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在《那本書是》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本書


這本書出了一陣子,

光是兩大作者的合作應該就可以穩占暢銷榜,

尤其譯者又是綿羊(令人安心),

我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來分享心得。

(感謝出版社的包容)


📗按照慣例,先從書衣看:

書衣的插圖描繪兩位背著行囊的主角,

從一座城堡出發前行,

象徵著尋找書籍的奇幻旅程,

暗示書中故事充滿探索與冒險的精神。

(我深深覺得就是兩位作者吧!)


此外,書衣上還有一句話:

「他們出發了,

踏上尋找『那本書』的旅程⋯⋯

沒有盡頭的旅程。」

這段文字簡潔而富有詩意,

為整本書奠定神祕且吸引人的基礎。


📗扒開書衣後,

這款封面是深綠色的底,

搭配金色的文字與簡潔的線條,

給人一種典雅而莊重的感覺。

這種設計風格提升了整體的質感。

(*這本書還有紅色封面版)


來看看內頁

內頁設計模擬歲月的痕跡,

讓人一見便覺得這是一本有故事的書。

例如:插圖中的細節、老化的紙頁,

和書本上的磨損痕跡,

都讓這本書增添了真實感與歷史感。


📗這本書的誕生源於某次兒童圖書的頒獎典禮上,

吉竹伸介與又吉直樹因對書籍的熱情而結緣,

隨後在出版社的提議下,

開始共同創作這本關於「書」的書籍。


在某次訪談中,吉竹申介提到:

「雖然也可以讓又吉先生構思故事,

我來畫畫插圖,

但如果能盡可能讓書廣泛會更有趣。

『用各種方式寫各種書的故事』更符合本書的宗旨,因此,我決定用圖畫和故事來描繪,

又吉先生用文字來創作以『那本書是』開頭的故事。」

這種分工使得兩位作者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

並透過互相激發,

創作出單獨創作無法實現的作品。


📗他們選擇以不同的形式來描繪書的故事。

這讓《那本書是》不僅僅是一本書,

而是展現書籍本身作為物體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又吉在創作過程中,

嘗試許多以往寫小說時未曾嘗試的形式,

讓他的故事更具幽默感與創意。


這本書的巧妙在融合繪本與小說的元素,

又吉直樹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

帶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而吉竹伸介的插圖為故事增添豐富的視覺層次,

插圖不僅僅是故事的陪襯,

更是創造了另一種敘事空間。

插圖與文字的交疊,

使得這本書更豐富外,

也產生不同形式上的創新。


📗《那本書是》雖然以書籍為主題,

但卻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書籍類別。

兩位作者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吉竹認為,與其強迫孩子讀書,

不如讓他們先學會選擇書籍,

透過對書籍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閱讀的世界。

又吉則認為,孩子們應該從簡單有趣的書開始,

逐漸建立起與書籍的信任關係,

最終才能夠閱讀更具挑戰性的書籍。


這番話讓我深深的覺得,

大師不愧是大師,

書籍就像是帶孩子進入世界的鑰匙,

不用機票、不用走很遠的路,

打開書,世界頃刻可得。


📗這本書透過兩位主角,

每晚向一位視力衰退的愛書國王講述:

「那本書是⋯⋯」的故事。

他們的故事中,書不僅僅是內容,

而是承載著各種神奇的力量,不同的特殊來歷,

並與其所有者有著深刻的聯繫。


書中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象徵與隱喻,

例如,第七夜的交換日記故事,

不僅描述兩個小學生之間的交流,

更暗示了時間與記憶的流逝。

這種隱喻讓故事不僅僅是簡單的敘事,

更能引發讀者深思,

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過去。


📗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故事,

是關於一本很模糊的書,

無論輪廓或是文字都難以閱讀,

只有年紀很小的孩子能看到書上的內容,

但隨著孩子的年齡長大,

漸漸的,那本書又變模糊了,

他們也記不住書的內容了,

這樣的「一本書」讓我想了好久好久。


書中許多故事其實都能帶給不同年齡、

性別、經歷⋯⋯的讀者特別的情感回饋,

無論是歡笑、感動還是深思,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書」。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

書籍不僅是承載文字的媒介,

更是一種有生命的存在。

書籍可能像生物一樣,

擁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質,

也承載著不同的文化與歷史。


對我來說,

這本書不僅僅是故事的集合,

更是一次情感的旅程,讓人回味無窮。


對了,

《那本書是》居然出了周邊



《那本書是》

作者|又吉直樹、吉竹伸介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檸檬的家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