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社福機構的看見

謀而維生

''價值觀與現實生活的權衡''

理想價值觀,非為牟利的烏托邦,曾經看過一篇日本麵包店的報導,因客人反應而製作許多種類麵包,但因無法平衡生活而回歸只做兩種麵包。

回歸到自己,曾經嘗試過再調整最適合生活方式,或許是現階段要體驗的是放下對生存與金錢焦慮感,聚焦在想體驗和有興趣目標上,轉化能量。


社福機構

雖然以服務有需要人們為導向,但終究要面對營運。

待在身心障礙機構這段期間,思考''單純的理想''與''維持生存''之間平衡,一切回歸自身,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餘力去付出,覺察到時常將他人放在首位之價值觀,讓身體或情緒出現低落或不舒服。

短短工作兩周患上重感冒,發燒、失去嗅覺,再次印證情緒與疾病之間關聯。

由衷佩服機構內服務人員,亦看見身心障礙者在職場上辛勞與侷限。

某次和同事去職場關心身心障礙者工作狀況,回程路上看見路旁林立餐廳招牌,回想昨日才跟朋友吃了1700元晚餐,現在看著這道街景,絲毫沒有吸引力,腦中浮現:不是為吃而工作,那''工作的價值又是什麼?''


是什麼驅動生命開展?

目前所知:學習、分享、友善環境和生物。那麼工作的形式是什麼呢?

下回分享對自我成就提問。


分享文中日本長野麵包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