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經營策略方針:
- 客群:市場鎖定24-45公尺的大型遊艇.24公尺以上進入門檻
- 製造:半客製化.採模組化大量生產+客製化售價
- 通路:美東由Marine Max代理商,美西自行銷售,也代理其他品牌,可了解競業和一線客戶想法
- 橫向擴充.與歐洲遊艇製造商策略聯盟,幫忙生產大尺寸遊艇,換取將歐洲品牌帶入美國,預計2028年佔營收20%
- 垂直整合 1.併購-維修服務 (市場規模140E美金)
- 目前OA維修服務不足以滿足客戶需求=> 需要擴大維修能量 => 併購最快
- 維修範疇是家族企業,高度分散,排名前5廠商市占率不足5%
- 建立品牌全球性售後服務
- 垂直整合 2.併購-碼頭服務 (市場規模240E美金,毛利率60%)
- 預計需要10E美金,錢從哪裡來?
- 建立碼頭品牌,併購原屬家族企業的碼頭(價格較合理),目前碼頭經營排名前5廠商市占率不足10%,想要在特殊節日看煙火等活動,你買東哥的船,就會是VIP
- 台灣興櫃-亞果遊艇,毛利率3x%,營益率-X%,營業成本似乎很高=>2023年公司產品營收比重為會費及年費收入40%、遊艇銷售收入18%、泊位及船租收入12%、餐旅服務收入8%、使用權資產轉租利益18%、其他收入(船艇代管收入及其他項目收入)3%。
資金缺口:
1. 短期借款(15E)+應付本票(5.4E)+應付款(3.3E)+其他應付款(12.2E)+一年到期長債(4.6E) = 負債40.5E
2.擴廠需要20E
3.現金27.7E
4.缺口=>40.5+20-27.7=32.8E
5.增資18E+發公司債15E.籌資33E,稀釋股權10%
1. 遊艇製造*銷售:
- 2023年營收60E,獲利20E
- 預計2025年底第三組裝廠開始量產,可組裝45公尺的遊艇,產能提升50%
- 預估2026年營收90E,獲利30E,EPS約34
- 未來5-6年
2.碼頭經營:未知數
3.遊艇維修:未知數
經營風險:
- 2023 造船 73艘,排名第3;2024 造船 30艘,排名第10 => 是在???
- 2024產能已滿,須等2026年第三組裝廠完工才能提升業績,目前就是採策略聯盟代工模式,拉高營收但降低淨利方式度過,代表一年半內營收與獲利成長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