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高潮沒?人體的未解之謎

前列腺高潮沒?人體的未解之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孟硯老師回饋:看起來你想對「性」相關的主題做系列閱讀,對我來說這是很正常的青春期會有的好奇,對你能自在的選擇相關的文章做科普閱讀分析,我覺得其實不錯耶,代表你會願意跟身邊的大人坦然地討論這些會讓人害羞的話題,比起躲躲藏藏來說是更好的!

林威翰的科普閱讀報告 2024/6/3 撰寫


閱讀來源:

閱讀的文章標題:《前列腺高潮沒?》

網路文章,網址: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2505


媒體識讀檢核:

(1) 作者撰文日期:2020/12/09

(2) 作者:A編編

(3) 引用資料:

Prostate‐induced orgasms: A concise review illustrated with a highly relevant case study

  1. How does the prostate work? – InformedHealth.org – NCBI Bookshelf
  2. Normal male sexual function: emphasis on orgasm and ejaculation
  3. Prostate Orgasms vs. Penile Orgasms – How They Feel Different
  4. Semen – Wikipedia
  5. 前列腺高潮?開發男人不一樣的神秘地帶 – Hello 醫師
  6. 前列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7. 前列腺快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 G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9. 斯基恩氏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0. 人類生殖系統同源器官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1. 陰部神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2. 前列腺液(Prostatic fluid) – 小小整理網站 Smallcollation

(4) 明確出版單位:泛科學


分析文章問題意識:

前列腺在哪?

前列腺高潮的感覺是什麼?


連結舊有、相關知識:

連結舊有知識:

沒有就有連結


相關的其他科普文章:

這個區塊我沒有去找。


分析文章中的實驗:

分析變因:

操縱變因:用陰莖高潮還是用前列腺高潮

控制變因:一樣的人、一樣的按摩棒

應變變因:感受


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

達到陰莖高潮和用按摩棒到達前列腺高潮


概略說明實驗操作流程:

一個是用正常手一般的達到陰莖高潮,一個試用按摩棒達到前列腺高潮。持續兩個月,根據使用者的觀感來評斷陰莖高潮和前列腺高潮的差別。


摘要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經過兩個月的療程,這位男性發現前列腺按摩產生的強烈性高潮令人上癮,甚至對肛門按摩棒產生了依賴感。儘管是肛門被按摩棒侵入,但他感受到的快感是從陰莖與會陰部位發出,而且會經歷不只一次高潮(最多 10 次!)。在高潮當下,會感受到全身不自主的肌肉顫抖,在高潮的過程中通常不會射精,也不一定會完全勃起,但會有分泌物從尿道流出。

刺激前列腺所帶來的高潮,通常認為比刺激陰莖來得更強。目前科學界認為會有這種現象,跟前列腺本身較無關係,而是跟前列腺所在的「位置」有關——因為前列腺正好位在「陰部神經」密集的區域,刺激前列腺會壓迫到大量神經,引發比刺激陰莖更強的快感。


評價本篇科普文章:

這是一篇對gayge很友善的文章,可以說是我們新世界的大門。

這篇的趣味性算時滿高的,應該很多人會被標題吸引,可是內部好像比較缺乏實驗,只有訪問一個前列腺高潮的成癮者,問他的感受而已。


疑惑與猜測:

我的不理解:

有沒有可這種事情要看人,有沒有可能前列腺高潮的感受每個人的並不是完全相同,可能會有人覺得前列腺高潮沒有陰莖高潮的感覺多?還有沒有寫道前列腺高潮是什麼感覺

我的猜測:因為這是一篇比較舊的文章,所以資料並沒有那個多,所以我有去查一些在非正式網站上的文章,所以有查到一些比較近期的文章有描述前列腺高潮的感覺,還有每個人好像是一樣的。


老師評語:

你的青春期大腦的主控角色(腦筋急轉彎的梗)是不是「色色」呀!哈哈!看起來你想對「性」相關的主題做系列閱讀,對我來說這是很正常的青春期會有的好奇,對你能自在的選擇相關的文章做科普閱讀分析,我覺得其實不錯耶,代表你會願意跟身邊的大人坦然地討論這些會讓人害羞的話題,比起躲躲藏藏來說是更好的!

你可以更好的地方:(1) 連結知識點,把知識做網狀的互相連結,是對知識的形成的有幫助的。(2) 把一些原文中的引用資料,閱讀後就可以放在你的知識連結區了喔!


avatar-img
無界塾科普閱讀平台
11會員
52內容數
本沙龍起源自台北市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由自然領域教師團隊開發之課程,為了促進學生提升科學素養與科普閱讀習慣,將學生的科普分析文章進行彙整。在課程設計中,我們引導學生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進行廣泛地科普文章閱讀,並從自然老師的分析架構下,對科普文章進行媒體識讀、連結經驗、科學方法分析......,提升作為讀者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重要資訊摘要:嗅覺障礙會導致認知退化嗎?他們爬梳文獻,整理出嗅覺功能喪失會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而且有好幾個研究團隊做了實驗,讓認知功能缺失的受試者每天兩次接觸多種不同氣味,去刺激嗅覺,結果發現患者的記憶能力增強、注意力或語言能力也有明顯改善。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
重要資訊摘要:嗅覺障礙會導致認知退化嗎?他們爬梳文獻,整理出嗅覺功能喪失會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而且有好幾個研究團隊做了實驗,讓認知功能缺失的受試者每天兩次接觸多種不同氣味,去刺激嗅覺,結果發現患者的記憶能力增強、注意力或語言能力也有明顯改善。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