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03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3.1 也

六﹕一個特殊的例句 - 5

以「上古有湯」為例,首先,按我們的處理,一階成份有

二階成份則有

Ya10.5 採用了 Ya10.11_1 的策略,不作前後項倒置操作﹔Ya10.6 則採用了 Ya10.11_2 的策略,做了前後項倒置操作,並需要做升型處理。讀者大概已留意到,如果我們貫徹前後項倒置操作,解析時,解析的方向從低階到高階推進﹔推導的方向則恰恰相反,即從高階到低階進行。所以對「上古有湯」進行解析時,我們先做 Ya10.9-Ya10.10 的一階解析,再做 Ya10.11-Ya10.12 的二階解析。推導則是先有

才有

即使我們採用 Ya10.11_1,不倒置「有」﹑「湯」兩字,結果還是一樣﹕

才有

「湯」字升型後 (Ya10.11_2.1) 是一個複式單論元函子 (s/n)/((s/n)/n),其論元為 (s/n)/n,結合「有」字後成為另一單論元函子 s/n,其論元為 n。如不倒置前後項 (Ya10.11_1.1),「有」字的語構型是單論元函子 (s/n)/n,其論元為 n,結合「湯」字後成為單論元函子 s/n,其論元為 n

由此可以見到上古漢語的構句方式是一元遞進的。

因為各階的成分均作二分法,而每兩個成份之中,其一為函子,其一為該函子的論元,是以每一個函子均為一元函子。這是上古漢語語構結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

動詞當然亦屬於函子型。

Y10 的「有」字為例,採用傳統語法的觀點,它是一個及物動詞,採用現代邏輯的觀點,它是一個二元函子﹔但上古漢語的觀點則似乎認為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兩者在使用上並無語構上的重大差別﹕不及物動詞屬一元函子,及物動詞同樣屬一元函子。譬如「有」字可屬複式函子 (s/n)/n,其論元為該句的主語「上古」。(s/n)/n 獲得滿足後輸出單式函子 s/n,其論元為該句的賓語「湯」。

_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