控場,加上7月20日晚場觀眾互動頻繁,使得表演現場常常處於缺乏風險控制的狀態。

比如,演員以壓克力顏料塗抹自我的橋段,部分保麗龍球沾染壓克力顏料,觀眾與演員隨後又拿起保麗龍球相互丟擲,保麗龍球在地板上滾動彈跳,偏偏黑膠地板墨黑吸光,看不清哪些地方沾染了顏料,極可能沾汙觀眾的襪子與衣物,也不利於演後的場地清理。這樣的風險在演出前就該告知觀眾,或是讓觀眾穿戴拋棄式雨衣及腳套,以便更隨意盡興地與演員互動。

又比如,現場與觀眾互動的刀子竟然是開鋒的三德刀,而不是道具刀或未開鋒的刀具,這點真是互動演出的大忌,讓演員及觀眾曝露在受傷的風險中,而刀具本身也未霧面處理,反射燈光又是另一個問題。

或許是高雄這座城市,歡迎觀眾互動的表演實屬罕見。多幾場觀眾參與演出的表演,劇團的演職員對於相關風險控管會更有經驗吧。

----------

導演/編劇:陳嘉禎
演員:彭漪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7會員
215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推薦度:★★★★於本屆(第六屆)跨蝦米藝術節,製作方不再迂迴,直接讓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場鳳山第二公有市場的導覽活動。
Thumbnail
2025/02/18
推薦度:★★★★於本屆(第六屆)跨蝦米藝術節,製作方不再迂迴,直接讓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場鳳山第二公有市場的導覽活動。
Thumbnail
2025/01/27
推薦度:★★★☆《你會老,我會大》無意處理低落的照護品質,而是將焦點集中於「老年人的孤寂感」,並以「參與VR遊戲」消除孤寂感,並且導致老爺爺過度依賴VR而陷入危險。
Thumbnail
2025/01/27
推薦度:★★★☆《你會老,我會大》無意處理低落的照護品質,而是將焦點集中於「老年人的孤寂感」,並以「參與VR遊戲」消除孤寂感,並且導致老爺爺過度依賴VR而陷入危險。
Thumbnail
2025/01/09
推薦度:★★★★★戲本身能量飽滿有滋有味,就算你不關心政治,不贊同雨傘革命,也能在演員徐嘉蒓嘻笑蹦跳的表演中放鬆心情,開懷大笑。但最勾魂攝魄、震撼人心的卻是戲後座談。
Thumbnail
2025/01/09
推薦度:★★★★★戲本身能量飽滿有滋有味,就算你不關心政治,不贊同雨傘革命,也能在演員徐嘉蒓嘻笑蹦跳的表演中放鬆心情,開懷大笑。但最勾魂攝魄、震撼人心的卻是戲後座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是為了再度體認過去而旅行,還是找回失去的未來?——《看不見的城市》」 來賓介紹👏 主策展人與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代表:簡韋樵 拾陸製作:林陸傑 石頭人製造:沈哲弘 搭配「無固定空間之遊走式演出」,觀眾需要自備手機跟耳機,並透過APP語音指示移動,建議輕裝參與
Thumbnail
🌿「我們是為了再度體認過去而旅行,還是找回失去的未來?——《看不見的城市》」 來賓介紹👏 主策展人與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代表:簡韋樵 拾陸製作:林陸傑 石頭人製造:沈哲弘 搭配「無固定空間之遊走式演出」,觀眾需要自備手機跟耳機,並透過APP語音指示移動,建議輕裝參與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Thumbnail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18 年底的最後一支作品,和台藝大廣電系角落派對劇組合作,這一年很有緣地和台藝大廣電系大三的班級劇組陸續合作,也認識許多來當他們助理的學弟妹,看到熟悉地面孔穿梭在劇組便不覺得陌生。
Thumbnail
2018 年底的最後一支作品,和台藝大廣電系角落派對劇組合作,這一年很有緣地和台藝大廣電系大三的班級劇組陸續合作,也認識許多來當他們助理的學弟妹,看到熟悉地面孔穿梭在劇組便不覺得陌生。
Thumbnail
🌿❝不是我們的身體證明我們存在,而是記憶。❞ 👇直接收聽請點入: 1. 來賓介紹👏👏👏 -- 導演|蘇權威​ (指導老師:呂柏伸) -- 演員|王耀霆 飾演 異鄉客🙋‍♂️ -- 演員|杜瑋哲 飾演 目擊痛苦的男人🤦‍♂️ -- 演員|曾冠瑜 飾演 不祥女孩🤦‍♀️
Thumbnail
🌿❝不是我們的身體證明我們存在,而是記憶。❞ 👇直接收聽請點入: 1. 來賓介紹👏👏👏 -- 導演|蘇權威​ (指導老師:呂柏伸) -- 演員|王耀霆 飾演 異鄉客🙋‍♂️ -- 演員|杜瑋哲 飾演 目擊痛苦的男人🤦‍♂️ -- 演員|曾冠瑜 飾演 不祥女孩🤦‍♀️
Thumbnail
☝️嘉義小劇場戲劇節是什麼呢? 因為臺灣的藝文產業越來越重視人才育成,也願意給適合劇本醞釀的時間跟空間,慢慢長大,所以這個戲劇節可說是阮劇團「劇本農場計畫」的成果展現。
Thumbnail
☝️嘉義小劇場戲劇節是什麼呢? 因為臺灣的藝文產業越來越重視人才育成,也願意給適合劇本醞釀的時間跟空間,慢慢長大,所以這個戲劇節可說是阮劇團「劇本農場計畫」的成果展現。
Thumbnail
其實沒有很好找~一找到就很有成就感!        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原本開幕的時間,恰逢疫情開始,直到現在,終於又能活絡起這空間。         鹿港小鎮,像是時光靜止了一般,像是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那純真樸實的年代。晚上的演出,我們相互陪伴,在每個故事裡,長出生命的樣子。 場佈中,感受中
Thumbnail
其實沒有很好找~一找到就很有成就感!        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原本開幕的時間,恰逢疫情開始,直到現在,終於又能活絡起這空間。         鹿港小鎮,像是時光靜止了一般,像是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那純真樸實的年代。晚上的演出,我們相互陪伴,在每個故事裡,長出生命的樣子。 場佈中,感受中
Thumbnail
圖片來源:臺南人劇團官方網站 我看的起碼是12年前的了,展演的地方在台南的吳園,舞台是圓形的,觀眾席圍著舞台,有那種羅馬競技場的簇擁之感(而且非常地近)。基於絕對是臺南人劇團的熱門作品,所以每年都會有展演,但是不同舞台的運用效果不同,所以這是必須先寫在前面的小前提。 還有,我愛吳盈萱是從此開始,不是
Thumbnail
圖片來源:臺南人劇團官方網站 我看的起碼是12年前的了,展演的地方在台南的吳園,舞台是圓形的,觀眾席圍著舞台,有那種羅馬競技場的簇擁之感(而且非常地近)。基於絕對是臺南人劇團的熱門作品,所以每年都會有展演,但是不同舞台的運用效果不同,所以這是必須先寫在前面的小前提。 還有,我愛吳盈萱是從此開始,不是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Thumbnail
排練與正式演出界線的模糊,並和劇情互為內外,所提醒的,回到身為「一個人」的真實:社會跟家庭成為某種「虛擬」關係的個體看待世界的方式,以至於《歡樂時光》法庭場中那樣排演感的荒謬,與可笑地對現實的「出戲感」,這樣具有某種解放意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