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哪間大學、跟哪個對象交往、是否要結婚,從小到大我們必須做出許多選擇。但卻很少有人或課程系統性的跟我們討論怎麼做選擇才好。今天上午的營隊就要用經濟學的角度,帶著學生一起思考與討論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選擇」問題。
課程先從「你有選擇困難嗎?」提問開始。
在座多數同學都舉起了手。選擇困難不一定是壞處,請同學想想選擇困難的原因有什麼,就有人說了「照顧到風險!」(很好唷,已經有概念了!)
破冰結束,進入暖身思考:「爸爸給了你500元零用金,請問你會如何處理?」
聆聽學生的規劃後,開始加入經濟學重要概念,並進一步用各種生活案例,讓小孩練習判斷「效益」、「風險」、「機會成本」與「誘因」各是什麼。
例如:
既然是「預期」效益,會存在什麼事呢?學生飛快說出正確答案——「風險」。
機會成本其實是影響人的重大關鍵,請問學生是否注意過自己選擇時的機會成本?學生也分享了選校的考量、拿零用錢買飲料時的考量。
有沒有不用付出任何成本的例子呢?學生舉手說這樣的成本就是「什麼都沒付出,什麼都沒得到」。
解釋「風險存在於未來」,學生可以在引導後說出「因為無法從過去預估未來」。
有了基礎概念,再分析韓國車貧族的「誘因」、「預期效益」與「風險」、「機會成本」各是什麼。
下半段繼續用上述的概念,進入「時間規劃」的練習。
因為在人的一生中,錢會愈賺愈多,時間卻只會愈來愈少,規劃就日益重要。梁老師不惜以自己為例,分享當年紀愈大,時間愈少而影響選擇。(學生很可愛的說:「所以妳只剩下N年囉!」)
認知時間的流逝後,展開各種燒腦的討論。
「假設今天你和朋友要安排規劃一趟去高雄的旅行,你可以決定要搭火車跟開車前往。請試作上述兩種選擇背後的成本/效益分析,並說說看你會如何選擇,及選擇的原因。」
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坐火車有什麼風險?」「出軌!」「車禍!」「逆向!」「不會啦!哪個火車司機會逆向。」「那火車有什麼風險?」「開車會塞車!」「火車風險比較低。」「高鐵好了!」
認識了金錢與時間的權衡原則,下午我們要進入「貨幣」單元,一起閱讀關於貨幣的小故事,也從「重商主義」切入地理大發現時的西班牙。
津羽老師要問學生:「『貨幣』是不是愈多愈好?」
兩位學生認為是,兩位覺得有好有壞,八位學生認為不是。(聽聽大家的理由,都很有概念嘛!)
順著這樣的思考,我們來想想大人通常希望「財富自由」,但這等於有很多「貨幣」嗎?
大家一起閱讀相關材料後,驚訝的發現在地理大發現後,美洲金、銀大量流入西班牙,竟然讓王室在百餘年內破產七次!還因為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國內糧食與紡織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打破學生的想像。
認識「貨幣」的核心意義與成為「貨幣」的必備條件後,不妨想想「虛擬貨幣」可以算是一種貨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