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閱樹X時間學苑——中小學生經濟思辨夏令營課堂紀錄Day2上午

喜閱樹X時間學苑——中小學生經濟思辨夏令營課堂紀錄Day2上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營隊的第二天,上午比照經濟運行裡的重要理論——「以物易物」,我們要進行「二手物品交換會」啦!

在活動開始前,梁老師問學生:「如何挑選交換的物品?交換的心情是什麼呢?」有的學生分享「捨不得」、「是不是實用」、「會不會太髒」,也有學生分享「爸爸不給換,因為喜閱幣不值錢。」

嗯,喜閱幣到底值不值錢呢,剛好就成為下午討論「貨幣」的切入點吧!

回應昨天小孩的提問,說明喜閱銀行的利息規則。小孩立刻問,「可以把銀行的錢借光嗎?」(真是太好的問題啦!等著接下來的課程)

利息規則說明結束,讓小孩練習推銷與介紹商品。有些商品經過介紹與展示,讓人眼睛一亮。說明完交換規則,開始進行交換。


待換物品~猜猜誰高價換出

待換物品~猜猜誰高價換出


經過好幾組流標,最後有兩組交換成功。

統整交換的過程,讓小孩想一想發生什麼事?我們來評估「以物易物」順利與否,學生各有觀點。認為以物易物過程順利的原因是:「起碼沒有因為沒交換成功,而生氣。」認為以物易物過程不順利的想法是:「有人換不出去」、「直接換,想要的東西對不上。」不管答案如何,大家都體驗了直接交易與間接交易。

重新標價後,進行第二輪拍賣。大家又因為賣不出去,開始降價與殺價(非常好笑的場面)

收束活動,大家一起動腦思考生活裡的交易形式。

「打賭換取食物算不算直接交易?」

「打卡換小菜算不算直接交易?」

「賭博」算是交易嗎?應該算、應該不算,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理由。梁老師後來請大家回到交易元素金三角—「人」、「市場」、「法律制度」去思考,賭博裡頭是否具備人之間的互動與互相交換?是不是在一個場域進行?裡頭有沒有固定的「制度規矩」?大家發現「賭博」具備交易中的每一個要素,因此「賭博」就算是一種「交易」。只是賭的是「食物」的話,算是直接交易;而賭的是「錢」,就算是間接交易。

隨著熱絡的討論,突然有個小孩篤定的說「沒有貨幣可能更好!」真是有趣的觀點,我們下午繼續學習與思考「貨幣」吧~

沒有貨幣更好嗎?


忍不住收錄小孩很可愛的各種語錄:

「可以收藏喜閱幣嗎?」

「這喜閱幣的顏色好可愛喔!」

「便當可以抵押錢嗎?」

(同學物品大降價後)「1塊我會考慮喔!」但死守最後底價2元不願成交的賣家,決定撤回物品。

「定價10元,售價3元。」(旁邊又出現「1塊我會考慮喔!」的聲音,最後競標到5元成交。)

「0.1塊我就考慮!」

「哇!我好聰明唷!」(真好,能試著肯定自己!)

「哇!這真是好問題!」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7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