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活在自己的世界,也看見他人與世界|【閱讀札記#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raw-image

世界是由自己建造的

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對某些行為特別在意,認為對方別有深意,但其實那些特別的感受,是我們自己的認為,是我們為對方行為做出的解讀。

我們無法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只想著自己心中的劇本,卻忘了對方不是自己,任何行為的出發點都可能和我們不一樣;同樣一件事,對不同人就有不同意義。

我們需要別人的反應來讓自己感到安心,並且只能是自己認定的特定行為。

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做判斷,預期別人做出某些行為是喜歡我們的,以此來斷定對方的想法和對我們的感受,但其實就算對方真的如我們的預期行動也未必就是我們所以為的意思。

任何事情的發生取決於個人的解讀,形成截然不同的視界。

圖|pexels

圖|pexels

每個人都有能力創造無限可能

別人的生活能順利運作,不能接受的是我們,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也沒關係,不執著在每一件事都要和別人達成共識,並非彼此想法不一樣就無法共處。

鬆綁自己原先的設想,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別人也會有自己的看法,彼此運作的方式不同,就會產生各自獨到的見解。

暫時跳脫原來的思考迴路開啟另一種可能,原先的設想也只是存在於我們想像中的美好,並非一定會到來的結果。

將自己拉遠一點,不要太快陷入固有的想法裡,試著看到各種可能的存在,不困在自己的價值觀。

世界上同時有多種價值觀,每一種價值觀都代表著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圖|Pixabay

圖|Pixabay

給予自己最溫柔的對待

我們有限制卻又同時充滿力量,即使有盲點也不阻礙我們發揮自己的能力。

不追求和別人同等的存在,而是看見自己內心的渴望,真正的公平應該切合每一個人的需求,而非無差別給予同等對待,忽略了每個人的獨特性。

世界是溫柔又公正的存在,照顧著每個人的需求,量身打造專屬於個人的體驗,無條件接收我們的所有付出,再給予相對應的回饋。

真心是會傳遞的,我們帶著怎樣的心意會被感受到,連帶著我們的話語、行為都具有相應的能量,能帶給人溫暖,也能讓人心寒。

如果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很計較公不公平,或是為了別人也能同等回饋我們,那麼先緩緩,再多想想自己吧!

圖|Pixabay

圖|Pixabay

存在即合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出發點雖然都是為了自己,但又各自不同,隨著我們的個性、喜好、標準等各種差異產生變化,卻習慣以自己的想法來判斷事情的合理性。

事情會發生都是有過程的,當我們順著事件的起點開始了解,每一件事都是自然而然發展成了後續的樣貌,無關乎好壞對錯,就只是一件會發生的事。

而更多時候,我們只是置身其中的一角,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也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只能以自己的所思所想來解釋,我們的思想決定了事情的樣貌。

看清了事件的全貌很好,只了解事件的片段也不妨礙,只要我們的出發點是良善的,即使各自選擇了全然不同的詮釋,最終會抵達同一個嚮往。

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我們都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動,活出自己相信的世界觀。

圖|pexels

圖|pexels

從此不再困住自己

別人的行為和預想中的反應不一樣,我們會用自己的理解為別人的行為做解讀。

可能別人的行為確實就是我們所以為的意思,但思考的迴路不一定和我們解讀的歷程一樣;也可能別人的想法和我們的以為完全不一樣。

把自己放在同一個位置,順著對方的選擇思考,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做,雖然我們不一定會做出相同的決定,但也明白了那就是一個選擇。

理解對方不是要完全認同對方的想法,只是不再作繭自縛,糾結於自己的想像中。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avatar-img
9會員
26內容數
讀有興趣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紅茶加牛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嗎? 你有這種疑惑嗎?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無欲無求會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哪裡都無法滿足;有所求又可能無法如願以償,事情不一定會隨自己的想法發展。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你會下意識迎合別人嗎? 當和別人意見相左時,會先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自己是錯的,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習慣性退後一步,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優先,只有和別人的想法一致時,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你喜歡這個世界嗎? 你偶爾會對人感到害怕嗎?當面說著好聽的話,轉過身卻做出全然不同的舉動,心裡明明不是那麼想的,表面上卻還能裝得滴水不漏,和人相處融洽,讓人摸不著頭緒、防不勝防,你既憤怒於人的表裡不一,又害怕來自人的惡意。
你常因為別人而心情不好嗎?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覺得是因為別人才會讓你心情不好,只要別人改變態度、對你好一點,你就不會心情不好,可是,為什麼明明心情不好,卻沒辦法告訴對方,也不阻止對方,而是繼續忍受對方的行為,默默接受一切呢?
你是誰? 從某個時候開始,你發現你好像不是那麼了解自己,偶爾會對自己感到陌生,明明是自己卻又不似自己,自己並不完全是以為的樣子。以前不曾久留的情緒開始縈繞心頭,做出與內心不相符的行動,越來越多不熟悉的面貌,連自己都無法掌控的心情和想法。
你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嗎? 你有這種疑惑嗎?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無欲無求會沒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哪裡都無法滿足;有所求又可能無法如願以償,事情不一定會隨自己的想法發展。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你會下意識迎合別人嗎? 當和別人意見相左時,會先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自己是錯的,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習慣性退後一步,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優先,只有和別人的想法一致時,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你喜歡這個世界嗎? 你偶爾會對人感到害怕嗎?當面說著好聽的話,轉過身卻做出全然不同的舉動,心裡明明不是那麼想的,表面上卻還能裝得滴水不漏,和人相處融洽,讓人摸不著頭緒、防不勝防,你既憤怒於人的表裡不一,又害怕來自人的惡意。
你常因為別人而心情不好嗎?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覺得是因為別人才會讓你心情不好,只要別人改變態度、對你好一點,你就不會心情不好,可是,為什麼明明心情不好,卻沒辦法告訴對方,也不阻止對方,而是繼續忍受對方的行為,默默接受一切呢?
你是誰? 從某個時候開始,你發現你好像不是那麼了解自己,偶爾會對自己感到陌生,明明是自己卻又不似自己,自己並不完全是以為的樣子。以前不曾久留的情緒開始縈繞心頭,做出與內心不相符的行動,越來越多不熟悉的面貌,連自己都無法掌控的心情和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