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閱讀筆記】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2)

本篇閱讀筆記係針對本書Part1、2各4堂課,共8堂課的內容,前一篇閱讀筆記,請見此處【閱讀筆記】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效用理論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類是理性的,會做出自我利益極大化的決策(效用最大化),因此發展出效用理論,該理論之假設有二:

  1. 人都是不滿足的,喜歡多過於少
  2. 邊際效用遞減

其中邊際效用遞減與「風險趨避」概念相通,風險趨避指理性決策者在期望報酬相同時,會選擇風險低的選項。但這並非指不願意冒風險,如果報酬提高,有人就會選擇承擔適當的風險,如果報酬越來越高,願意承擔風險的人會逐漸增加(高風險伴隨高報酬)。

舉個例子,有兩個選擇:(1)直接拿走1,000元,與(2)丟銅板丟到正面拿2,000元,反面沒錢。兩者期望值相同,但前者風險較小,因此理性的人會選擇(1)直接拿1,000元。如果選了(2),當丟到正面拿2,000元時,拿到的第2個1,000元的效用,會比第1個1,000元還要低(因為邊際效用遞減)。如果丟銅板丟到正面拿到的錢越來越多,願意承擔風險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高風險伴隨高報酬)

但是很多人的財務決策實際上與風險趨避理論衝突,比如說公益彩券發行條例第5條本文:「公益彩券獎金支出不得超過發行彩券券面總金額之百分之七十五。」,表示買彩券的人是拿確定的一千元去賭不確定的750元,可還是一直有人在買彩券,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買彩券本身就不是一個理性的決策,例如過年、頭獎獎金多時買氣就高(這我)。

人,才不理性,原因是?

從上面可以知道,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財務決策很容易有不完全理性的行為,而這可以從機會成本、沉沒成本來解釋。

關於機會成本,作者舉了個例子很有趣,可以試著選擇看看:

假設你有瓶紅酒,成本2,000,現值5,000,現在你想喝紅酒,是應該(1)付5,000另購買一瓶同款酒,還是(2)喝掉自己的紅酒。根據作者的課堂調查,超過一半的同學都選(2),因為心理上感覺購買成本是2,000,還覺得自己倒賺3,000。但喝酒就是消費並不會賺錢,而且這兩個選項的機會成本都是5,000。

我們常常被過去的買進價格影響,比如2024/6/24台積買在940,結果7月中一路烙賽到800多,好不容易今天2024/8/14漲回948,就會比較願意出售股票,但是投資應該考慮的是公司未來的發展,而不是過去的買進價格。

再者,關於沉沒成本,書中有個例子:(1)你付了運動俱樂部費用,結果運動受傷,為了不想浪費會費,你忍痛去打球,(2)但此時你的捧由邀請你免費去另一家俱樂部打球,但你因為受傷所以無情地拒絕了他。可是要不要打球其實根本跟會費(沉沒成本)沒關係,會費不是決策的重點,而是跟你的傷勢有關,如果在(2)的情形你都因為痛痛而不去打球,表示痛痛(成本)>>快樂(效用),所以在(1)的情況下你根本也不應該去才對。

我們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那種明明覺得公司很爛想離職,但卻因為待太久腳麻了跑不掉的鬼故事,從理性角度來看,在這公司的痛苦>>快樂,應該要離職了吧?明明不該考慮那些沉沒成本,但就是沒辦法離職。(一段失敗的感情也是,不甘心青春放水流~)

所以人理性在哪?我們實在太高估自己的理性程度了。

人不只不理性,還很愛冒險

上面的銅板例子,作者說有些同學覺得1,000元太少沒感覺,所以選擇會丟銅板賭一把,這明顯違背了風險趨避理論。但是如果主委加碼,金額變成1千萬與2千萬,此時幾乎沒人會丟銅板,正直和善良的風險趨避理論又回來了。顯然金額大小會改變某些人面對風險的態度,可是在理性經濟學之下根本不應該發生這種事。

如果把銅板的例子改成(1)丟到反面賠2,000元,丟到正面沒事請離開,與(2)不丟銅板直接認輸賠1,000,此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1)賭一把,可是這兩個選項明明期望報酬一樣,根據風險趨避理論,應該選(2)風險小的直接賠錢,但是我們心理上很難接受確定損失。因此可知,面對損失的選擇時,多數人的風險態度會從風險趨避變成風險愛好,這違反了理性經濟學基本原則。

綜上,在報酬相同時,對於利得一般人是風險趨避的態度,而面對損失,則是風險愛好的,行為經濟學學者據此提出了展望理論

而展望理論,除了上述人對於利得與損失的風險態度的觀察之外,還提出損失趨避的概念,相同金額的利得與損失,賠錢帶來的痛苦,感覺上是賺錢快樂的2-2.5倍,所以人會傾向避開可能會造成損失的選項。

基於上述兩段的內容,股票上漲時,投資人會比較願意賣掉獲利了結,下跌時會留著不賣(因為對風險的態度不同),而且不賣就不會賠(損失趨避)。財務文獻上將此稱做「處置效果」,即賺錢的股票都賣光光,留在手上的都是賠錢的股票。

理性的極限

作者認為理性是存在的,但是為了快速做出決策、受限於情感、社會影響等因素,會做出不理性的決策。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會做出不完全理性行為,才能改正自己的決策。這邊提及行為經濟學的一些內容,如捷思法之類的認知偏誤等原因,以及貪婪、恐懼等人類行為,會驅動非理性決策。

理性的極限,作者以生日問題為例,說明真實的機率很反直覺,捷思法在過去人類野外求生的時候可能很有用,可是在財務決策之類的理性決策時則常常出錯。作者認為要避免這類錯誤,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理性限制,也就是自己的財務決策常常落入哪些捷思與偏誤,才可能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概念)

進場前需要了解的事

市場價格無法簡單地用理論解釋

Fama提出的「效率市場假說」,是基於理性假設所提出,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資產的價格充分反映所有相關資訊,沒人能夠透過分析過去價格及公開資訊預測未來股價。可是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股票價格常有明顯的定價錯誤,例如一些常見的固定價格型態,且這些型態往往會重複發生,此時未來的股價可用過去的公開資訊預測(學者稱為市場異常現象),違反了效率市場假說。定價錯誤來自於投資人是有限理性的,不理性情緒會影響市場價格。

市場異常現象,學者研究有發現一月效應、星期效應(股票報酬周一下跌,周五上漲)、假日效應(放假前報酬率較高)、天氣影響投資人情緒進而影響股價(股市晴天上漲陰天下跌)、運動賽事影響股市漲跌等等。

另外,價值溢價(P/B低的價值股,長期平均報酬>P/B高的成長股)與價格動能(股票價格在大約1月~1年間的報酬率相關性顯著為正)也能預測股價漲跌。

最後,荷蘭鬱金香泡沫日本房地產泡沫網路泡沫美國次貸危機、新冠疫情產業股股價飆漲等等現象,均無經濟基本面支撐,都與效率市場假說不符。

短期的誘惑是長期投資失敗的主因

在消費量一樣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喜歡現在消費,因為沒耐心。

比如:(1)今天吃一塊蛋糕,或(2)今天不吃,明天吃兩塊蛋糕。理智上(2)多等一天可以多一塊蛋糕,但是許多人都會想現在馬上吃。但如果變成(1)一年後(第365天)吃一塊,或(2)第366天可以吃兩塊,許多人會選(2),因為一年後還太久,多等一天多一塊很划算。但是這樣的選擇,其實是很矛盾、不理性的,因為第一個問題選(1),表示明天的蛋糕效用遠遠不如今天的,但兩個情境都是隔一天就多一塊蛋糕,所以第一個問題選(1),第二個問題也應該選(1)才對,所以差別在於時間的長短。

投資上,短期的獲利很刺激,讓我們忘記了投資是為了很久以後的退休生活,而不是當下的小小利益。

接下來,將進入投資的行為偏誤與克服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Shanm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