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T11詐騙集團好厲害??從媒體識讀來看經濟思辨的重要性

在新聞媒體上偶爾會看到金融詐騙的報導,例如之前的台大財金女案件,又或者上個月有一篇〈詐騙集團、代辦與融資公司「一條龍」 聯手榨乾失業者、老人與小白〉,讓人看了又驚又恐😱


⭕️細細檢視這類報導,可以發現文字使用略有偏誤。這並不是說詐騙不可惡,而是文章的敘述手法通常趨於單向,只告訴大眾「騙子太可惡」、「騙子很厲害」。循此思路,很自然會導向訂定更嚴格的法律抓壞人,卻沒有辦法好好的思考究竟發生什麼事,以及如何預防。


究竟該怎麼思考上文所說假融資的案件呢?


✅首先是文中以紅色標註的「高額利率」,請想一想「高額利率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

「利息」代表的是……好好賺?


從最前頭來看「利息」,之所以存款、借款有利息,是因為借貸的「機會成本」與「風險」。


✅意思是,當我借了對方一筆錢,就不能拿去做別件事(「機會成本」),而且還不確定對方是否會還錢(「風險」)。


當我們覺得已經徹底思考了借貸時的機會成本,又要怎麼樣規避借款不還的風險呢?🧐


銀行一般採用的正是「審查」!所以我們都知道某些職業特別容易借款,而某些行業則比較難申辦信用卡。


但是,沒辦法從銀行得到資金,卻仍有需求的人怎麼辦呢?


政府為了促成更多交易,因此允許各種商業融資或「當鋪」合法經營。但相對銀行,會轉到其他組織借款的民眾信用相對較不穩定。這意味著各種融資公司承擔拿不回錢的風險,較銀行更高。


如果你身為這樣的融資公司又會怎麼辦呢?


很簡單,自然就是提高利率(意思是「提高可能的報酬」。只有報酬更高,才能吸引融資公司放款給信用相對不穩定的民眾。)


咦,說到這裡,難道是說新聞報導裡的融資公司是對的嗎?🤔️

看不見的……是什麼?


✅No~重點是要審視「過程」!也就是說,確保交易過程中,雙方提供的資訊都是透明的,讓彼此都是在公正、真確的訊息下,以自利的原則「權衡」利弊得失後,做下是否交易的決定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重點。


意思是要檢討借貸交易的雙方 (融資業者與借款者),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原貌。借貸交易的發生,永遠有另一面,這才是容易被忽略的「看不見的角度」。


這下知道為什麼在我們之前的講座中,屢屢提到學習「經濟思辨」,可以幫助我們看懂金融新聞的來龍去脈了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