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到一半,被朋友的簡訊狂Call要我趕快衝到屋外看極光。由於我們居住的南島北部緯度不夠高,學徒我住了那麼多年,只有在今年幾個月前那次看過一次微弱的極光,沒想到才隔了兩三個月就能再看到更大的極光爆發,還是在自家門口。不僅省了去北歐的機票錢,這次連出門的油錢都省了,直接出門回頭舉起手機拍照,完成!
雖說不用舟車勞頓,但冬季的南島氣溫也是只有零上幾度。學徒我整晚就這樣進進出出的拍照、回家烤火取暖、再出門拍照,一直到半夜體力不支才昏沉沉睡去。
上集我們說到咆哮的二零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繁榮,但就在美國經濟極度擴張、社會呈現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背後,同時也蘊藏了許多社會結構性問題逐漸產生,包括:
經歷了繁榮燦爛的二零年代,1929年末舞會盛宴的音樂軋然而止,股市泡沫終於破裂。華爾街股災最先於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發生,但股市的暴跌卻到10月28日星期一及10月29日星期二才真正爆發。
十月二十九日,後世稱為“黑色星期二”當天股市崩盤下跌13%,加上隔天繼續大跌12%,兩日道瓊股價指數無量下跌跌掉了1/4的美股市值,大量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
道瓊指數在1929年末的最高點到1933年這三年六個月的時間足足下跌了慘烈的-86%,這個紀錄前無古人,後亦無來者。而直到20多年後的50年代道瓊指數才漲回起跌點。
也難怪後世有人描述這場大股災這麼說:"任何人在1929年中買入股票,而且一直持有的話,那麼他/她就要白白待大部份的人生消逝,才可賺回自己所虧蝕的。"
而股市崩盤效應迅速傳導至實體經濟,導致企業倒閉、工廠關門,數百萬人失業。銀行因大量貸款無法回收而倒閉。實體經濟的崩壞則進一步反饋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恐慌和經濟的惡化。
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迅速蔓延到全球,特別是在與美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國家。國際貿易量大幅下降,導致全球經濟陷入1930年代長期的低迷狀態,最終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原因之一。
關稅保護主義與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通常被認為加劇了大蕭條的嚴重性。
該法案於股災後的1930年通過(也就是巴菲特出生那年),大幅提高了超過20,000種進口商品的關稅,立法目的是保護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農業和工業免受外國競爭的衝擊。
然而,毫不意外的是這項法律的通過在當時引發了國際上的強烈反應,許多國家立即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減少了對美國商品的進口。
由於斯穆特-霍利關稅法的實施,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關稅戰導致全球貿易量大幅縮減。 國際貿易的減少使得各國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進而加深了全球經濟的衰退。(讀者們有沒有即視感?)
高關稅引發的報復性措施不僅損害了經濟,還導致國際關係的緊張,破壞了國際合作,進一步阻礙了全球經濟的復甦。
剛剛花了這麼多的篇幅來講經濟大蕭條,那我們就來看看當前的經濟狀況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後的情形有一些相似之處,說不定就這樣讓巴菲特觸景生情,全身不自在的把他第一、二大的持股都做了大幅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