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忽視》:在任何身份前,我們先是個人|【閱讀札記#21】

《童年情感忽視》:在任何身份前,我們先是個人|【閱讀札記#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感覺」得到愛嗎?

你「知道」父母是愛你的,但也就只是知道而已。理智上知道父母是愛你的,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你好,但是情感上就是無法接收,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就是「感覺」不到。

raw-image

父母也是人

父母是愛我們的,將他們認為「對」的教導給我們,盡力供給我們最好的。

但是人沒辦法給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父母也是一樣的,即使很愛我們,仍然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情、給不出的回應。

父母也並非全知全能的存在,會有疏失、狀態不好的時候,可能無暇顧及我們,也可能無意中忽略了我們,但他們依然很愛我們。

很愛我們的父母也難以無時無刻將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上,即使關注我們也不一定能知道我們的所思所想。

每一個人都會變,沒有人有辦法隨時掌握另一個人的喜好,只有我們永遠會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

圖|Pixabay

圖|Pixabay

看見自己沒有被滿足的感受

明明身旁有愛我們的家人,卻還是會有覺得孤單、落寞的時刻,感覺沒有人懂我們的感受,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不被任何人接納。

我們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父母也無法理解我們。需要被認出的感受沒有被正確接收,我們的感受不被認同也無從排解,未被滿足的感受不會隨著時間消逝,始終期待被人看見。

缺乏情感回應的經驗讓我們難以順暢與人維持情感交流,好像有一層膜隔著,即便近在眼前,卻始終無法穿過那層膜,真正觸碰到他人。

與人維持著不遠也不近的距離,保護自己不受傷,但終究無法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獲得歸屬感,難以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一切平常但很消耗

小時候的回憶雖不算幸福美滿,但也談不上悲慘刻苦,整體可稱得上平凡且開心,並順利長大成人。

明明沒發生什麼特別不好的事,卻時不時會有過往的片段浮現,有些事件牢牢記在腦中從未釋懷,無法明確說出原因,卻隱約感覺那些過往讓我們不舒服。

在那些片段中,我們不曾遭受慘絕人寰的對待,父母也並非做出不合時宜的舉措。我們有感覺卻說不清楚,而父母未曾有感覺所以沒意識到我們的需求,彼此因而錯過更進一步的理解。

這些事情稀鬆平常,甚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這些生活中的小事,讓我們難以察覺自己的情感需求逐漸消逝於無形中。

然而,我們不是從此沒有情感需求,只是因為得不到滿足,所以學習了父母的方式,選擇忽視情感。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我們和父母有不一樣的感覺

情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或許受環境影響,學會以壓抑的方式來應對情感,但那些情感源自於我們的需求,視而不見並不能滿足需求,只會讓人更心灰意冷。

我們的感受無法被別人接收確實很挫折,但也沒辦法強求別人,畢竟有些事無感就是無感,說得再多也只是將我們的思想強加予他人,只顧及自己的感受,卻沒有考慮到對方是否有能力承接。

感受沒有好壞對錯,我們有任何感受都是正常的。同樣地,父母也會有自己的感覺,或者也可能毫無感覺。

接受自己有感覺,也接受和我們有不同感覺的父母。

父母未曾給我們的回應,我們可以學著給予自己,看見過去沒有被認出的感受,接續後來的故事,寫出自己滿意的版本。

圖|Pexels

圖|Pexels

愛不只一種存在

每個人感受到愛的方式可能不一樣,當我們感受不到愛時,不一定是父母不愛我們,很有可能是父母和我們感受愛的方式不一樣。

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情感、滿足自己的需求,但也要知道父母可能無法照著我們想要的方式給予愛。

不把照顧我們的感受當作父母愛我們的證明,才有機會看見父母的限制,也能看見父母給愛的方式,並不一定是最貼合我們所想的愛,卻是他們盡力給予的愛。

愛並不限於特定形式,彼此給愛和接收愛的方式可能各有不同。

圖|Pexels

圖|Pexels

avatar-img
紅茶加牛奶的沙龍
10會員
29內容數
讀有興趣的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紅茶加牛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能夠坦然談論性嗎? 從小到大,談論性的機會寥寥可數,難以隨意和身邊人提起,擔心自己的性不被他人所接受,想了解也不知如何開口,不確定談論到什麼地步會被接受,好像任何事只要和性有關就變了質。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喜不喜歡,只是就這樣生活著,一直以來也都過得好好的,說不上喜歡,但也過得去,畢竟比你過得糟的大有人在,能過著平穩的生活就該滿足了,大家都是這樣活著的,不是嗎?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你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嗎? 你有這種疑惑嗎?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無欲無求會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哪裡都無法滿足;有所求又可能無法如願以償,事情不一定會隨自己的想法發展。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你能夠坦然談論性嗎? 從小到大,談論性的機會寥寥可數,難以隨意和身邊人提起,擔心自己的性不被他人所接受,想了解也不知如何開口,不確定談論到什麼地步會被接受,好像任何事只要和性有關就變了質。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喜不喜歡,只是就這樣生活著,一直以來也都過得好好的,說不上喜歡,但也過得去,畢竟比你過得糟的大有人在,能過著平穩的生活就該滿足了,大家都是這樣活著的,不是嗎?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你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嗎? 你有這種疑惑嗎?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無欲無求會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哪裡都無法滿足;有所求又可能無法如願以償,事情不一定會隨自己的想法發展。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